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混凝土外加剂对混凝土性能影响分析
摘要:外加剂作为混凝土拌合环节常用的施工材料,不仅可以改善混凝土性能,同时也可以改善混凝土凝结时间以及流变状态,更好地保障混凝土浇筑质量。虽然混凝土外加剂使用量较少,但是其所取得的成效十分显著,具有重要的可行性价值。针对于此,本文主要结合混凝土外加剂使用类型,对混凝土外加剂对混凝土性能所产生的影响进行重点研究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混凝土外加剂使用要点以及优化问题进行总结归纳,以供参考。
关键词:混凝土外加剂;混凝土性能;影响分析;使用要点
引言:混凝土材料类型较多,所表现出的可塑性强特点相对明显,基本上可以满足现场差异化施工要求。结合当前应用情况来看,混凝土材料凭借自身的优势特点已经在多个施工建设领域中得到了良好推广与实践应用,如建筑施工领域、水利施工领域等。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混凝土施工作业期间容易受到工艺技术以及材料性质等因素影响,导致混凝土结构出现明显的蜂窝麻面或者裂缝等质量缺陷问题,对工程整体美观度以及混凝土结构强度带来了负面影响。为及时改善这一现象问题,施工人员可在前期混凝土拌合环节中加入适量外加剂,实现对混凝土结构性能的优化改善,达到良好的施工作业效果。
1 混凝土外加剂使用类型及功能作用分析
混凝土作为非均质建筑材料形式的重要表现,在原料组成上,主要以水泥、沥青等胶凝物质为主,通过融合砂石等骨料达到良好的可塑性以及耐久性应用效果。结合现场施工情况来看,因受到场地环境条件以及气候条件因素影响,导致混凝土施工质量效果可能会出现偏差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某些类型的混凝土抗冻性能相对较差且自重较大,容易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效果[1]。为及时解决这一问题,施工单位主动将外加剂材料引入到混凝土施工环节当中。从功能用途角度上来分析,常见的外加剂类型主要如下:
(1)减水剂与泵送剂一类。这类外加剂主要通过增大颗粒电位、提升电性斥力,达到降低新拌混凝土黏性的效果的同时,改善整体流动性效果。
(2)早强剂与缓凝剂一类。这类外加剂可结合不同施工场景需求对混凝土凝结以及硬化过程进行合理管控,尤其体现在凝结以及硬化速度控制方面。
(3)引气剂与防水剂一类。这类外加剂一般都用于改善与提混凝土防水性能以及耐久性能方面,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全面保障混凝土施工质量效果。
(4)防冻剂与着色剂一类。这类外加剂应用场景针对性较强,在使用过程中可以达到良好的防冻美观效果,比较适用于寒冷地区混凝土施工使用。
2 混凝土外加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分析
2.1 减水剂对混凝土的影响
混凝土拌合期间通过添加适量的减水剂,可以有效增强混凝土坍落度,保障混凝土拌合物流变性能以及和易性能有所改善。与此同时,掺入适量减水剂之后会有效降低混凝土沁水量,保障混凝土防冻融性以及抗渗性能得以全面加强。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减水剂加入量超标可能就会导致混凝土硬化以及凝固时间明显延长,无法满足混凝土早期强度设计要求[2]。
严重时,甚至会出现混凝土无法凝固的情况。针对于此,施工人员应该严格按照施工设计要求以及施工实际要求掺入适量的减水剂。一般来说,碱水剂通常分为普通减水剂与高效减水剂两种类型。建议施工人员应该结合混凝土类型特点,对减水剂应用类型进行科学选择。
2.2 引气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将引气剂加入到混凝土之后可以促使混凝土产生较小的气泡,一般来说,所产生的气泡可以有效改善混凝土易溶性,保障混凝土坍落度大幅度增强。最重要的是,可以进一步提高混凝土结构抗冻能力,减少混凝土结构开裂或者蜂窝麻面问题出现。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引气剂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应该结合混凝土性能特征以及类型表现对引气剂进行科学选择,保障混凝土综合技术性能得以全面加强。
