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超导储能在新能源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与展望

杜志强
  
一起视线电力
2022年20期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建设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镇江 212000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在新能源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过程中,为了能够有效实现储能技术的提升,特别通过超导储能技术进行应用,从而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推进新能源电力系统的发展。超导储能是一种非常高效的环保储能装置,因为其电阻为零,可以实现五损耗存储。本文首先针对超导磁储能与超导飞轮储能的原理、系统结构和研究现状进行阐述,然后分析超导储能的应用和展望,包括磁悬浮列车储能和蓄电池储能结合。旨在可以充分借助超导储能来进行应用,有效实现新能源电力系统的发展。

关键词:新能源;电力系统;超导储能

引言:随着人们环保理念的逐步加强,人们对新能源的使用越来越重视。通过新能源电力系统的使用,能够实现低碳发展。新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不仅不会造成环境污染,还可以不断进行新能源的开发,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系能源电力系统的使用中,应该特别注重储能环节的实现。一般会使用超导储能技术进行应用,从而能够助力新能源电力系统的发展。

1 超导磁储能概述

1.1储能原理

超导磁储能主要是运用电磁储能的方式开展,因为电磁储能工作不会出现能量之间的变化,具有一定的高效率特点。此种储能设置主要是通过多组超导带材料进行组合,从而形成超导线圈。将超导线圈通过串联的方式进行组合,形成环状的部件。当电流通过此部件后,会形成比较高强度的磁场。因为超导磁储能设施所具有的电阻为零,而且具有高密度载流的特点,可以进行无损耗存储电能,并且保持长时间的存储,受到了专业人士的欢迎[[]]。

1.2储能系统

对于超导磁储能系统结构来说,包括超导线圈、功率系统、保护系统等多个部分构成,如图1所示:

超导线圈是整个超导磁储能系统结构中最为重要的部件,一般会将其制作成为环状。该线圈不会出现漏磁问题,更加不会做屏蔽保护工作,因为该线圈中的磁场全部都聚集在环形内部,可以在中小型储能磁体中进行运用。还可以将超导线圈制作成为螺管形状,此种超导线圈所具有的结构非常简单,能够在大型储能磁体中进行运用,这样形状的超导线圈会出现比较大的漏磁问题。为了能够减少出现漏磁的问题,可以对线圈进行转变,制作成为饼状。此种方式可以对螺线管内部的直径进行转变,而其所具有的最大储能量不会发生变化。若是不断提升饼圈的数量,它的最大储能量会下降。还可以减小磁体所具有的体积,从而可以达到磁场增加的目的,同时也能够降低材料的使用量。其中的功率系统主要是不锈钢材料制作,形成真空杜瓦结构,并且在结构中设置防热辐射屏蔽设备,可以让超导磁体放置在其中。功率系统能够做好功率的调节工作,保护系统具有安全保护作用,主要是在超导线圈出现失超情况下,可以实现自我修复。其中的监控系统能够对超导磁储能系统进行参数监测,从而监测相关信号是否正常。

1.3研究现状

在上个世纪70年代时,美国有两位专家做出了大量的研究,将超导线圈与格里茨桥路之间进行组合,从而形成电能存储系统,这是最开始的电能存储系统。而随着时间的发展,到了80年代时,美国与日本合作制作了比较小型的超导磁储能系统,主要是利用低温超导材料来进行制作。我国在2011年也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超导变电站,在变电站中建立一个高温超导储能系统。

2 超导飞轮储能分析

2.1储能原理

超导飞轮储能系统主要是通过电动机来进行驱动,从而促使飞轮转子进行高速旋转,并且在旋转中不会产生摩擦,形成机械能存储。若是需要电能时,通过快速转动的转子又可以进行电动机的驱动,从而完成发电动作,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并且将其接入到电网之中。储能密度与飞轮系统中的材料具有非常大的关系,材料的强度越高,密度越小,就能够得到更大的储能密度[[]]。

2.2系统构成

对于超导飞轮储能系统结构来说,主要包括飞轮转子、电动机、保护系统等多个部分构成,如图2所示:

