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新课程理念下的任务驱动教学在初中地理高效课堂中的应用研究

甄慧
  
教研·学习导刊
2023年13期
河北省保定市第十七中学 河北 保定 071000

摘要: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明确提出地理课程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宗旨,引导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地理课程要依据学生的认知基础和成长规律,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差异性,创设多样化的学习情境,从情境中引发问题,再转化为解决问题的任务,使学生深度参与地理学习活动,经历对提升核心素养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因此,初中地理课堂中应用任务驱动教学可以使学生在完成多层次的任务过程中领会和建构知识,引发思考与探究,促进对地理课程的深度学习,从而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学习动力不强,学习效率不高等问题,将学生的地理知识体系、个人综合能力及价值观有机融合,确保初中地理课堂的高质量、高效率建设。基于此,本文主要论述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有效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构建初中地理高效课堂。

关键字:新课程标准;任务驱动教学;初中地理教学;高效课堂构建

引言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程标准”)是《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继承与创新,它明确提出地理课程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宗旨,开启素养导向的地理课程改革。地理课程要培育的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地理课程中的具体化。在初中地理课堂中运用任务驱动教学,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领会和建构知识,获得并积累学习经验,做到以生为本,落实地理核心素养。

一、任务驱动教学概述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运用共有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

在地理课堂上,任务驱动教学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与任务及问题有效结合,通过探索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任务驱动教学的基本教学环节包括学习情境的有效创设、任务和问题的主题确定、开展自主学习或合作学习模式的选择、系统性学习效果评价等四个教学环节。在初中地理课堂应用任务驱动教学,可以使学生获得独立探索、积极进取的自学能力,随着任务与问题的解决获得学习的满足感与成就感,不断激发地理学习的兴趣,促进地理课程学习的良性循环。

二、新课程理念下的任务驱动教学在初中地理课堂中的实际应用

(一)创建良好学习情境

任务驱动教学在初中地理课堂的有效应用是为学生创建多样化、多维度的地理教学情境,加强生活实际、现代信息技术与地理课堂的紧密联系。例如:在七年级《地理》(湘教版·上册)第四章《世界的气候》第一节《天气和气候》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收看天气预报、识别天气符号、模拟天气预报”生活化的学习情境,加深学生对天气的理解;请学生介绍自己熟悉的天气预报软件,学会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设置“举例说明天气与气候的差异”任务,让学生通过对比了解天气与气候的差异,认识天气与气候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进而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

(二)明确课堂任务主题

在地理课堂中,任务驱动教学的驱动性是依托于明确的课堂任务主题展开的。科学有效的任务主题可以使学生自主参与到课堂任务的学习中来。例如:八年级《地理》(湘教版·上册)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第一节《中国的疆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确定“从中国版图的整体来理解中国疆域的特征”这一任务主题,围绕“描述特征的方法和关于中国版图意识的培养”方向设置学习任务。教师为学生展示中国地图中的领土、领海范围,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展示实例,强化学生的国家版图意识、海洋权益意识和国土安全意识。这样以明确的学习任务主题,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强化新课程标准对地理课堂的核心教学要求,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三)持续完善教学评价

新课程标准对评价提出了三点建议:要树立科学的质量观;要明确评价的基本依据和目标;要充分发挥评价对地理课程日常教学的正面导向作用。任务驱动教学可以持续完善初中地理教学评价体系,学生在任务中的表现是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质量及效果的直接表现。例如:在八年级《地理》(湘教版·上册)第四章《中国的主要产业》第三节《交通运输业》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绘制中国高铁主要线路图;用不同颜色标出各条高铁线路;在图中标注高铁线经过的主要城市和知名景点;提供城市或景点之间乘坐高铁所需要的时间”等任务。教学以中国高铁发展的主题为主,结合地方文化和区域差异等内容,提升学生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教师可通过学生所绘制的线路图,评估学生对交通线路的掌握和应用程度,同时,也可以建立自评与互评的多元评价模式,使学生及时发现自身学习问题并加以改进,体现“教-学-评”一致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任务驱动教学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对于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具有极强的推动作用,可以加强初中地理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相融合,使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中形成地理核心素养。因此,初中地理教师应不断提高任务驱动教学在课堂中的应用比例,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与质量。

参考文献

[1]申志亮.任务驱动法,构建高效地理课堂[J].求知导刊,2022(22):32-34.

本文系河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一般课题“基于新课程标准的任务驱动教学在初中地理高效课堂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编号:2205288)的研究成果。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