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浅析沈阳现代化都市圈产业协同发展区域深度融合创新战略研究

何苗
  
装备维修技术
2022年7期
辽宁金融职业学院投资保险学院 辽宁 沈阳 110122

摘  要:本文围绕沈阳市发展改革委市委中心工作开展,并围绕沈阳现代化都市圈产业协同发展研究路径为核心,参照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产业协同发展,对沈阳市乃至东三省区域产业协调发展献计献策。为加快推进辽宁各地区以沈阳都市圈产业为核心的产业协同发展,加快推进辽宁经济一体化,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统一布局做策略研究。在辽宁地区雄厚的工业基础和国家的政策支持下,为辽宁地区分工协作,开放和区域协调机制发展方面起到了促进、推动作用。本论文是沈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学术委员会课题成果。本课题名称是关于沈阳现代化都市圈产业协同发展研究,获得了优秀课题奖。作为参与一位,我感到非常荣幸。

关键词:沈阳现代化;沈阳都市圈;产业协同发展;创新战略研究

沈阳,是辽宁省省会城市、副省级市、特大城市、沈阳都市圈核心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东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沈阳经济区是以沈阳为中心,由抚顺、鞍山、本溪、营口、阜新、辽阳、铁岭八城市共同组成的,联系紧密的“区域经济共同体”。近年来,为了进一步加强沈阳都市圈的吸纳和辐射作用,推动以沈阳为中心的区域发展和产业升级,发挥沈阳与鞍山、抚顺、本溪、营口、阜新、辽阳、铁岭以及沈抚示范区地缘相近、人缘相亲、交通相连、文化相通的区位优势,沈阳市在制造业、电商物流、金融产业、产业链供应链等产业建设方面加强区域协作、产业协同发展,更好地发挥了以沈阳为中心的城市群集聚辐射带动作用,促进了东北地区振兴和现代化产业建设复兴。除了辽宁省内以沈阳为中心的沈阳经济区建设,《沈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规划》),还提出了建立“三聚三连三扩”,构建东北振兴发展增长极的战略规划。其中,“三聚”是指沈阳,作为沈阳都市圈的核心城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引领沈阳都市圈发展,推进区域一体化。“三连”指连接国家战略的三条重要经济合作走廊,形成沈阳都市圈全面开放的新格局。其中一条重要战略,是建立“中日韩+X”经济合作走廊,连接日本、韩国、朝鲜等东北亚重要合作伙伴,推动辽宁共建“东北亚经济走廊”,携手打造东北亚命运共同体。“三扩”:加深与周边区域合作,区域辐射带动范围向西南部、东南部、西北部三个方向扩展,协调互动发展格局。在本文中,主要研究的战略是建立以沈阳为中心,辽宁乃至整个东北地区的发展战略对接。

根据辽宁省发展改革委员会的指导,沈阳现代化都市圈产业协同发展区域深度融合作为整体战略规划的核心内容,进一步明确和细化了规划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战略定位、发展目标,深入研究推进空间布局一体化战略。2020年5月,《中心城市建设背景下的大沈阳都市圈规划专题研究》报告完成。2020年6月,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开始启动。2020年12月,市委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沈阳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加快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建设”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为沈阳在“十四五”时期实现更高层次、更高质量发展带来新的历史机遇。规划战略强调了建设好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共建内合外联的空间格局、推进区域内产业协同创新发展;共建新型工业化示范区、推进区域内基础设施一体化;共建高效安全的设施网络、推进生态环保一体化;共创绿色美丽的新型社会、推进公共服务一体化;共享普惠便利的社会资源、推进区域市场一体化;共建统一开放区域大市场、推进对外开放一体化;共建开放新高地、推进体制机制一体化,共创区域协调发展新模式等方面内容。

