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老年高血压病家庭用药依从性及护理措施研究

王青松
  
一起视线电力
2022年14期
大连市皮口卫生学校 辽宁 大连 116222

【摘要】高血压是一个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老年高血压患者不按照医嘱用药不仅会出现身体上的不适,还可能引发并发症。提高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家庭用药依从性是控制高血压病症发展程度的重要一环,本文从老年患者家庭用药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入手,分析并讨论家庭高血压控制所需的用药和护理措施,提高患者依从性。

【关键词】老年人;高血压;家庭用药;护理;依从性

1 老年高血压患者家庭用药依从性现状及影响因素

1.1 老年高血压病家庭用药依从性现状

用药依从性是指患者按照医嘱服用药物、管理饮食起居习惯的行为,当患者的实际行为与医嘱一致时就形成依从性,反之则为非依从性[1]。用药依从性主要有三个程度,完全听从医嘱的完全依从,超量或减量用药、自行增减用药次数的为部分依从,完全不听从医嘱的为完全不依从或非依从[2]。用药依从性地建立能够有效预防、避免疾病的发生,但从当前的调查研究可知老年高血压患者在家庭用药方面依从性比较低,常出现随意增减药量、调整用药时间的情况,甚至出现有自行停药的情况,不利于原发性高血压病的控制和发病预防,导致原发性高血压病控制成为增大国家医疗财政负担和家庭医疗成本压力的一大原因。

1.2 影响依从性因素

1.2.1患者年龄与文化程度影响

不同年龄的高血压患者对自身疾病关注程度不同,年龄低于60岁的患者往往认为自己的身体机能尚好,不按时服药、不按医嘱量服药也不会有什么事儿;年龄高于60岁的患者更注重养生、保健,因此服药依从性比年龄低于60岁患者较好一些。但年龄大的患者也存在因为年龄大而存在记忆力衰减的情况,导致患者忘记自己吃过药或没吃药,导致内心想要遵从医嘱,却因为生理原因无法完全依从。除了年龄外,文化程度也是影响依从性的因素之一,老年高血压患者文化程度较高者对于疾病预防、健康的知识接受程度也比较高,更愿意遵从医嘱进行家庭用药,而文化程度偏低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对疾病预防知识结束接受程度较差,认识不到遵从医嘱服药的重要性,反而听信偏方、谣言而自行减药停药。

1.2.2患者对疾病和药物不良反应认知度低

根据调查可知,依从性较低的患者普遍表现出对高血压疾病知晓程度低的问题,不知道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不了解高血压控制不到位引起并发症的危害,这是导致患者服药依从性差的原因之一,这种情况的出现与医疗宣传不到位有关。此外,患者对药物不良反应的认知偏差也是导致服药依从性低的重要原因之一,部分患者担心长期服用西药潜在的副作用,认为长期服用药物会引发身体其他器官组织病变,从而缺乏服药依从性;部分患者服药后单一或多种药物副作用,服药带来的副作用导致患者部分或完全放弃服药,导致服药依从性差。

1.2.3 医患关系疏远影响患者服药依从性

医患关系密切,医生了解患者的病情情况下能够提出更合理的用药方案,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药量增减,帮助患者减少对用药的疑虑,提升患者服药的依从性。但若医患关系疏远甚至紧张的情况下,患者从医生处感受不到用药方案制定的针对性,会产生对医生的不信任感,继而对服药也产生疑虑,影响患者服药依从性。

1.2.4 家属和社区卫生保健系统影响

对于不少老年高血压患者来讲,随着年龄增长而产生的记忆力衰退是不可忽视的事实,需要家属或社区医生进行用药提醒。若家属缺少这方面的认识,不能起到提醒职责,患者服药依从性必然有所下降。社区卫生保健系统忽视家庭用药管理,也会导致社区内高血压患者整体用药服从性的不稳定。家属掌握更多的高血压知识,提醒老年患者根据医嘱服药,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社区医生定期上门检查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情况,提醒家属和患者按照医嘱服药,解答患者对于高血压、对于用药的疑虑,可提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2 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护理措施