2.3 防冻剂、早强剂对混凝土的影响
客观来讲,在混凝土中添加适量的防冻剂可以有效降低混凝土冰点,确保水泥水化效应得以发挥到最大处。与此同时,在相应时间里可以促使混凝土强度达到预期效果。在使用防冻剂时,建议施工人员应该结合工程用途,对防冻剂类型进行合理甄别与选择应用。除此之外,某些混凝土早强剂中含有氯离子成分,氯离子会与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发生化学反应,容易加剧钢筋锈蚀速率。一旦钢筋出现锈蚀问题,会导致混凝土发生膨胀现象并产生裂纹问题。因此在使用含氯的外加剂时,施工人员可在混凝土中加入适量的阻锈剂,以避免对混凝土结构质量安全构成威胁[3]。
2.4 外加剂对混凝土节能性能的影响
结合大量施工经验来看,科学使用外加剂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改变混凝土某些固有特性,同时也可以有效减少混凝土用量,比较符合节能降耗施工要求。可以说,外加剂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对混凝土节能效果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在使用过程中,施工人员应该明确对不同类型外加剂的使用用途以及注意事项,以确保达到良好的混凝土节能施工效果。
3 混凝土外加剂的使用要点及优化问题分析
3.1 科学选择外加剂类型,保障外加剂应用效果
外加剂品种类型较多,并且各个类别中所涵盖的子类别数量众多,因此不同外加剂在成分结构以及作用效能方面所表现出的差异性特点较为明显。在具体选择与应用过程中,施工设计人员必须立足于工程项目性质以及混凝土施工要求,对工程所选用的外加剂类型进行综合考量与比对分析。根据分析反馈选择合适的外加剂类型进行施工应用,以达到良好的应用效果。
举例而言,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而言,可优先利用改性萘系减水剂,达到缓和水化发热的效果。而对于耐久性要求较高的混凝土工程而言,可利用聚狡酸类引气剂发挥良好的缩减能力。需要注意的是,部分外加剂与胶结料之间所存在的相容性问题比较明显。因此在使用硬石膏以及浮石膏等材料时,建议施工人员应该对品种选取问题进行重点关注,如在使用引气剂时,禁止与氯化钙一起使用。
3.2 科学确定外加剂掺量,避免影响混凝土结构质量安全效果
科学确定外加剂掺量问题始终是保障混凝土结构质量安全的重要手段。对结合以往的经验来看,如果外加剂掺量过大往往会适得其反,对混凝土结构质量安全构成威胁。针对于此,建议现场施工人员应该严格按照设计图纸以及专项施工方案部署要求,对外加剂掺量问题进行合理确定[4]。
结合以往的经验来看,外加剂掺量通常与混凝土性质以及工程用途之间存在既定联系。对于C50混凝土而言,水灰比应该控制在0.3,同时水胶比可能更低一些。因此在外加剂掺量的控制方面,应该保持在4%左右。而对于C30混凝土而言,则需要将掺量控制在2.5%左右。
4 结论
总而言之,合理使用外加剂基本上可以视为增强混凝土结构性能以及安全使用效果的重要保障。针对于此,在今后的施工建设过程中,参建单位应该加强对外加剂使用量以及类型的确定选择。在施工应用过程中,应该结合混凝土工程用途以及现场施工需求,对外加剂使用性能以及注意事项进行重点强调。并采取科学试验以及分析等方式手段对掺加方式以及掺加量进行合理确定,从根本上保障混凝土施工质量效果。相信在全体人员的不断努力下,混凝土外加剂使用效果将会持续增效。
参考文献:
[1]李治玉. 探究混凝土外加剂对混凝土性能影响[J]. 大众标准化,2020(23):58-59.
[2]王爱华. 混凝土外加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分析[J]. 四川水泥,2021(03):16-17.
[3]东绪,李伟,王可汗,杨凯. 混凝土外加剂对混凝土性能影响分析[J]. 绿色环保建材,2021(11):11-12.
[4]张海燕. 混凝土外加剂对混凝土性能影响分析[J]. 住宅与房地产,2019(18):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