从图2中可以看到,其中的超导磁悬浮轴承是超导飞轮储能系统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中的核心元件。该部件需要通过高温超导块材来进行定子的制作,还需要利用永磁体来制作转子。在液氮低温的条件下,超导体具有完全抗磁性特点,同时也具有磁通钉扎力,可以让永磁体进行悬浮,不会出现摩擦来进行旋转。超导飞轮储能系统结构中的飞轮转子的旋转速度非常高,需要具有非常大的离心力承受能力,那么就需要做好制作材料的选择工作,一般使用高强度、低密度的材料进行飞轮转子的制作。一般会使用碳素纤维来制作飞轮转子,因为此材料具有非常强的离心力承受能力。其中的电动机可以为该系统提供动力,是能量转化中十分重要的部件。当其进行储能时,通过电机提供动力来促使飞轮旋转。当进行发电时,可以通过飞轮旋转为电机提供电能。一般会使用永磁电机来进行工作,因为此种电机所具有的效率非常高。其中的功率转化装置能够实现电能的存储和释放,保护装置可以对电压、电流等参数进行监控,从而可以完成系统的保护。

2.3研究现状

在进行超导飞轮储能系统研究的过程中,全世界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从上个世纪出开始研究,直到上个世纪末,美国通过实验研究成超导飞轮储能系统结构,该系统的轴承最高转速可以达到15000r/min。到了2004年,日本研究出的超导飞轮储能系统,最高转速能够达到15860r/min。我国在2015年研究出超导磁悬浮飞轮储能系统,并且制作无水冷系统的储能样机,希望在日后能够进一步得到发展,从而推动科技研究的进步。

3新能源电力系统中超导储能的应用和展望

3.1磁悬浮列车储能

在进行超导储能设施应用的过程中,可以应用在磁悬浮列车储能工作之中。将其与真空管道进行深度结合,通过超导磁悬浮技术在管道内部设置环形轨道,并且在轨道的两旁安装查到体块材料。工作人员可以将该材料放在低温的容器之中,列车处于环形轨道之上,采用首尾相连的方式设置。而在磁悬浮列车的两边、底面以及轨道的上方设置永磁体,可以通过电机来进行磁悬浮列车的驱动。若是遇到低温条件时,超导体自身具有一定的磁通钉效应,与列车两侧的永磁体之间进行作用,让列车可以悬浮在轨道之上,从而形成磁悬浮列车。在磁悬浮列车行进的过程中,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动能,并且将其能量储存在真空管道内部。若是需要电能时,再进行动能的转化,形成电能,输送到电网之中。通过此种方式来进行电能的储存,此种方法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3.2蓄电池储能结合

超导磁储能系统可以与蓄电池之间进行结合,从而能够完成储能工作。对于蓄电池来说,若是储存和放电的次数增加,对蓄电池自身的使用寿命会具有非常大的影响,那么就可以将超导磁储能系统与蓄电池结合,将超导磁储能系统作为一个缓冲设置,能够有效避免蓄电池受到电流的冲击,有效提升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增加蓄电池的充放电次数。此种结合方式可以有效提升蓄电池的储能密度,还可以提高响应速度。研究人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超导磁储能系统的储能密度,从而可以实现成本的降低。

结束语:综上所述,为了能够实现我国的“双碳”目标,需要做好能源转型工作,那么就需要将可再生能源融入到电网之中。在新能源电力系统的建设工作中,需要做好储能装置的设置工作。利用超导储能设备来进行应用,有效促进多方面领域的发展。在超导储能的研究工作中,更加需要考虑安全与经济方面的问题,是未来发展中需要重视的内容。

参考文献:

[1]曹雨军,夏芳敏,朱红亮,姚震,门建民.超导储能在新能源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与展望[J].电工电气,2021(10):1-6+26.

[2]杜芳.储能技术在新能源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高新科技,2020(20):17-18.

[3]陈名玉.新能源电力系统中的储能技术研究[J].通讯世界,2017(18):129-130.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