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乡村振兴战略下信阳市茶产业的发展评价及路径调研
[摘要]:茶产业是河南省信阳市的特色产业,茶产业振兴是信阳市实现乡村振兴关键所在。为了推动信阳市茶产业发展,构建了茶产业发展评价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信阳茶产业发展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政府政策、产业发展机会等对茶产业的发展有较大影响。未来,应该采取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茶产业结构等路径,加快信阳茶产业发展。
关键字:乡村振兴战略;茶产业;发展路径
1.绪论
信阳市地处河南省最南部,淮河上游,亦有“北国江南”的美称。出产的信阳毛尖远近闻名,北宋文学家苏东坡更是盛赞:“淮南茶,信阳第一”[1]。到了清代,信阳毛尖茶已经成为全国名茶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茶叶的要求也却来越严格,信阳作为全国主要产茶区自然是首当其冲。因此如何在日益激烈的环境下抓住发展机遇,开拓未来市场,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亟待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2.信阳市茶产业的现状分析
2.1产业规模
茶产业作为信阳的一大特色,已逐渐成为信阳经济中流砥柱,信阳文化的象征,信阳更是我国茶叶的重要产地。截止到2021底,信阳市茶叶产量为6.69万吨,比去年同比增长了8.78%,相比去年的同比增长增加了5.94%,说明茶叶产量正在逐步提升。然而近几年来,信阳市茶叶产量增加的同时茶园面积却骤然减少,从2019年的107.92千公顷到2021年的103.58千公顷,原因可能是近几年疫情使得采茶工在各个茶叶产区的流入流出受到了极大地影响。
2.2茶经济发展
信阳茶产业的兴盛也引来其他茶叶产区的关注,由于其他地区的茶产业经济效益不断降低,便有有心之人利用其他产区的茶叶冒充或收购废弃茶叶进行二次加工再次销售,严重影响了本地茶叶的品质和声誉。从而致使本地茶产业的经济效益增长缓慢,损害产区茶农的总体经济效益。信阳市茶叶产值也是缓慢上升,有2019年122亿元、2020年139亿元都在缓步上升,但到2021年是130亿元,有下降趋势。且疫情防控期间外地客商减少,茶产业的销售渠道单一、大多依靠游客和外地茶商上门收购的中小茶农,茶产业的发展长景举步维艰。
2.3政策指引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2]。随着中国茶文化的普及,茶的保健作用逐步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同,从而推动了信阳市茶产业的发展。加之信阳茶叶生产经验丰富,自然条件优越,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引领下,信阳茶产业生产与加工水平逐步稳定上升,并形成了较好的品牌建设。此外,2021年10月,信阳市委、市政府于出台了《关于加快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为信阳市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
3.实证分析
3.1评价指标选取
根据相关影响因素及文献回顾调查分析,对茶产业发展的指标整合。通过进一步分析,构建茶产业发展的评价模型[3]。其中包括4个一级指标和12个二级指标,如表1所示。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分析数据来源于问卷调查以及《河南统计年鉴》,选取相关指标进行数据分析。
3.2层次分析结果
本文在查阅相关文献的资料及实际调研等基础上,运用SPSSPRO模型及AHP分析法,将影响茶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归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政府政策和产业发展机会,得出并进行权重计算分析,如表3所示。
3.3指标权重分析
首先从生产要素在主指标占比11.3%,它是茶叶生长的基本条件,是不可或缺的。从生产要素的次级指标可以看出中,土壤和地形占据着主导地位,信阳市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为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先天的条件。
其次在需求条件在主指标占比16.9%,通过数据定量分析可以得出,需求条件的次指标客户需求占比63.7%,是次指标中的重中之重。由于当前市场竞争力大,茶产品需求也渐渐扩大,相对于客户而言,他们的需求开始向个性化转变,对产品的关注度也逐渐提升。
然后政府政策在茶产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政府政策在这之中占比33.27%,是占据着主导地位。如今茶叶市场,茶叶品种繁多,质量参差不齐。且等级认证在次指标中占据51.46%,目前信阳市还未完善茶叶的等级认证,也使得顾客在消费时无从选择。从而为此行业发展造成阻碍,因此政府推广显得尤为重要。