2017年以来,沈阳市以项目建设为载体,持续推进区域间合作,加快沈阳现代化都市圈一体化发展,总投资3112亿元的65个重点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开工建设,京沈对口合作深入推进,落实中科院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创新研究院等320个京沈对口合作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80亿元。重大项目极大地带动了人流集聚,2017年以来,沈阳市人口净流入31万人,年均增长10万人。2021年,沈阳市将立足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现代化都市圈的功能定位,不断深化区域合作,提升聚集辐射带动作用,持续增强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其中,在加快现代化都市圈建设方面,安排重大事项和项目70项,计划投资113.5亿元。本文通过对抚顺、鞍山、本溪、营口、阜新、辽阳、铁岭以及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对沈阳现代化都市圈产业协同发展区域深度融合发展的方向与路径的战略措施进行研究。

抚顺市,辽宁省地级市,辽宁省重要的工业基地,沈阳经济区副中心城市。位于辽宁省东部,东与吉林省接壤,西距省会沈阳市45公里,北与铁岭毗邻,南与本溪相望。抚顺市紧锣密鼓,深度融合,主动融入以沈阳为中心的现代化都市圈。将重点在六个方面推动沈抚一体化,形成优势互补、分工协作发展格局,努力打造以沈阳为中心的现代化都市圈最紧密的核心区域。加快沈抚同城化。以沈抚新区建设为重点,率先实现同城化。共同推进沈抚大道与四环互通立交工程建成通车、大唐沈东热电厂建设,实现道路互联互通、市政设施共建共享,推动产业协作,配套共建“飞地”产业基地,积极推进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建设。抚顺充分利用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辽宁自贸区沈阳片区政策叠加效应,以经济开发区、望花开发区为先导,大力承接沈阳汽车、飞机等产业外延外溢,推动与华晨宝马的配套协作,放大沈、抚两市千万级人口优势共建旅游大市场,建立区域生态环境修复与生态补偿机制。

鞍山市,别称钢都、玉都,辽宁省地级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辽中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是沈阳经济区副中心城市,是东北地区最大的钢铁工业城市、中国第一钢铁工业城市,有着“共和国钢都”、“中国钢铁工业摇篮”的美誉。沈阳与鞍山一体化方面,重点加强两市产业协作,聚焦先进装备制造业这一主攻方向,推动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整体提升,共同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及机器人、航空装备、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沈鞍两市携手共建沈阳港,推进鞍山港与沈阳港错位发展,实现“大通关”等方面合作共赢,加快建设中德产业园鞍山分园,共同提高两市开放水平。

本溪市,辽宁省地级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辽宁省东部的中心城市,是以钢铁、化学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城市。本溪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矿藏丰富,被誉为“地质博物馆”,是中国著名的钢铁城市,以产优质焦煤、低磷铁、特种钢而著称,素有“钢铁之都”“中国药都”“中国枫叶之都”之称。本溪市强化推进沈本一体化。充分发挥两市比较优势,努力推进基础产业、高新产业有效联合,建立合理的区域分工。支持本溪建设国家级生物医药健康产业基地,推动医药和健康产业向沈本新城集聚,本溪主动承接沈阳相关产业辐射,推动本钢、福耀玻璃、华岳精工等重点企业与宝马、通用、华晨对接合作。利用沈阳和本溪的生态优势及旅游资源优势,共同建设沈本绿色休闲度假带,推进旅游产业合作。同时,积极推进沈本两市交通一体化、信息同城化,共同保护水源地生态环境和山体,加强区域生态环境共治。

营口市,辽宁省地级市,地处辽东半岛中枢,渤海东岸,大辽河入海口处。营口市是中国东北近代史上第一个对外开埠的口岸,是大龙邮票的诞生地和发行地之一,是中国红十字运动的发源地,也是中国民族金融业的起兴之地。2019年7月,营口获评“中国(区域)最具投资营商价值城市”称号。2020年10月,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发挥都市圈工业出海走廊和物流集散通道作用,发展沈阳-营口通道,建设沈阳的出海通道,增强海陆互动。沈阳-营口通道作为沈阳都市圈与国际联系的“沈海欧”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沈阳-营口枢纽为核心,通过营满欧班列融入全球经济,形成“一带一路”东通道上的重要运输枢纽。

