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优化策略

肖辉超
  
教研·学习导刊
2022年19期
遵义市第三十五中学 贵州 遵义

摘要:新课标背景下,初中物理学科教师更加重视实验教学,教学中也更加强调物理实验严谨性与实践性,突出物理实验整体设计优势,帮助学生明确实验目标,使学生了解实验要求,以强化与提升学生实验综合能力。实践中,教师可通过实验问题引导、小组合作、学生自主实验等方式优化实验教学,以激发学生参与实验兴趣,发展物理实验思维,提高学生实验学习效率。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优化策略

前言

优化与实施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可使学生实验思维能力、自主设计实验方案以及动手实验能力不断增强,主动完成实验结论的总结与发表,提升物理实验质量。实践中,教师作为指导者,重视通过实验教学优化,提前做好实验引导问题的设计,准备好实验器材以及实验场地,为学生取得理想实验效果提供便利,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实验,提升动手实验能力。教师开展物理实验教学育人功能发挥出来。

一、设计实验引导问题,培养实验思维

实验教学中设计实验引导问题至关重要,可使学生以问题为导向,进入实验中,依托实验问题的解决,有效完成发现与分析,并通过实验解决问题,通透理解所学习的物理知识理论问题,增进其物理思维意识,培养实验思维能力[1]。因此,教师可结合实验教学内容,设计实验引导问题,使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完成分析解决问题同时,可提出问题,使学生能够具备实验中猜想和假设能力。教师可尽量设计由浅入深的引导问题,使得学生实验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并不断提高。

如,教师进行《光的反射》实验教学,可通过这节以实验为主了解“光的反射”规律知识内容,优化实验教学策略,设计实验引导问题,使学生能够通过教师设置的问题,经过问题解决路径的发现、分析与解决,培养其实验思维,锻造其物理实验问题解决能力,并通过实验问题为导向的思考与探究,解释生活中和自然界中出现的“光的反射”现象。以此,教师可准备还一面小镜子,并运用这个小镜子将教室外阳光反射到教室里,并不断调整小镜子的位置,提出由浅入深问题,如“阳光进入到教室为什么会由于小镜子的不同而出现变化?”、“太阳亮斑为什么不是固定于某个位置的?”、“光的反射有哪些规律可循?”、“法线是什么?”、“实验中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分别是什么?”,培养学生物理思维能力,增强学生实验思维意识,养成实验思考习惯,取得两实验探究效果。

二、小组合作实验体验,增强实验能力

教师开展物理实验教学,重视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同时,还应关注学生实验方案的设计能力以及实验操作能力,并重视引导学生创新实验意识,挖掘实验潜力,使学生能够具备自主实验能力。为此,教师可为学生准备宽泛而又自主的实验空间,提供实验发展环境,为学生准备好实验器材、场地,并指导学生以小组合作模式进行实验,经过合作小组模式的实验,进一步提高实验质量,增强实验合作能力,发展其物理素养[2]。

如,教师进行《探究用电器的电功率实验》实验教学,可指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实验体验,增强其实验能力,使学生能够依托物理实验中合作,具备独立的实验方案制定,以及实验操作能力,挖掘其实验潜质,取得更加理想实验效果,提升实验质量。同时,使学生能够可以依托小组合作模式的实验探究,实验中小组成员齐心协力,主动发表自己对实验方案的讲解,并积极参与实验中动手操作环节,有效运用伏安法测出灯泡的额定功率,并在实践操作中重视通过调整灯泡的额定电压,选择滑动变阻器,得出实验结论。经过小组合作模式的实验,学生那个们完成电功率概念的理解与记忆,加深对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理解,培养学生实验能力以及合作能力,具备实验观察与操作能力,形成严谨实验态度,增强其物理素养。

三、自主实验结论发表,展示实验效果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论并进行科学的解释,使得学生能够具备分析实验结论的能力,促进学生物理实验不断提高。为此,教师应重视引导学生自主实验结论的发表,展示实验效果,增强实验综合能力。这样理想实验结论发表效果的取得,教师可组织学生自主对实验方案、实验探究过程以及实验结果进行评估与交流,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见解,并提出质疑,调动学生实验结论发表热情,取得更加理想实验效果。

如,教师进行《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教学,可在实验教学后,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实验结论发表,充分展示实验效果。教师引导学生依据实验操作过程中整理的数据,以及实验中的观察、猜想与假设,将记录的关于杠杆平衡时不同动力、动力臂以及阻力、阻力臂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整理,从中探寻出杠杆平衡条件中定量关系“动力与阻力不同时,动力臂和阻力臂也不同,动力与动力臂乘积等于阻力与阻力臂的乘积。”。教师经过这样实验结论发表引导,还可使学生养成实验总结习惯,从中得出发现物理实验规律,探索出物理实验普遍规律,物理实验有效性得以呈现出来,展示实验效果。

总结

总而言之,在新课标背景下开展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教师需要重视培养学生实验思维,使学生具备物理实验中发现、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系统实验思维,助力其实验能力的不断增强,进而主动参与小组合作实验,提升实验合作能力,展示实验理想效果。因此,教师可在实验教学中通过设计实验问题、小组合作实验体验、自主实验结论发表出来等优化举措,助力学生实验能力不断增强,提升其物理素养。

参考文献

[1]李鑫.新课标下初中物理教学改革创新初探[J].新课程,2022(02):96.

[2]秦晓文.探析基于新课标物理实验装备和教学的新思路[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2(18):7-9.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