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高中信息技术有效情景导入设计的策略
摘要: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信息技术学习的主人。信息技术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可以理解成课堂上的知识不是通过教师灌输传授得到的,而应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学习与思考的方式而获得。基于此,本文围绕高中信息技术有效情景导入设计展开论述,希望对相关人士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情景导入;设计
前言
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课堂导入是重要的起始环节,信息技术教师创设与应用情景导入教学,主要是结合信息技术新课知识,并通过听觉、视觉、感觉等方式,达成目标情境的设计方式,调动学生五官沉浸式感受,以情景创设活动有效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使学生愿学、乐学,进而有效提升课堂效率达成目标。
一、创设生活情境,调动课堂氛围
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现象已经进入到学生的认识领域,成为已有的知识经验。课堂教学情境创设取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现实化的生活情境,有利于调动课堂氛围,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在现实的生活情境之中架起与文本共同的桥梁[1]。
比如在高中信息技术浙教版数组》可以出示相似的生活场景,来调动课堂整体氛围。教师需要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理解数据结构的概念,从而认识数据结构在解决问题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学生在刚刚接触数组时会感到十分吃力,所以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为学生挖掘诸多生活实际相关的内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教师在讲解一维数组和二维数组时,借助“五子棋”的玩法原则来解释了二维数组的基本概念,并且向学生展示了列位置下标以及行位置下标。这样解释了二维数组为什么需要有两个下标。学生在熟悉的事物上学习信息技术,能够更高效率掌握相关知识。
二、创设游戏情境,高效完成任务
其实学生一节课40分钟,是很难全程集中注意力的。所以说我们不仅要给学生干货,在给干货的时候,给他们涂上一层奶油,或者加一点儿惊喜,这奶油和惊喜也就是把知识变得趣味化,这样能有效提升效率。变得趣味化的方法有很多,我们可以创设游戏情境,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就会高涨,游戏情境下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能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自主积极高效地完成学习或复习任务,因为单纯的知识教学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2]。
例如,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队列》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根据教材中的知识点或自己的创意把一节课的有关的知识性的内容编制成小游戏,这样学生就在游戏中经历学习活动,不仅感到轻松、愉快,而且自然而然地学习和运用到知识。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受到空间时间的限制,带学生到更加宽阔的场地深入去了解队列的知识点。教师让学生们以队列的形式排列,并根据学生的站位讲解了队列的线性表概念,并且向学生解释了队尾和队首。学生和教师需要默契配合,在教师提出“队首”或是“队尾”时,学生需要迅速反应,找到自己的位置,从而让队列形成良好的秩序。教师让学生在实际场地学习后回归信息操作上,学生们也很熟练就掌握了相关技法。教师也在这个游戏教学环节中高效完成了教学任务。
三、创设动画情境,吸引学生注意
创设动画情境多媒体技术集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影视等视频信息与解说、拟音、音乐等音频信息为一体,生动形象,在吸引学生注意力方面,具有其他教学手段不可比拟的优势,能为学生学习创设理性与感性相结合、内容与情感相统一的教学情境,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简言之,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能变抽象为具体,化疑难为容易。
例如,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抽象数据类型》中,教师借助多媒体展现生动的动画情境,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由于这一章节的内容较为繁琐且复杂,所以教师在教学时会适当降低速度,让学生能够慢慢适应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教师在讲解完抽象数据类型的定义后,借助“海绵宝宝”来说明数据对象和数据对象中个数据元素之间的关系。教师设计了“唱歌”、“跳跃”以及“吃饭”三个数据元素,而元素中心的“海绵宝宝”即为数据对象。教师为了展现数据元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对数据元素的操作,教师借助多媒体让海绵宝宝完成了相关工作。海绵宝宝在生动的画面中呈现不同的状态,学生们对此兴趣盎然。教师借助学生的喜好展开教学,帮助学生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找到乐趣。教师遵循了寓教于乐的教学原则,学生能够在这样的教学中感受到更多信息技术的魅力所在。
总结
总而言之,教师应该充分立足于教材,结合教学大纲的要求设定教学目标,科学、合理地制订教学计划,运用高效的情境创设的教学方法,要重点培养他们对知识的运用能力,促使他们用信息技术知识去解决实际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从生活、游戏、多媒体等多方面设计情境。但在教学实践中没有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新的时代需要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这也要求教师要时刻根据教学需要和社会需要,不断地创新教学理念、探索有效的情境导入教学方法,在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以提高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江治中.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情景设计策略[J].新课程研究,2019(12):64-65.
[2]张文祥.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信息技术“情景化”课堂的构建[J].课程教育研究,2019(14):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