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核心素养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策略

彭苏柳
  
教研·学习导刊
2023年10期
陆河县河城中学 516700

摘要:利用互联网中海量的教学资源、具象化的感官刺激,能进一步优化初中英语实践教学效果。而核心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目的和内容,更是科学育人观的系统性描述,核心素养理念不仅要求英语教学具备主体性、实践性,还要求英语课堂真正活跃起来,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实现英语教学高效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英语教学;信息技术

前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本文围绕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展开探讨分析,旨在为相关人员带来一定的参考。

一、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意义

(一)转变初中英语课堂样态

通过运用信息技术,可以转变传统教学资源呈现形式,打破传统教学的局限,为英语课堂的开展注入新的活力,实现学生长期化发展。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难度初显,学生在教学活动中须掌握十分繁杂的信息,很可能由于学习困难而产生心理负担。由于信息技术支持作用,教师可以通过PPT、微课等信息技术形式,充分连接信息技术、英语知识学习,使原本抽象化的英语学习更加直观,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培养教师综合素养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专业素养会影响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具备出色专业素养的教师,可以为学生带来多元化的学科知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塑造出色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通过充分融合初中英语教学、信息技术,可以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丰富学生课堂教学体验,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教师综合素养,并提升其教学能力。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原则

首先,要构建真实情境,优化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现阶段,我国课程改革更加重视塑造与现实生活相符合的任务情境,强化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语言应用能力。其次,塑造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立足于辩证的角度正确看待问题。借助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将世界范围内的资源当作主要教材,向学生传授相关内容,塑造学生全球化视野,发散学生创新性思维。在教学中,应设计一些具备开放性特征的问题,帮助学生深化英语思维及发展理念。

三、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途径

(一)营造人性化氛围

在初中英语教学课堂中,利用声光电三维元素可以为学生带来多重感官刺激,构建人性化的课堂教学氛围。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学习,可以收获愉悦、轻松的情感体验,为学生的合作探究、高效认知创建丰富的思维空间,推动初中生学习活力、主观能动性的养成,最终达到帮助学生提高核心素养的目的。例如,在教学“Do you have a soccer ball?”内容时,该单元虽然主要以足球作为题目,但课文中实际包含的内容,大多围绕初中生的常见体育爱好进行论述,包括棒球、羽毛球、篮球等。为了从根本上强化英语教学趣味性,在课前或是上课起始阶段,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与NBA篮球比赛有关的视频片段,同时辅助一些动感较强的节奏性英文歌曲,为了达到增强学生运动认同感的目的,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中国篮球明星姚明在休斯敦火箭队打球时的精彩瞬间,通过营造积极向上的体育竞技氛围,并结合青春期学生的“追星”心理,为初中生带来清晰的体育认知感受。在我国,篮球的普及率相对较高,球迷也较多,NBA更是世界上人气最高的篮球联赛,初中生十分喜爱。因此,在课前、教学初始阶段,教师通过播放明星精彩视频,可以使初中生在课堂上始终对英语教学保持热情,并且学生的基本认知状态也会转向兴奋、积极,逐步建立起体育范畴内的一系列思维状态、认知形式。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帮助学生塑造以“体育”为核心的英语认知,则学生的内心求知动机、积极兴趣势必会大幅度提升,最终释放出强大的创新创造能力,为初中生的核心素养培养提供坚实的发展基础。

(二)构建具象化认知

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的运用除了可以营造出积极的认知氛围外,还能够构建具象、直观的认知过程。直观化认知的理念完全遵循、尊重初中生的基本发展要求、认知特征,能够大幅度提升初中学生的英语教学表现意识、参与意识,以此强化初中生的英语教学探索积极性、主动性,这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作用极大。例如,教师在向学生讲述中外文化差异时,可以首先讲述美国感恩节的风俗、由来、饮食习惯等一系列内容。但在我国传统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只以文字形式让学生讨论课文内容。而利用多媒体设备,通过具象化、趣味性的认知形式,可以为学生带来沉浸式的认知体验,从根本上调动学生探索求真的主观能动性,使初中英语核心素养未来发展体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三)夯实语言学习基础

初中生处在兴趣学习阶段,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来为学生进行图片展示,这一教学形式更加具象化,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讲解方位介词under、below、between、above等词汇含义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将各个表示方位的介词图片展示出来,这样的形式相较于传统的简单口述而言更富趣味性,可以使学生体验和感受单词含义。想要学好英语的前提在于帮助学生强化单词记忆速度,为后续学习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例如,在学习“What does he look like”一课内容时,为了帮助学生学会目标词汇,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搜集一些学生喜欢的明星图片,并利用图片展示一些阐述人身体特征的词汇。通过这一形式,可以大幅度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在潜移默化中完成课程词汇目标,确保其富有趣味性、娱乐性。在最后的课堂总结环节,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回顾课堂重点,这时可以运用PPT进行展示,数量较少并且较为具象,其与以往的板书教学相对比,可以大幅度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结语

在培养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充分将信息技术融入初中英语教学中,可以打破原有的学科独立局限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将信息技术设置为英语教学工具,帮助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信息技术,积极参与到英语学习过程中。此外,教师在课堂互动、教学设计等方面同样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最大限度地展现信息技术优势,利用多元化的课堂教学形式,在塑造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同时,也实现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琳.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教学的融合策略探析[J].中学生英语,2022(26):47-48.

[2]王亚红.大数据背景下信息技术和初中英语教学整合思考[J].新课程,2022(23):132-133.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