阜新市,辽宁省地级市,位于辽宁省西部的低山丘陵区,是辽宁省西北部地区的中心城市,为沈阳经济区重要城市之一。阜新地区深化与沈阳对接协作,促进资金、技术、信息、人才要素双向流动,推动阜新装备制造、食品加工、能源供应、文旅康养、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融入沈阳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和创新链,建设产业配套基地。

辽阳市,辽宁省地级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以石化产业为主的现代工业城市,地处中国东北地区、辽宁省中部,是沈阳经济区副中心城市,新兴的现代石化轻纺工业基地、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东北地区最早的城市之一。辽阳市以高效开发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型产业技术水平、延伸产业链条的加快发展为主,大力培育辽阳中欧产业园,积极引进华晨宝马第三工厂配套项目到辽阳。辽阳市提出,将按照省委全会的部署和要求,抓住沈阳建设国家级中心城市重大战略机遇,主动深化同沈阳市的联动发展,全力建设以沈阳为中心的现代化都市圈的重要副中心城市。促进产业协同发展,积极承接沈阳产业辐射和转移,加强与沈飞集团、华晨宝马等重点企业的对接,开展铝合金精深加工、汽车零部件及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建链、延链、补链行动。加快推动公共服务资源,特别是教育、卫生、就业、社保等民生领域的共建共享,实现科研、人才、金融、政策等要素融合互动。

铁岭市,辽宁省地级市。铁岭市地处辽宁省北部,南与沈阳市、抚顺市毗邻,西与沈阳市法库县、康平县及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左翼后旗和通辽市为邻。铁岭市将依托东部山区丰富的森林和水资源,积极探索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子,加强生态功能区建设,发展生态型经济。立足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提升转变,构建“通道+枢纽+网络”互联互通立体交通格局等,从而实现与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在产业分工、基础设施、生态保护等方面的全方位、深层次融入。加强沈阳北部地区与铁岭市开展合作,聚焦汽车、农产品深加工等重点领域,形成产业发展梯次化布局。开展沈铁城际轨道交通项目前期工作,推进交通一体化建设。

沈阳现代化都市圈还包含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位于沈阳、抚顺两个特大工业型城市区域交界处,地处东北亚中心腹地及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核心区域。规划面积171.9km²,总管辖面积约278.41平方公里。2018年9月,国务院批复《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建设方案》,将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定位为东北地区改革开放的先行区、优化投资营商环境的标杆区、创新驱动发展的引领区和辽宁振兴发展的新引擎。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提出,将以创新为引领,全面完成“打造东北地区改革开放先行区、优化投资营商环境标杆区、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和辽宁振兴发展新引擎”的“三区一引擎”定位目标。特别是要着力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全力打造“有为、法治、诚信、扁平化”政府,形成办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竞争力强、生态宜居的一流营商环境;着力推进科技创新,全力构建区域创新生态体系;着力深化开放创新,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的重要窗口;着力构建创新型产业体系,建设六大主导产业集群;着力推动绿色发展,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宜创的现代化新城。

参考文献:

[1]《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

(发改规划〔2019〕328号)

[2]《中共沈阳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2020.https://www.sohu.com/a/438107960_100199098

[3]新浪财经.辽宁:建设以沈阳为中心的现代化都市圈 "十四五"时期为关键五年.2020.

http://finance.sina.com.cn/china/dfjj/2020-12-04/doc-iiznezxs5096556.shtml

[4]张军正.东北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困境与发展建议[J].中国经贸,2018(3):64-65

[5]冯邦彦,段晋苑.腹地发展与区域合作关系研究——“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思考[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6):8-11,18.

[6]武文卿. 东北地区经济呈筑底企稳态势[J]. 中国招标,2019,(1):12-13.

作者简介:何苗(1993年12月-),女,蒙古族,内蒙古赤峰人,辽宁金融职业学院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金融证券、投资分析,投资理财。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