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浅析黄自艺术歌曲《玫瑰三愿》的艺术特色
摘要:中国的艺术歌曲产生于上世纪二十年代,并迅速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作曲家,黄自先生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他有着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又怀有满腔的爱国主义情怀,黄自先生的艺术歌曲是中国艺术歌曲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文从黄自先生的生平、创作背景以及艺术特征入手对其艺术歌曲《玫瑰三愿》进行详细分析,希望对演唱者演唱技巧的提高以及艺术修养的提升有所帮助。
关键词:黄自艺术;玫瑰三愿;艺术特色
一、黄自的生平及其艺术歌曲创作
黄自(1904-1938)字今吾,江苏川沙人,1929年以管弦乐序曲《怀旧》获得耶鲁大学音乐学士学位,成为我国第一位在国外专攻理论作曲获得这一学位的留学生。随后,黄自经欧洲返回中国,于1930年起在国立音乐专科学校担任教员兼教务主任,负责所有音乐理论和作曲的课程,为培养我国专业人才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并在任教期间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音乐家,如江定仙、陈天鹤、贺绿汀、刘雪庵等。1938年5月9日,黄自因伤寒未及时治疗于上海红十字会医院病逝,年仅34岁。黄自先生作为我国近现代音乐史上著名的专业作曲家、音乐理论家和音乐教育家,留下了大量的音乐作品。包括多种体裁形式:交响乐、室内乐、钢琴复调音乐、清唱剧、合唱、独唱、声乐教材乃至学校歌曲等。在黄自先生短暂却灿烂的一生中,数量最多,影响最大的是声乐作品,其中以艺术歌曲为代表。他的艺术歌曲是中西交融的完美体现,具有强烈的艺术性与思想性。因此,尽管岁月年华转瞬即逝,潮流经典也不断更迭,黄自先生艺术歌曲的魅力却丝毫不受到影响,直至如今,依然是中国艺术歌曲作品中的精品。
二、《玫瑰三愿》的创作背景与情感表达
歌曲《玫瑰三愿》于1932年6月2日创作,是一首抒情独唱曲,由小提琴助奏、钢琴伴奏。是当时国立音专的文学教授兼著名的词人龙七(龙沐勋)在1932年淞沪会战之后,某日去学校上课,看见校园里一地凋零的玫瑰,有感而发创作出了这首歌的歌词。玫瑰花象征着理想,也象征着美好的事物。龙七借花隐喻,用玫瑰的三个愿望来刻画了一位柔弱无力、不甘命运安排的女子憧憬美好未来,希望得到他人的关爱的心境。黄自先生随后就谱成了曲,这首抒情歌曲短小精悍、借物喻人,旋律生动跌宕,情景紧密结合。黄自先生采用小提琴助奏的形式,小提琴仿佛就像一位温柔、含蓄的女生,如泣如诉,时而模唱声乐旋律,时而游离之外。每个乐句都像一副素笔勾勒的白描,表达了作者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最后成为了一首优秀的艺术歌曲。
三、《玫瑰三愿》的艺术特色与演唱分析
此曲是典型的单部二段体结构。第一段是叙事的段落,音乐明亮纯净,在钢琴和小提琴的伴奏中,由原来的E大调6/8拍子改动到了了9/8拍子。描绘出玫瑰花吐露芬芳、宁静的绽放,优美抒情的姿态。“烂开在碧栏杆下”用一个“烂”把玫瑰花形容的更加光彩,娇媚多姿。
第二段是描写玫瑰的“三个愿望”,调性转到了#C小调,力度从中强一一弱一一强迂回而上,音区从e2—#g2。玫瑰的第一个愿望“我愿那妒我的无情风雨莫吹打”,音乐平稳进行,在这种平稳下仿佛暗流涌动。旋律一开始很平静,舒缓,可是到“妒”的出现,作者采用了六度大跳来强调,随后旋律急进下行,节奏也稍显紧张,好似要迫不及待地说出下面的话语。
第二个愿望“我愿那爱我的多情游客莫攀摘”比较温柔,音乐恳切、温柔、饱含深情,表露出玫瑰怜惜自己,渴望得到爱的对待的心愿。这句是上一句的下一句下一度模进。
全曲的高潮便是第三个愿望“我愿那红颜长好不凋谢”,在感慨无限的同时,更明确的说出了玫瑰的心愿,为了突出“红颜”二字,这里出现了全曲的最高音,并一直持续在高音区,节奏也自由了许多。所以要特别强调这几个音要“保持”,可以感受到玫瑰花那依依不舍的心情以及留恋生活的热情,也表现出了能够保存生命是最大的愿望。体现了当时人们最朴实的愿望。当旋律运用模进和重复发展将情绪推向顶点后,一声哀叹“好叫我留住芳华”的旋律跌入低音区,节奏舒缓小音程进行,使人联想到玫瑰对身世的伤感。
歌曲《玫瑰三愿》可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从开篇到“碧栏杆下”,第二个层次从“我愿”到最后, 前两个“我愿”掀起了整首歌的高潮, 第三个“我愿” 揭示了歌词表达的主题思想。 我们可以根据音乐内容和词的内涵来对歌曲进行形象的解读, 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深刻情感内涵,从演唱上着手来调整音色和力度。 开头以轻柔的起调来托显玫瑰花的娇柔与美好,从弱起的旋律开始, 第二句小提琴旋律的出现,倍增对玫瑰花的疼惜和呵护之感。在音色上体现了柔和的特点,含情而柔美,带有玫瑰花的傲气和娇羞。第二层次,逐渐升华感情,抒发内心对玫瑰花的怜爱珍惜,音色和力度随着感情的发展有所变化,呈现音乐线条迂回向上。“我愿那妒我的无情风雨莫吹打”力度较强,音色较比前几句要略为明亮,表现情绪波澜。“我愿那爱我的多情游客莫攀摘”比前一个我愿句力度要略柔和,表达对玫瑰花的怜爱之情,“我愿那红颜常好不凋谢” 随着音高而调节音色,音色和力度达到整首歌的高潮,表现满腔的渴望与珍重,形成全曲的高潮随后带出“好教我留住芳华”,速度缓慢,余味无穷。另外作品中有的词句较长,演唱者的呼吸量不易满足文句的表达,每句的中段即需换气,若换气位置不恰当,就会破坏音乐原有的意境,使演唱此曲失去了作者原意,所以演唱者需要特别注意这一点。
结语
对于黄自先生的一生,音乐不可或缺,而对于中国音乐进程来说,黄自先生的创作无疑是巨大的推力。本文对艺术歌曲《玫瑰三愿》的背景、艺术特点及演唱进行了全面分析,深刻体会到作品中现代音乐和中国古典艺术融合的艺术魅力。因此,在演唱上要追求中国民族的内在意蕴,演唱者既要掌握西方歌唱艺术技巧,又要结合中国特色,展现中国柔美优雅的歌唱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