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以《唱脸谱》为例探讨音乐跨学科教学

李海燕
  
教研·学习导刊
2022年35期
深圳市光明区华夏中学

摘要:随着中国教育改革如火如荼的进行,学科交叉与融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音乐学科也应与时俱进,树立学科融合理念,合理进行跨学科教学,形成知识互通。本文以《唱脸谱》为例探讨音乐跨学科教学既需不同学科的素养,又需综合不同学科的能力。

关键词:音乐 跨学科教学 唱脸谱

近年来,国家大力支持学校美育工作。《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要以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人。如何做到这一目标?文件给我们指明了方向和路径,《意见》指出要树立学科融合理念,对于各学科蕴含的体现美育资源,要深入地挖掘和运用,并尽可能地融合相关学科所包含的美育内容,达到大力开展以美育为主题的跨学科教学。音乐学科作为学校美育工作的重要窗口,新时代的教育改革对音乐学科来说是挑战也是机遇。

音乐来源于生活,与宗教、历史、美术、语文、数学、等领域有着密切的联系。跨学科教学可以走出专一学科的范畴,将一门或多门学科的知识进行整合,使在学科之间建构起支架,这样便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音乐学科的教育,教师一定要有走出单一的学科范围意识,注重跨学科教学,引导学生发掘音乐与语文、美术、科学等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达到知识互通,以此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帮助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综合性发展人才。

本文以《唱脸谱》一课为例,将课堂内容的跨学科知识部分通过“提问-融合-突破-启示”的路径,对音乐学科跨学科教学进行探究。

一、 基于问题导向设计教学活动

开展跨学科教学,首先要基于真实问题的解决,如果需要解决的问题没有得到重视和突破,再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整合都没有意义,跨学科教学也就不具有生命力。《唱脸谱》一课便是针对当代学生在京剧方面的了解和学习都有所缺失这一真实问题而设计的。学生对中国京剧文化所知甚少,在学唱时只能达到简单模仿,力求形似。笔者设计了一堂以专业课与文化课的融合式教学理念为指导的《唱脸谱》综合体验课,借助美术、语文学科的滤镜,以激活学生求知欲,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如何让学生更轻松地欣赏京剧脸谱,真正走进京剧脸谱艺术呢?为了帮助和引导学生,教师必须给学生抛出问题:为什么有脸谱? 脸谱有什么特点?以问题引发驱动,创设跨学科教学情境。而问题的设置,要先找到音乐与其它学科之间的内在关联性,逐步深入地吸引学生的探究兴趣,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二、 在教学活动中有效融合学科知识

音乐跨学科教学的开展前提是,一定要找到音乐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叉点。以此为契机,根据学生的学情分析和学习内容,设计出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有利的教学过程,促进学生新旧知识的整合,从而使这种融合能应用到更广泛、更具社会性的经验中去。

为进行音乐与美术、语文的跨学科教学,笔者尝试设计了以下三个环节:第一环节是“识脸谱”。此环节是“听曲识谱”让学生聆听乐曲,并从中找出有哪些脸谱,通过此项活动引导学生聆听京剧唱腔了解京剧脸谱。在这个环节学生在歌曲中对脸谱有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升华到第二个环节“品脸谱”,此环节将美术学科中的色彩与运用、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学科特点融入到脸谱的欣赏中。学生在探究脸谱色彩的寓意过程中,不仅能理解色彩的含义,也能更充分地接触中国民间文化中约定俗成的故事及寓意,进一步实现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核心素养和人文素养的目标。有了前两个环节知识点的交叠融合,学生在第三环节“唱脸谱”的过程中才能更轻松地形成自己的艺术认知,才能在作品演唱中去归纳提高自身的审美鉴赏力。

三个环节循序渐进,把分散在音乐、美术、语文学科中的知识点串联起来,互相交叉融合,相得益彰,让教学更高效、更丰富、更有内涵。

三、 跨学科的“教”和“学”要突破课堂局限

开展跨学科教学不仅仅是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实现学科之间的整合,还要突破课堂的限制,搭建丰富的教学平台。例如线上有资源线下有活动来实现跨学科课程的重构,让学生学习、交流、答疑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从而提升学生自主跨学科学习的能力。      例如在《唱脸谱》一课中,充分发挥线上线下两种教学的优势,实现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最优化。为帮助学生在课前深入了解京剧脸谱文化,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建立京剧文化的线上资源库,上传与京剧脸谱有关的视频和微课。并通过前置任务,让学生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在平台上进行合作探究完成学案。完成学生能自行解决的问题后,再让学生带着新问题走进课堂,会比传统课堂教学的质量更高。多种教学形式的音乐跨学科教学突破了传统音乐课堂学生不能随时随地学习的局限,有利于学科间跨界融合更好地实现。

四、 开展音乐学科跨学科教学的启示

跨学科教学让原本“泾渭分明”的学科界限被解除,能让学生在多种类知识学习、理解和运用中将知识综合化。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础上,跨学科教学也有利于学生提升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跨学科教学与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相顺应,它面向未来的教育发展,是音乐学科发展的必经之路。但是,目前音乐跨学科教学中,教师们对跨学科的内容介绍层次还比较浅,使得学生对学科间内在关联点或融合点的理解也停留在浅层,所以要想使学生获得更多的跨学科知识,还需要对音乐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音乐教师不仅要具备音乐学科的专业素养,还要掌握将多种学科理论相融合的综合思维能力。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深度解读教材、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进行跨学科教学,并能合理且有逻辑地解析好学科之间的融合,以此来实现学生各学科领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J].中小学德育,2020(11):7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4:2-7

[3]李宁.以“黄金分割”与《蒙娜丽莎》为例探讨美术跨学科教学[J].美术教育研究,2019(21):130-131.

[4]沈兆钧.中职跨学科教学的路径和方法——以“中国古建筑欣赏”为例[J].职业教育(下旬刊),2020,19(05):83-87.

[5]孙兆雪.京剧脸谱在中学民间美术教育中的作用与启示[J].安徽教育科研,2020(19):119-120.

[6]于学泳.京戏脸谱与语文教学——对农村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尝试[J].学周刊,2011(11):37.

[7]李臻臻.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音乐跨学科教学[J].黄河之声,2020(07):103.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