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烙画工艺与胶东剪纸在文创设计中的融合创新研究
◆摘 要:本文以烙画工艺与非遗胶东剪纸融合创新为切入点,分析烙画与胶东剪纸的特征,并对烙画与剪纸的融合提出以下思考:对探讨烙画的艺术传承与创新发展展开研究,寻求合适的方法、提出发展策略。
◆关键词:烙画工艺;胶东剪纸;文创;融合;创新
1 烙画概述
烙画工艺源于西汉时期,盛于东汉时期,以中原地区最为盛行。烙画工艺的发展在前期深受中国传统绘画影响,结合了传统中国画和民间绘画的手法和风格特点。因物质媒介的限制,早期烙画表现得主题多为花鸟鱼虫、飞禽走兽、山水人物、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
烙画,又称“火笔画”,中国传统艺术珍品,即用火烧热烙铁在物体上熨出烙痕作画烙画创作在把握火候、力度的同时,注重“意在笔先、落笔成形”。烙画不仅有中国画的勾、勒、点、染、擦、白 描等手法,还可以烫出丰富的层次与色调,具有较强的立体感,酷似棕色素描和石版画,因此烙画既能保持传统绘画的民族风格,又可达到西洋画严谨的写实效果。其有独特的艺术魅力,给人以古朴典雅、回味无穷的艺术享受。
烙画是我国著名的民间艺术种类,凝聚了劳动人民的智慧,蕴含着各具特色的文化。在新时期,烙画工艺也在不断探索创新,以期能够创作出更多现代人喜欢的作品。但随着历史的变迁,烙画艺术几经兴衰,当下数字化科技手段日新月异,信息传播方式巨大改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有必要结合时代新特点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本文将以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为目的,探讨烙画的传承与创新发展展开研究,寻求合适的方法、提出发展策略。
2 胶东剪纸概述
胶东剪纸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艺术造型具有自身地域特色,同时反映当地劳动人民的生产与生活,富含胶东人民的思想与情怀。胶东剪纸是我国民间剪纸的一个重要派别,胶东剪纸深深地根植于胶东大地,当地人称之为“花”,常被人们称之为“半剪半绘”剪纸,因为胶东剪纸是通过绘画与剪纸双重语言艺术进行表达的民间剪纸。画面与它来源于生活,同时又高于生活,是反映胶东人们生产生活、传达人们情感的活化石,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及深厚的文化内涵。
胶东剪纸种类丰富,表现语言于表现手法多种多样,其总体风格特征是以线为主,细腻精巧、玲珑剔透、线条精细、挺拔流畅、线条流畅、线面结合的紧凑且富有节奏感,作品虚实对比强烈,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3烙画工艺与胶东剪纸在文创设计中的融合创新思考
3.1彼此价值互相挖掘
胶东剪纸的艺术风格是以线为主,细腻精巧、玲珑剔透、挺拔流畅、线条流畅、线面结合的紧凑且富有节奏感,作品虚实对比强烈,将这一特征提炼出来运用于烙画工艺制作之中,发挥出胶东剪纸艺术文化的独特魅力,又让人看到烙画工艺展示出来的特别技法。对烙画进行技术改进,只有在工艺与设计上面进行改进,才能够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在社会中产生良好的文化效益,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传承人的手艺,同时也收获了一定得经济效益。既要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髓,又要与现代元素相结合,迎合现代大众的审美需求。
以烙画作为基本载体,在挖掘、提炼、整理元素的基础上,与胶东剪纸融合,运用一定的艺术手段和加工技艺对此进行文化创意设计,让人看到后耳目一新。将二者的价值互相挖掘与运用,通过文化创意这一独具特色的形态及运行方式将文化传承与推广。
3.2具体方法
3.2.1制作工艺
对烙画这一工艺进行创新,从烙画的制作过程中进行改良,利用民间艺术—胶东剪纸艺术与烙画工艺进行融合创新,选择可以进行裁剪切割的载体(宣纸、绢、木、皮革等各种材质)进行烙画画面创作,内容更多以线面组成,将符合胶东剪纸特色的“细腻的线条”这一特征表现出来,画面内容保持烙画原有色彩特征与纹理,再用多一层载体与之重叠,对画面进行裁剪切割出一些镂空的效果,使其产生立体感,这样的融合方法做出这一全新的、别样的表现形式。现代烙画有宣纸、木质、娟等选材,而与剪纸的选材、廓形特点相结合,融合二者的艺术特色,并应用于文创产品设计中,即达到宣传传统文化又可以增加文创产品的附加值,使内容与形式都得到进一步的创新融合。
3.2.2提取并概括符号性元素
根据烙画原有的特征进行一些元素的提取,比如烙画制作之中所用到的勾、勒、点、染、擦、白描等手法可以设计一种图形符号来进行表达且有辨识度。通过这样的融合创新后产生的作品运用到文创产品设计中去,利用烙画艺术为主题的IP衍生出的文创设计,并在文创产品设计的过程中利用到这一全新的制作方法,具体这些图形符号也同样要具有胶东剪纸的艺术特征,在图案的颜色上颜色上也可以进行一些设计搭配使得更加符合大众审美,可以根据具体的受众人群进行设计。
3.2.3元素的运用及产品载体的选择
运用设计出的符号元素进行延展设计,绘制插画,元素排版等等并运用于产品上。产品载体从贴近大家生活的生活用品出发,文具、日用品、玩具等等。
4 结语
随着历史的变迁与科技的进步,烙画艺术也曾几经兴衰,因当下数字化科技手段的飞速发展,信息传播方式也发生了巨大改变,而烙画也存在一些不足,其题材缺乏新意,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多元化消费群体的精神文化诉求,现在的烙画作品多以工艺品为主,观赏和收藏性较强,缺乏实用性和功能性,产品创意性差、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弱。
本文针对其特殊的色彩特征与表现材质,选择一种风格独特、表现形式细腻的传统民族工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胶东剪纸与其结合。通过分析烙画与胶东剪纸的艺术风格与表现形式、调研文创产品的类型与属性、细分受众群体的特征、探究糅合烙画与剪纸的表现手法,即把烙画的主要元素、特征、艺术表现形式与剪纸的表现形式结合在一起;本次研究侧重于烙画工艺与剪纸艺术相结合的创新形式。
烙画体现了中国传统民俗艺术的优雅恬静,是中华民族传统艺术中一个重要的文化符号,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糅合剪纸与烙画工艺的文创设计,开拓非物质文化和传统工艺的市场,把传统工艺与新兴的产业结合,根据文创产品的类型、特色、材质,探索用于文创类产品的创新表现。为烙画的艺术传承与创新发展寻求合适的方法、为更好的传承与转化提供借鉴。将烙画工艺元素深度融合到文创设计中,通过视觉符号将作品中的内在情感展现出来,让人们获得焕然一新的感觉,使烙画工艺更具生命力,促进我国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参考文献
[1]赵伟伟.民间工艺美术欣赏之沐阳烙画[J].神州·中旬刊,2019(03).
[2]蔡倩.宿迁烙画文创产品的设计与应用研究[J].美术观察,2019(02):70-71.
项目:广州工商学院美术学院2020—2021学年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编号:xj2021137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