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实践研究

——以中职农机专业为例

李林芷
  
教研·学习导刊
2023年6期
重庆市农业学校 重庆 400000

摘要:通过本次研究,学校提出了新的、具有创新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将产教融合的理念贯穿于符合地方区域发展的中职学校课程体系中,并将其与当地的产业群建设相结合,以及将人才培养与实际生产相结合,从而形成长期稳定的机制,以满足当地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产教融合;农机专业;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3)-7-

引言

随着中国职业教育的不断普及,地方职业院校承担起了培养拥有扎实理论知识与熟练操作技能的复合型人才的责任,以满足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同时也把产学研结合作为推动该领域发展的关键措施。"产教融合"旨在把生产与教育有机地融为一体,以实践为基础,以教学为手段,以提高生产效率为目标,让生产与教学之间建立起一种有机的联系,从而构建完善的系统。“重技能培养轻理论传授”的引入为农机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学校将重点放在理论研究上,并将其融入实践,以期望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解决农机专业人才培养的难题。

一、农业职业院校产教融合在推动乡村振兴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乡村已成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和物质财富,还推动了城市的发展。但是,由于政府的不足,农村地区的经济增长受到限制,造成了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的美好生活,必须解决城乡发展的不均衡,特别是要消除城市和农村之间的贫富悬殊,并且要积极推进农村社会主义新型农业化。随着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乡村地区的人口流失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等问题也变得越来越明显,这给乡村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扩大农机专业招生规模

为了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农机专业应当采取多种措施,拓宽招生渠道,吸引一线农民参与到学习中,以满足乡村社会发展的需求。农业职业院校应加大投入,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多符合乡村振兴战略要求的人才,以期解决人才供求矛盾,为乡村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当前,农业专业建设存在严重滞后和生源减少的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为了促进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应当积极推进农业职业教育的融入,把它与成人教育、继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鼓励农民参加“送教下乡”等技能培训,并且不断开拓出更有效的教学方法,以缓解当前的就业压力。为了促进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类院校必须积极宣传最前沿的农业技术和创新模式,以便让更多的人能够从中获得收入,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农业院校应该充分发挥其专业优势,采取多种措施,为农机专业的学生提供更多的支持,包括:提供学费减免、生活补贴、奖励优秀的学生等。此外,还可以采取订单培训、就业指导等措施,以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就业竞争力。

三、建立政府、大型农业企业、学校间的协同培养机制

为了更好地促进产教融合,农业高校应该建立完善的机制来促进政府、学校和企业的共同努力。这将有助于农业院校整合各种资源,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多的技术和技能支持。此外,推广农业职业教育的集团化运作也是促进产教融合的重要手段。由于农业院校的财力有限,为了确保其能够提供充分的教育服务,政府和农业企业必须加大对此的支持力度。为了更好地培养专业型的人才,农业类院校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并鼓励社会资本的参与。为了促进校企融合,可以与企业联合建立“校中厂、厂中校”,让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让企业教师到学校授课,这样不仅能够加快融合的进程,还能够提高校企合作的效率。除了承担引导校企合作的重任,政府也必须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清晰界定双方的职能,合理配置各类资源,以促进校企合作的发展。同时,政府也应该大力提供公共服务,以及提供全面的支持,以促进校企合作的发展。采取积极的政策和行动,方可促进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协同合作,为彼此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持。

四、紧密结合专业,建立稳定实践育人平台

为了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地方农业院校应该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打造完善的、可持续发展的实验室、实习场所、科研室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和实训平台。一方面,学校应该建立公开、可供学生自主选择的实验室、实习室,另一方面,应该与企业联手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教学基地。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技能水平,学校还可以大幅度改变校园的环境,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农机专业学生参与到各种农业实践活动中来。应鼓励农机专业学生加入到农机协会、大赛团队中,以便提升农机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通过这种方式,学校不仅可以提升农机专业学生的技能水平,还可以培养农机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为了有效提高校外实践教学的质量,学校也应该建立完善的过程管理体系。这包括:针对农机专业的特点,制定详细的实践教学计划;同时,给予学生充分的指导,帮助农机专业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以增强农机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 最后,设立反馈机制,让老师能够及时获取学生的实践表现,如实习报告和企业评估。

结语

学校一直致力于推动产教融合,尽管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和经验,但仍有许多挑战需要解决。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持,而科技的进步又离不开人才的培养,因此,教育应该成为推动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推动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不仅是现代农业建设的必要条件,更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能够应对现代农业挑战的新型农民的关键手段,促进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作为一所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农业职业学校,学校致力于推动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以此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角色转变,提升自身能力;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可靠的保障,以减轻农机专业学生的用工担忧;此外,“三农”也将在推动当地经济发展、提高农业产量和农民收入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因此,通过持续探索和实践,推动农业职业院校的产学研融合,将会带来巨大的成就。

参考文献

[1]马铮.德、日、澳职业教育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比较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11):20-23.

[2]王春梅.产教融合下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6(10):516-518.

[3]谢锡锋.基于”互联网+”的产教融合创新实践[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2):55-56.

[4]赵伟.”职业教育十三五建设与愿景”笔谈会实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1):17-19.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