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信息技术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模式创新的方向探索

黄晓丽
  
教研·学习导刊
2022年6期
百色市右江区龙景第三小学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教学目标逐渐形成,新课程改革的进度逐渐加快。音乐是小学学生学习过程中重要的一门课程,对于学生音乐成绩以及音乐的综合素养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老师如果仍沿用传统式教学方式,那么在新时代的教学环境背景下,对于学生的个人发展十分不利,枯燥的教学模式不能激发学生的潜能。因此,要积极创新音乐教学模式,积极引入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进行音乐探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小学音乐;信息技术背景;创新研究

引言

小学音乐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激发并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音乐探究,激发学生潜能的阶段。基于这样的教学理念,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紧跟时代潮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转变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老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的追踪,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根据学生对知识的运用情况以及对音乐歌曲的兴趣,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模式,提高小学音乐的课堂教学质量。

一、加大对多媒体教学方法的重视程度

多媒体技术作为现代化的网络教学手段,不断影响着传统音乐教学形式,创造了科技信息化的教学环境。但在教学过程中,应避免消极对待“多媒体为多媒体目的”,忽视教学质量与其相适应实际内容和实际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教学在音乐教学中的价值必须通过科学有效的手段来表现,而它的优势应该被展示出来给课堂中的学生群体,以提供高质量的音乐教学。这使得相关的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扩大教学方法的学习。

学习方法的研究包括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之间的协调,这样可以增加知识丰富性,又能避免出现大量信息堆积和分不清重点、难点知识的情景。有效处理多媒体技术教学效率和提高学生知识吸收能力方面存在较大的问题,多媒体技术教学效果及学生获取知识能力存在问题,多媒体教学的局限性和教师的解释性,以及教师管理层与学生作为主体的作用之间的关系,对教师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教师必须不断积累教学经验,找到有效的多媒体教学手段[1]。

二、创建“互联网+”环境下的微课教学

微课教学模式的开展,也是基于“互联网+”的教学模式,微课的教学时间较短,具有针对性强、内容精简等优点,它主要用来解释教学过程中一些重要和难点的内容。对于小学学生的音乐学习而言,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缺少具体的情景是学生在音乐学习中面临的重要问题。通过学习微课,可以及时为这些学生和教师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同时,微课系统还完全可以同时满足所有学生各种个性化形式的在线学习内容需求,使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特点,对相关的教学内容进行挑选,从而进行针对性的学习和发展。在开展“互联网+”模式下的微课教学时,教师还可以将提前录制好的微课教学内容,上传到教学平台中,使学生能够提前下载进行预习和观看,便于后续的课堂学习。在微课堂平台上,教师无需一步一步讲解枯燥的知识点,而是直接通过互动提问等有效方式,直接检验出学生实际的课后自主学习表现情况,为学生详细解答微课在线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并且可以组织课后学生共同进行在线课堂的练习,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音乐《蜗牛与黄鹂鸟》这首歌曲时,教师可以采用微课的形式,让学生先聆听优美、欢快的音乐歌曲旋律,观看教学视频,而后教师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师生之间开展互动,共同探究,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形成音乐兴趣[2]。

三、利用互联网,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在信息时代不同种类元素的涌入,给音乐教育方式带来了较大的创新和变化。首先,我们可以利用便捷的信息渠道获得大量文化知识,了解文化知识背后的渊源。这样可以让学者利用便捷的网络方式,可以将当下热议的事件拿出来咨询专家学者,大量阅读优秀文学作品可以获得文化背景下的重要信息资源。其次,教育环境和条件优越。多媒体技术不断普及到生活的各个方面,互联网上出现大量不同种类的音乐资源,如演唱会视频、音乐直播等。学生可以利用互联网作为辅助工具进行学习音乐,还可以在家打造虚拟逼真的表演环境进行音乐训练。如网络举办演唱会、音乐会表演、音乐制作等区别于现代音乐教学的形式。同时,多媒体技术融合到现代音乐教学体系中,给学生提供了大量信息资源和媒体工具。如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软件进行制作音乐、学习乐谱、音乐教学等。互联网给提供了丰富的音乐素材和学习手段,这样可以让现代音乐学习更加容易,给音乐教育活动带来了更多好处,提升了音乐教学效果,让学生可对音乐学习兴趣更高。

结语:综上所述,在新一轮素质教育背景驱动下,对目前我国对小学音乐艺术教学质量提出来了一系列更高要求,需要全面系统培养学生的基础音乐和审美能力素养、音乐鉴赏实践能力,促进其基础音乐素养形成和艺术内在道德文化修养品质的持续提升。基于此,音乐教师必须要积极结合课堂教学具体工作情况,转变艺术教学思想理念,创新课程教学实践模式,在信息技术背景下,采取更加多样化高效的课程教学评价方式来对培养学生全面的人文音乐与审美的能力素养进行综合专业化教育训练,强化提高其综合对现代音乐作品欣赏的综合鉴赏审美能力,深切体验领悟优秀音乐作品内在的文化情感及其表达,感受当代音乐美学的精神意境的美,促进艺术学生欣赏审美的能力品质的全方位综合性地提升。

参考文献

[1]高晶.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灵动小学音乐课堂[J]. 电脑乐园, 2021(4):0062-0062.

[2]徐敏. 信息技术辅助下的小学音乐”智慧”教学[J]. 安徽教育科研, 2021(32):2.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