2.1 有关高血压用药的健康教育宣传

从三甲医院到社区医院都应当定期开展有关高血压等常见疾病的知识讲座宣讲活动,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疾病预防、疾病征兆、药物治疗等知识,并在讲座这种强调遵从医嘱用药的必要性,提升患者对于家庭用药的重视程度。同时,在医生给老年高血压患者看诊、复查时应注意就用药行为、用药体验、副作用表现进行交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用药方案调整,提升方案针对性同时提升患者的用药依从性。除了用药外,医生还应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高血压日常生活饮食习惯调整的科普,帮助高血压患者从控制体重、低脂饮食、加强运动、调节情绪等方面为高血压病情控制创造条件。高血压的控制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医生、患者和家属都做好长期抗战的心理准备,从生活习惯角度去辅助用药,提高对高血压的正确认识,提高用药依从性。

2.2 合理指导患者用药

2.2.1 做好首剂综合征的预防工作

部分老年高血压患者在应用某种治疗高血压病症药物、更换药物时,可能出现心慌、气促等药物不良反应,甚至可能出现血压过低的情况,这就是首剂综合征。因此,医生在为老年高血压患者提供用药方案时,需要叮嘱患者及其家属在第一次服用药物时采用小剂量,避免药物一次性将患者的血压降得过低,避免出现低血压综合征。毕竟首剂综合征的出现有可能影响患者及其家属对药物、对医生用药方案产生不信任,影响后续的依从性,需要引起医生的重视。

2.2.2 老年患者宜应用长效药物

老年高血压患者需要通过药物来保持血压的持久平稳,而不是短期内快速降压,长效类高血压治疗药物从疗效上比短效类高血压治疗药物更适合老年高血压患者,可有效预防患者在夜间突然发生血压升高的现象,防止老年高血压患者出现心脑血管并发症,缓解老年患者身体上的不适,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老年高血压患者家庭常备测压仪器,患者因短效类药物出现血压的短时间快速变动,容易影响患者及家属对于药物的疑虑,不利于药物依从性提升。

2.2.3 根据患者情况进行小剂量或联合用药

不少老年患者因为年老体弱无法承担正常剂量的高血压药物,也有的老年患者同时患有高血压等多种疾病,医生在制定用药方案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生理情况进行小剂量用药或联合用药,使用药治疗、预防效果达到标准水平,切实降低患者的血压。小剂量用药或联合用药有助于在平稳患者血压的同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有助于提升老年患者对用药的依从性。

2.3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日常居家用药护理措施

2.3.1 头痛护理

部分老年高血压患者有时会出现头痛情况,针对这种情况医生需要提醒家属为患者提供一个比较舒服、安静、少噪音的环境,垫高靠枕的高度调整患者的体位减轻头痛程度,调整患者的一日作息,尽量保证晚间的入睡时间和质量,配合药物服用来平稳血压。医生需要让患者和家属清楚,头痛症状会随着血压的下降和稳定自然减轻、消失,因此所需要做的护理行动都是为了使血压平稳。

2.3.2 改变老年患者睡前服用药物习惯

老年患者的新陈代谢速度普遍较慢,夜间睡觉时存在进一步减慢的情况,血压也会随之下降,若在睡前服用高血压药物,有可能会导致老年患者在睡觉过程中出现血压大幅度降低的情况,引发身体不适,甚至引发心肌梗死等严重后果。医生应叮嘱患者及家属不要在睡前服药,将服药时间提前,用正确的用药知识和遵从医嘱用药带来的不适感减少来提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结束语:高血压是一种长期病变病症,随着患者的年龄增长而不断发展。很多老年高血压患者存在错误的用药观念,对高血压病症的控制效果较差。医生应从用药、日常护理角度入手帮助患者控制血压,提升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参考文献

[1]赵妍妍.家庭访视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遵从行为、社会支持及心理情绪的影响[J].青海医药杂志,2020,50(01):35-38.

[2]赵甜甜,张瑛,杨永,等.欠发达城市社区抑郁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病人服药依从性不良影响因素及护理研究现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9):47-49.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