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浅谈“整本书阅读”的整体指导策略
——以《草房子》阅读教学为例
【摘要】整本书阅读强调一个“整”字。它不同于以往的精读或略读,也不同于篇章阅读,它要求学生尝试整合学习,深度思考,最终获得系统性的知识。如果没有把握好“整体性”原则,整本书阅读就会呈现出碎片化倾向。如何在教学实践中体现“整体性”指导呢?笔者在指导阅读《草房子》的过程中,总结实践经验,提炼出四大策略:贯穿式全员阅读;框架式叙事导读;切片式深度研读;联结式横向阅读。综上所述,这四种策略都体现了整本书阅读的联系性和整合性等特点,这些策略的运用有助于实现整本书阅读指导的整体性。
【关键词】阅读;整体性;教学策略
早在1941年,叶圣陶老先生在《论中学国文课程标准的修订》中曾提到:“把整本书作主体,把单篇短章作辅佐”。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部分明确要求:“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2017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整本书阅读”成为18个学习任务群之首。
整本书阅读强调一个“整”字。它不同于以往的精读或略读,也不同于篇章阅读,它要求学生尝试整合学习,深度思考,最终获得系统性的知识。如果没有把握好“整体性”原则,整本书阅读就会呈现出碎片化倾向。如何在教学实践中体现“整体性”指导呢?笔者在指导阅读《草房子》的过程中,总结实践经验,提炼出四大策略。
1 贯穿式全员阅读
根据五年级学生的阅读速度,帮助学生提前制订阅读计划,每天坚持按计划阅读,要求全体学生必须通读《草房子》全书。这是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前提,必须不折不扣地完成,否则无法形成对全书的整体感知,随后的教学指导便无从落实。
其二,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认真做好读书笔记,记录阅读中的疑点与收获,随后互相交流读书笔记,互相解答疑惑、分享收获。如此,以往个别化的整本书阅读,就转化为全体学生的互动交流。学生彼此之间互相启发、互相激励,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
2 框架式叙事导读
《草房子》是一部短篇小说,小说中人物很多,看似不相关联,其实每个人物的叙事方式都是有规律的。比如小说第四章的秦大奶奶,她先是面临自家土地被征用的危机,然后在和众人的对抗中陷入绝境,最终还是用自己的善良和爱化解了矛盾,赢得了大家的喜爱和尊重。经过讨论,我们发现这种基于人物的叙事方式在其它章节也有相似之处。于是,我们展开了一系列的人物分析,再引导学生借用思维导图绘制一份“油麻地人物谱”,在发散思维的拉动下,学生认识的每个角色都是丰满、立体、多角度呈现的。最后设计“你为谁感动?”这个话题,让学生说说在这些人物里,最喜欢谁?书中是怎样描写他(她)的?我是因为什么感动?通过交流,学生们发现感动他们的,应是道义的力量、情感的力量、智慧的力量和美的力量,这一切才是永恒。
“框架式叙事导读”相当于给了学生一种阅读思路,每次讨论,学生都能借助规律性叙事方式快速理解内容,发现所读内容和前后章节的关联,让每一次阅读都回到整体中来。
3 切片式深度研读
整本书阅读,存在着内容非常丰富与时间相对有限的矛盾,教师不可能面面俱到地加以讲授,勉强为之,也将使教学内容流于浅碟化。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切片式深度研读是一种有效的策略。就是教师遴选书中某些重点片段,加以深度研读,将学习到的阅读技能迁移到其他章节的阅读里。这一策略能够以点带面,提纲挈领,前后勾连,窥斑见豹。一旦学生充分把握这些片段,就能够有效达成对全书的理解,获得基本的阅读方法,形成重要的阅读能力。
例如指导阅读《草房子》中的景物描写片段,让学生找出不同章节里的景物描写片段,说说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景?作者的用意是什么?这样的归类分析,能帮助学生体会到景物描写有“推动情节发展”或“烘托人物心情”的作用。
又如《草房子》一书中有一些重复使用的写作技巧,比如相似的结尾。指导学生找出这样的结尾,想一想这几处分别是写什么来结尾的?每一段的结尾哪些词句有言下之意?分别是什么意思?通过比较,学生体会到结尾之处的意味深长,习得诗意的表达技巧。
“切片式深度研读”中每个片段的阅读都能和整本书的叙事结构、表达风格等联系在一起,这样一来,书才不会读碎,阅读思路才会保持完整。
4 联结式横向阅读
联结式横向阅读就是将相关的文章同时进行阅读。《草房子》是曹文轩笔下反映童年生活的小说,他的另外两本书《细米》、《青铜葵花》也是此类小说,可以推荐学生对比阅读。这种阅读方式可以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的写作风格,也能帮助学生深层理解文章内涵。学生可以通过联结众多文本里的成长故事,体悟不同时空下的童年生活,对“成长”这个主题一定会有更完整、更深刻的思考。
结语:
综上所述,这四种策略都体现了整本书阅读的联系性和整合性等特点,这些策略的运用有助于实现整本书阅读指导的整体性。为了促进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建议教师在教学此篇课文的过程之中可以灵活运用贯穿式全员阅读、框架式叙事导读、切片式深度研读、联结式横向阅读四种阅读方式。
参考文献:
[1]王丽,曾会珍.小学生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策略分析[J].科教文汇,2022(13):118-121.DOI:10.16871/j.cnki.kjwh.2022.13.034.
[2]尹玲玲.课内阅读指导与课外阅读项目融合策略探讨[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2(06):43-45.DOI:10.13525/j.cnki.bclt.202206015.
[3]李卫东.混合式学习:整本书阅读的策略选择[J].语文建设,2016(25):12-15.DOI:10.16412/j.cnki.1001-8476.2016.25.005.
作者简介:
梅娜,女,1977年11月生,本科学历,学士学位。中小学语文一级教师。现任南昌市绳金塔小学副教导主任。曾获西湖区“优秀班主任”“先进工作者”“优秀年度教师”等荣誉称号。撰写的论文多次获国家、省、市级一、二等奖。教育教学能力突出,曾获全省线上教学课评比二等奖,市班主任专业技能竞赛二等奖。她用心经营教育,用爱温暖童心,引领孩子沐浴阳光,引导孩子浸润书香。她坚信,生命因阅读而幸福,教育因执著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