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Google Earth和智慧课堂下的初中地理教学实践
——以地球和地球仪一节为例
摘要:智慧课堂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下的一种新兴的课堂教学形式,能够贯穿课前课中课后整个环节,而Google Earth直观立体三维模型又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感。本文利用这两种多媒体技术以初中课堂地球和地球仪中经纬线和经纬度的学习为例进行课堂教学探索,力求突破这节课的难重点知识。
关键词:Google Earth 智慧课堂 地理 教学应用
所谓的“智慧课堂”其实是学校信息化技术建设与探究课堂改革相结合下的产物,借助平板电脑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在教师、学生、学习载体三者间搭建的高效互动平台,实现课堂教学的智慧化、学生学习的智慧化、课堂管理的智慧化以及教学评价的智慧化,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的智慧型的课堂1。通过平板电脑搭建的高效互动平台就能够充分的发挥优势,在课前给予小视频、导学案等等的学习以及课堂所需相关信息搜集,让学生课前预习变被动为主动;在课中,学生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活动师生互动,让学生更有兴趣的参与课堂;在课后教师能够在平板电脑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发布课后作业,电脑自动批改,通过长时间作业记录大数据分析,分析学生学习薄弱环节,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Google Earth是一款典型的以地理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数字地球软件,其采用3D定位系统整合、航拍图片、卫星图像和地理信息系统(GIS),形成一个虚拟的地球三维模型,能够实现许多地理信息的搜索。谷歌地球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素材,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并有效培养学生的空间能力2。
本文以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一节为例,这部分内容是初中地理知识的教学难点,抽象难懂,需要初一学生具有较强的空间思维能力,而初一学生刚进入初中学习,又恰恰缺少这种空间想象;因此本文尝试将Google earth与智慧课堂相结合应用于此,以期望让此部分初中地理的难点知识得到突破。
一、教学前准备
提前备好平板电脑应用环境(科大讯飞畅言智慧课堂),包括具备同屏功能的交互式电子白板、无线局域网络。
利用讯飞平台软件进行屏幕广播,学生使用自己的平板电脑观看已剪辑好的视频动画片,设问:汪汪队是如何一次次的将不知身在何的阿宝船长救出海中,汪汪队是怎么获取到阿宝船长的准确位置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关于地球仪上的线。
本节课以Google Earth贯穿,其解决因地球仪较小而不便于演示效果是明显的,强大的直观模型功能,任意角度缩放、三位立体展示,帮助学生清晰的构建的空间思维;通过卫星照片实景的体验,让学生对课本知识学习与地理研究实体应用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智慧课堂的加入能够有效的营造和谐、互动、高效、开放的课堂环境,帮助提升地理课堂的容量和学习兴趣、效率3。这种自由的学习氛围能最大限度的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够参与制作与讨论,极大的激发他们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肖翠翠, 基于Pad教学的地理智慧课堂的构建及案例研究. 地理教学, 2016(23): 第28-31页.
[2].何祖椿,吴玥, Google earth 平 板 电 脑 结 合 的 初 中 地 理 课 堂 实 践— 以“世界的海陆分布”一节为 例.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19.
[3].简太敏,孔次芬, 浅谈 Google Earth 在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地理教育,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