最后茶产业要想获得高效、长远、健康的发展,产业发展机会是发展的重中之重。茶产业作为我国的第一产业,若想获得高效、长远、健康的发展,相同占比的人才培养和文化发展是不可缺少的。但目前的信阳市还没有系统的部门,可以将茶产业人才培养和文化发展融入教育体系。因此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加强茶文化的人才储备,利用高校优质教育资源,让更多优秀人才引得来、留得住。
3.4评价指标评分
运用前文所构建的茶产业发展评价指标模型所得出的权重,以及问卷调查的评分对信阳市茶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定量分析,统计结果如表4所示:
根据评分及相应权重计算得出,信阳市综合得分为8.17分,整体发展水平良好。由相应的评分值可以看出,生产要素和产业发展机会评分较高,在茶产业整体发展占据着的主导地位。需求条件和政府政策略微低势,说明针对这两方面还需要更进一步的了解并完善。
4.结论及建议
4.1结论
根据相应的评分值,可以进一步分析出信阳市茶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相关指标情况:
(1)从生产环境次指标分析,信阳市位于具有独特江南水韵风光的地理位置.气候温润,空气湿度大,土壤适宜茶树种植,光照温度适宜茶的生长[4]。但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导致虽然近年来在不断扩大生产规模,但茶农面广而分散,未形成规模化种植。
(2)从需求条件次指标分析,随着健康养生的观念深入人心,客户对茶叶种类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单一的茶产品种类已经无法满足客户需求。为了迎合不同的客户群众,除了主打的信阳毛尖,信阳市也应适时推出新的茶叶系列,为信阳市茶产业拓宽渠道。
(3)从政府政策次指标分析,近几来,信阳市政府积极采用各种形式推广信阳茶。举办了茶文化节、以茶为名的体育赛事等,使人们足不出户也可以感受茶的魅力。不过古语有云:无规矩不成方圆。政府必须在适当的时候制定相关规定和行业自律,促使产业持续高质量发展。同时,协助行业协会制定统一的产品认定体系,规范销售市场[5]。
(4)从产业发展机会次指标分析,茶产业想取得长久发展,人才永远是核心的竞争力。针对茶产业,信阳市应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把茶文化融入教育体系,扩大教育领域,加强茶产业各方面专业人才的培养与输送。同是,对现有的从业人员,不断更新知识储备,提升整体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这也是推进茶产业发展不可缺少的一环。
4.2建议
(1)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首先要把新型科学技术融入到茶产业的发展中来,利用新型科学技术提升茶产业的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等方面。其次把新型智能技术把茶产业的设计、生产、售后等各个方面统筹管理,并推过应用新型智能机器人、智能终端设备等新型科技产品,以加快向智能产业转型,实现跨越式发展。
(2)优化茶产业结构,提升茶叶质量
优化茶产业结构要在着力加强茶产业各个环节之间的联系,统筹管理,集中优化。并在影响茶叶品质的重要节点严格把关,方能提升茶叶质量。其次要注意茶叶种植区的划分,把高产区和低产区划分出来,大力发展高产区,重点扶持低产区。最后要注意茶叶品质的提升,少用或者不用农药,提高有机肥料的使用比例,才能生产处更好更优质的茶叶。
(3)推广茶文化传播,提高茶产品市场竞争力
以现代新媒体独有的影响力来推广茶文化。一是通过短视频、快讯、直播等平台进行宣传,其平台所具有的关注度和趣味度与新时代下的用户群体的需求适配度高,同时这些用户们希望通过参与到茶产业的传播来更好的支持茶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慈云双.浅谈《儒林外史》中的“茶”[J].福建茶叶,2019,41(08):251-252.
【2】位亚路,刘路星.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英德红茶营销策略探究[J].商业经济,2020(09),56-58.
【3】沙丽.信阳市茶旅产业融合推动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D].信阳:信阳师范学院,2021.
【4】杨雨晴.乡村振兴视角下信阳茶旅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0,41(09):12-14.
【5】李国英.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构建路[J].当代经济管理,2019,41(10):34-40.
[基金项目]信阳学院2021年度大学生校级项目(2021-DXSWYB-015)
[作者简介]赵静静(1998.02-),女,河南省郸城县,信阳学院商学院财务管理本科生,研究方向:产业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