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认知发展心理学视域的《菲伯尔钢琴基础教程》教学方法研究

吴小青
  
装备维修技术
2022年12期
福建三明林业学校 福建 三明 365001

三明市基础教育科学研究2020年度(专项)课题——菲伯尔钢琴教学法与传统钢琴教学法在中职课堂实践效果的比较研究。编号:JYKT-19024

邮寄地址: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富文路25号三明林校 电话:131 0719 1232

摘要:本文基于认知发展心理学的基础上,以《菲伯尔钢琴基础教程》为参考文本,对幼儿的钢琴教学方法进行探究。文中先从认知发展心理学的教学观念出发,对其进行分析,基于此,提出了情境教学法、感知教学法与认知教学法、趣味教学法以及直观演示教学几种钢琴教学方法,旨在提升幼儿钢琴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关键词:认知发展心理学;钢琴教学;《菲伯尔钢琴基础教程》

引言:随着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幼儿教育方面开始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钢琴教育已成为普及的幼儿教育内容之一。而在钢琴教育中,《菲伯尔钢琴基础教程》是运用较多的钢琴教材,对于幼儿钢琴教育有着显著的提升效果。因此需要从幼儿认知发展角度出发,对钢琴教育进行新的探索。

一、认知发展心理学的教学观

认知发展心理学是一种对于人们的心理发展进行全新解释的理论,其认为人们对于相应的信息以及知识进行学习的时候能够实现对于信息的储存以及加工,说明人们在进行学习时对于相应的知识以及信息能够做到主动处理而并非被动接受。在教学中这种道理与理论也能够被使用在钢琴教学上,由于传统的教育观念中对于教育的看法以及认知是被动的,认为被教育者需要接受教育者的知识灌输以及机械学习,但是这种看法与认知发展的理论是相悖的,在认知发展理论中,认为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的人群对于知识以及理论的接受是会不断发展的,其对于相应的知识的认知程度也会不断地提高,进而实现对知识的主动吸收与学习。

二、《菲伯尔钢琴基础教程》基于认知发展心理学视域下的教学方法

(一)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在各类学科的教学过程中都能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幼儿的钢琴教学中,由于钢琴相关的乐理知识与音符等相对比较难以理解,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困难,但是《菲伯尔钢琴基础教程》的教学内容却能够很好地规避了乐理知识的枯燥以及难以理解的特点。其能够根据幼儿发展的特点,对其进行钢琴相关的知识的教学。由于幼儿在该阶段对于氛围以及情境已经能够有一些基本的判断以及感受,尽管此时的幼儿对于情境中的感受方面相对并不深刻,但是其能够对于相应的情境作出相应反应,将这类特点应用在对于幼儿的钢琴教学中,能够在培养幼儿的情感感知能力的同时提升幼儿的钢琴知识学习效率。

比如在《菲伯尔钢琴基础教程》中,有一章对于乐理知识的教学,设置了几位宇航员,并在其后面设置了几颗星球,上面是五线谱。需要幼儿将相应的宇航员与星球一一相连,以达到幼儿对于相对应的音符的认知的效果。在钢琴教育中,教师应该借助这种情景的创设,将不同的音阶音符比作成不同的意像,并且将音符与音阶之间的关系作出隐喻,以此来创设钢琴教育中的情境,促进幼儿对于相应的知识的学习效果。

(二)感知教学法与认知教学法

在教师采用《菲伯尔钢琴基础教程》教材进行钢琴教学时,会涉及到感官方面的教学方式。在开始的章节中,有对弹钢琴时的坐姿以及手部发力的姿势的示范图解[1]。这种图解类型的内容对于幼儿来说就是视觉方面的刺激,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钢琴教学方式。并且在实际的钢琴教学过程中,为了实现对于幼儿的有效教学,教师通常会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演示如何弹奏不同的音调。这个过程中,幼儿会对不同的音调有所了解,并且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也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到钢琴的相应音调的弹奏情况,进而实现对于钢琴各类知识的学习。感知教学是从多个方面进行的,能够实现对于幼儿的全方面影响,以保证幼儿对于钢琴知识的学习情况。

在认知发展视域下,现今的《菲伯尔钢琴基础教程》的钢琴教育已经开始逐渐从感知教学转变为认知教学,其与感知教学的不同之处在于,认知教学能够根据幼儿对于各类知识的认知程度来调整相应的知识教授手法,并且过程中还能够调整幼儿的认知水平,进而实现对于幼儿的钢琴教学。在《菲伯尔钢琴基础教程》中,想要实现对于幼儿的钢琴教育的认知教学,就需要在实际的钢琴教学过程中对幼儿进行钢琴知识方面的渗透,以幼儿对知识的理解为最终目的。教师可以在进行五线谱音符的教学过程中带领幼儿按照音符的节奏来进行拍手活动,按照音符的节奏来进行拍手,在遇见休止符的时候就停止拍手,帮助学生认知相应的钢琴教学知识,进而实现对于幼儿的钢琴教学。

(三)趣味教学法

在幼儿钢琴教学阶段,想要保证教学的实际效果,需要教师对于幼儿此时的认知特点进行探究[2]。在该阶段,幼儿对于外界事物的热情以及好奇心相对较大,但是由于年龄原因,此时的幼儿对于各项事物的热情消退的也比较快。而且在幼儿的心理方面,其对于相应的游戏以及具有趣味性的活动具有更高的兴趣以及更高的耐受力。因此在进行钢琴教学时,需要对幼儿进行趣味性的教学,才能保证幼儿在钢琴教学中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菲伯尔钢琴基础教程》的教学内容设置中对于相应的趣味性教学就比较合理,能够在实际的幼儿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的趣味性教学。其内容中会将音阶音符等知识点转换为各类形象的图案,并且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菲伯尔钢琴基础教程》还设置了许多童谣类型的练习曲目,这部分曲目对于幼儿的钢琴教学能够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学习进度在教学过程中弹奏相应的曲目,并且让幼儿跟着曲目一起歌唱,调动起幼儿的兴趣。而且教师还可以举一反三,将钢琴童谣曲目中的主旋律教授给幼儿之后,让幼儿之间开始比拼,幼儿弹奏主旋律,而教师则为幼儿弹奏伴奏,其他的幼儿一起跟着歌唱。这种形式的练习能够让幼儿在实际的钢琴教育中感受到更多的乐趣,并且对于歌曲的表现以及教师与其他同学的配合能够让幼儿感受到自身对于钢琴相关知识学习的成果,能够让幼儿产生一种成就感,进而促进幼儿对于钢琴学习的兴趣,实现对于钢琴学习的趣味性教学。

结论:钢琴学习是幼儿培养的现今的方向之一,《菲伯尔钢琴基础教程》在幼儿钢琴的教育中能够起到指导行动作用,对于幼儿的有效钢琴学习以及钢琴训练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因此在实际的钢琴学习中,借助《菲伯尔钢琴基础教程》得出的教学方法进行钢琴教育。可以实现对于幼儿的钢琴水平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张晶晶.《菲伯尔钢琴基础教程》系列教材创新探析[J].北方音乐,2019,39(11):134-135.

[2]战鸽,黄丽君.认知发展心理学视域的《菲伯尔钢琴基础教程》教学方法与模式研究[J].亚太教育,2021,09:125-126.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