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本文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在开展小学德育工作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展开深入的调查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确保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与发展。在进行教育工作之前,班主任必须对学生进行全面的道德教育,这样,才能有效地提升他们的思想认识,确保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德育;策略研究
伴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飞速发展,城镇化的速度越来越快,为人民的生活、工作带来了新的途径,造成了大批的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寻找更大的发展空间,从而造成了越来越多的农村留守儿童的出现。因为长时间没有得到家长的关爱和管教,而且他们与社会的接触还比较晚,因此很容易受到一些不良的诱惑的腐蚀,因此,这些孩子经常会产生一些心理上的扭曲,导致他们的道德品质发生了滑坡,进而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产生了不利的影响。要想让农村留守儿童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就必须要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而使其能够在各个方面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德育问题
(一)留守儿童对生活、学习的认识不足
大部分的农村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都外出打工,他们只有与其它的亲戚同住。在物质、生活、学习和活动方面,农村留守儿童都缺少足够的资源,他们很难将自己的全部身心都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部分农村留守儿童不擅长表达自己的想法,不愿意和其他同学进行沟通,因此,他们的情感也需要得到疏导。在教学中,班主任应该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学习中存在问题进行充分的考虑,尽量让他们从因为物质缺乏而带来的自卑心理中解脱出来,在生活上给予他们帮助,在学习上给予他们指导,真正做到关心和爱护留守儿童。在目前的德育教育中,不同的留守儿童存在着不同的问题,班主任应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在课堂上,班主任和学生对“留守”学生的关心和帮助,会使他们敞开心扉,主动参加班级的集体活动。在德育教育中,班主任要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学习观,生活观。目前,我国小学德育教育活动存在着内容单一、主题单一等问题,影响了德育教育的实效。小学德育活动的目的,就是要让留守儿童在情感感受和本体感觉两个方面,树立良好的德育认知,从而培养农村留守儿童良好的道德品质。在生活和学习的过程中,班主任要对留守儿童的思想进行启迪,真正的理解他们的思想,并与他们一起交流,与他们产生共鸣[1]。
(二)家校沟通不到位
在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注意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更要注意他们的思想。小学德育活动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以增强他们的道德和法治意识为目标。部分家长不能对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进行及时的了解,无法使使他们的心理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同时,也给班主任和学生的父母之间的沟通带来了困难。传统的家校交流主要是采用电话、短信、面谈等形式,但是对于留守儿童在学校的行为以及在家里的行为,班主任与留守儿童的父母很难及时地进行交流,这就造成了德育教育效果不佳。
二、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德育教育对策
(一)重视家庭教育
在进行留守儿童的德育教学时,班主任应当注重对其的家庭教育,与其父母保持密切的关系,并要求父母在平时的生活中与其保持密切的关系,对其进行教育与关怀。在当前的时代,父母们可以利用互联网或者是移动电话,与自己的孩子保持着紧密的关系,这样就可以防止孩子在他们的生活中缺少父母的关爱,从而导致了家庭教育的不足,这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是不利的。在某些特殊的家庭里,班主任要积极承担起对孩子生活的关怀,以弥补孩子在家庭中的不足。比如说,在一些单亲家庭中,因为家长的一方面缺乏,导致了学生的性格形成出现了缺陷,这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不利。在此条件下,教师应积极担当,在社会生活中持续关注这一部分,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班主任要加强对学生的隔代亲属的教育,让家里的长辈们明白为孩子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要持续地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教育和监督,防止孩子的身体和心理发育被不良的因素所影响。
(二)重视学校教育
在进行教育教学工作时,学校的领导和教师应当提升自己的德育观念,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教学工作有更深的理解和更高的关注。在对留守儿童的教学中,在注重学生的学习的基础上,要注重对他们的心理指导,防止他们的心理产生问题。在进行学校教育的时候,班主任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重要性,树立良好的榜样形象,推动农村留守儿童的身体和心理发展。在进行学校教育时,班主任要了解学生的心态,并结合他们的现实条件来实施,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一种归属的感觉,从而对形象充满热情,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道德建设。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班主任应对留守儿童的德育教育工作给予足够的关注,可以为留守儿童开设有关的心理课堂,让留守儿童在接受教育的时候,可以得到基本的德育保证[2]。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想在根本上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德育工作,班主任必须要有一个正确的思想,认识到德育工作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与发展的重要性,深刻地认识到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与现实相联系,找到合适的对策,不断地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德育工作的机制,将德育工作制度化、常规化、持续化进行,从而促进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为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苏琦雄,覃桂林.浅谈留守儿童管理存在问题及教育策略[J].教师,2019(01):24-25
[2]刘召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及应对策略[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9(08):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