
- 收藏
- 加入书签
中职数学教学中落实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案例
中职数学学科有六个核心素养,这些核心素养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交融。本文以《椭圆的定义与标准方程》的教学为例,谈谈从教学设计到实际教学、再到最后的教学反思,教师是如何在教学中落实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
一、教学分析中解析数学核心素养培养
《椭圆的定义与标准方程》是高等教育出版社数学(拓展模块)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要先有学习直线与圆的方程的基础,需要学生掌握几何问题代数化的思考方法。
从几何图形到代数化、坐标化,是一次具象到抽象的过程,适合落实数学抽象核心素养。
同时推导椭圆的方程,包含了较为复杂的化简过程,适合落实数学运算核心素养。
借助具体到一般的推理过程,实现分步骤得出标准方程的过程,适合落实逻辑推理素养。
二、教学目标中融入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目标
1.通过实验操作,引导学生抽象出椭圆的定义,提升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落实数学抽象核心素养。
2.通过对具体轨迹方程的推导,突破方程化简这一难点,提升学生的数学运算技巧及能力,落实数学运算核心素养。
3.经历从具体到一般的推理过程,提升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落实逻辑推理核心素养。
三、教学过程中落实数学核心素养培养
(一)在“实验探究”中落实数学抽象素养
准备一条一定线绳、两枚钉子和一支铅笔,学生动手实验画椭圆:
这个过程是不仅仅是学生实验过程的总结,也是学生对实验元素中抽象出数学知识的抽象能力的提升,落实了数学抽象核心素养。
(二)在“推导方程”中落实数学运算素养
学生经历具体式子到一般性结论的推理过程,巩固了具体到一般的数学推理方法。同时,落实了本节课逻辑推理数学核心素养。
四、教学反思中总结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一)以具象的情境,创设落实数学抽象素养的教学环境
在中职数学课堂中,数学抽象核心素养的落实,一直都是一个较大的难点。通过让每个学生动手实验操作,体验椭圆的生成过程,让椭圆定义的产生过程具象化,为从中抽象出数学知识做了很好的铺垫,因而数学抽象核心素养的落实应当为学生创设他们能够亲身经历的、具体的情境。
(二)从具体到一般、简单到复杂的运算落实数学运算素养
中职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一直以来都是相对的薄弱,要在课堂中落实数学运算这一核心素养,教师应当拆解较为复杂的运算过程,像本文中提到的推导方程的过程,将教材中,全部都是字母化的运算过程,先拆解为具体的例子的运算过程,再从具体到一般,使得数学运算核心素养能够分步骤的落实到课堂之中。
当然,因为课题的不同,数学核心素养的落实情况也不可能会相同,要靠教师在课前充分的备好课、备足课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