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优化建设研究

产清清
  
教研·学习导刊
2022年25期
安徽省皖西学院 237012

摘要:疫情常态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优化建设能够简化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繁琐程度,同时推动建设数字化校园实现精准就业。本文总结了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研究现状,提出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优化建设构想,从学校模块、用人单位模块、学生模块、校友模块等四个模块提出详细优化思路。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就业服务平台

一、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优化建设的重要性

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规模逐年攀升。教育部数据显示,2022年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076万人,同比上年增长167万人,大学生就业问题是“稳就业”工作其中重要一环。

从学生和企业层面来说,目前,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零星散发病例和局部爆发疫情的风险仍然存在,不同地区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科学的防疫要求,用人单位进校难,高校学生们“非必要不出校”,传统的线下招聘模式难以为继,原有的网上求职平台功能也难以很好地满足学生求职需求。

从高校就业管理层面来说,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作为数字化校园的重要一环,就业管理的信息化让管理人员的工作更加高效,实现了校园内就业信息的发布和共享。但目前的高校就业信息管理服务体系仍旧有很多问题,如功能单一、系统孤立、升级换代无法跟进等,无法精准实现大学生求职的需求。

在疫情常态化背景下,通过大学生就业信息服务平台优化建设能简化大学生业过程的繁琐程度,扩充大学生就业的组织形式,提供高质量的管理和服务。同时建立精细化的就业指导体系,健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人才保障机制。

二、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研究现状

基于当前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和大学生求职需求,国家和各省,各高校相继建设推广使用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如国家“24365”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各省市就业服务平台,各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网站等。很多学者也开始积极关注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优化建设问题,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类:

第一类是大学生精准就业问题研究。李国龙[1]运用SWOT分析法对影响大学生精准就业的四个因素进行缕析,从战略选择、高校、政府和社会应对举措四个方面展开大学生精准就业的协同推进研究。王鹏、李昕等[2]分析了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大学生精准就业服务的困境与出路,提出四个方面探索发展路径。

第二类是大数据理论在大学生就业中的运用研究。刘若冰,杨添富等[3]提出通过收集学生的求职意向、专业评测、人格分析、职业评价等信息,将其与社会环境中分散、复杂、庞大的招聘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和对应匹配。

第三类是大学生就业中高校信息建设职能研究。如贺能坤等[4]明确了高校在促进大学生就业中所承担职能,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王茝[5]提出:高校应建立系统、完善的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加强对就业信息的引导,避免大学生和用人单位漫无目的的搜索信息。

第四类是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设计研究。韩琦[6]在总结梳理了高校就业服务工作现状,提出了智能化就业服务平台构建方案。轩璐[7]从学生、学校、企业3个是视角分析了对就业服务平台的需求,并详细阐述了设计理念和实现方式。

三、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优化建设构想

(一)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模块划分

模块分为:学校模块、用人单位模块、学生模块、校友模块四个模块。

学校模块应包含毕业生信息库、就业信息库、就业指导培训专区、互动专区等。以学院为单位,分设辅导员及各专业教研室教师入口。录入毕业生信息库,收集构建就业困难学生数据库,推行个性化帮扶。就业指导培训专区主要是针对辅导员、专业教师的培训,了解最新就业政策、就业指导技巧才能更好地为学生进行就业指导。

用人单位模块应包含单位简介、往年录用学生数据显示、线上预约专区、线上面试专区等。通过单位简介、往年录用学生数据显示可以帮助学生选择判断该公司是否符合本人期值。线上预约专区和线上面试专区主要用于用人单位招聘会开展时间、场次和场地的预约,以及接收学生简历后发送邀约邀请学生参加该用人单位的线上面试,并且可以实时与求职学生进行在线交流。

学生模块包含求职小课堂、就业信息专区、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专区、在线咨询专区等。通过求职小课堂学生可以学习简历制作、面试技巧等方式方法以及参加职业规划讲座,通过就业信息专区可以精准搜索匹配招聘岗位,获取最新岗位信息及政策。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专区主要供非毕业班学生提前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由学校段辅导员或专业老师发布赛事,学生端在此专区进行报名互动组队,此类方式更加便捷畅通了不同学院、不同专业学生之间的沟通渠道。在线咨询专区,主要对接用人单位、学校、校友端,通过建立在线咨询交流、意见反馈等沟通机制,可以满足众多毕业生的普遍性需求,还可以结合不同毕业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类指导。

校友模块包含校友风采专区、互动专区等,根据学生的学科背景、求职意向、职位期望等信息,定向推送校友提供的就业信息、职业发展路径报告、求职建议等;根据学生的在校表现和求职倾向,定向推送校友组织的职业生涯指导交流、企业参访、实习实践等。

参考文献

[1].李国龙,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精准就业问题探究. 中国大学生在线, 2021.

[2].王鹏, 李昕与郭龙龙,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大学生精准就业服务的困境与出路. 河南工学院学报, 2021. 29(03): 第73-77页.

[3].刘若冰, 杨添富与杨彦琦, 大数据时代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实践创新研究.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31(21): 第218-219页.

[4].贺能坤与张学敏, 高校与大学生就业关系研究.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0(04): 第96-99页.

[5].王茝, 论高校对大学生就业的服务职能. 出国与就业(就业版), 2010(24): 第39-41页.

[6].韩琦, “互联网 ”背景下高校就业智能化服务平台构建方案. 内江科技, 2022.

[7].轩璐, 高校精准推送就业服务平台设计. 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 2021(09): 第114-116页.

皖西学院辅导员专项:后疫情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优化建设研究,产清清,WXSK202218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