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家校共育下的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的高效策略研究

林婷
  
教研·学习导刊
2023年21期
福建省邵武市水北中心小学 354000

摘 要:随着家庭和学校对孩子教育的重视,以及整本书阅读在语文学科中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家校共育下的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的高效策略成为了研究热点。本文探讨了整本书阅读的基本概念和意义,分析了家校共育的理论和实践模式,并结合实际案例提出了家校共育下的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的高效策略。

关键词:家校共育;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

前言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一直都是社会上的焦点,我国教育事业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发展。小学阶段是教育的重要阶段,是语文学习的基础阶段,而整本书阅读则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它不仅能帮助学生掌握语言艺术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还能培养学生的自我修养和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这对于学生的语言学习和未来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整本书阅读教育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一)整本书阅读的定义及特点

整本书阅读是指学生在一定时间内,按照学校安排的要求,对一段文学作品进行深度阅读和理解,并写出相应的读书笔记和读后感[1]。整本书阅读的主要特点有三个:

(1)延续性:整本书阅读是一种长时间内连续性的阅读,要求学生持之以恒地完成,不断积累阅读的知识和体验。

(2)深度性:整本书阅读要求学生从多个维度去深入理解作品的内容和意义,完成作品的综合分析和评价。

(3)个性化:整本书阅读强调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自我发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思维和创新精神。

(二)整本书阅读的意义

整本书阅读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思维想象能力,增强学生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语言素质和学科知识,还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的发展。

二、家校共育的理论背景和实践模式

(一)家校共育的概念及历史

家校共育指的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协力育人的一种教育模式,是现代教育理念的体现,秉承着“学校是教育的主要场所,家庭是教育的第一所学校”的观念,强调家庭和学校在育人方面的互相配合和相互促进。家校共育的理念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当时俄国教育家曼德尔斯泰姆就提出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必须紧密结合”的思想[2]。

(二)家校共育的实践模式

在实践过程中,家校共育可以采用多种模式,包括家庭阅读计划、家长讲座、亲子活动、家校互动等。这些模式不仅有助于促进家庭与学校的互动和交流,还能够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挖掘出学生的潜力,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三、家校共育下的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的高效策略

(一)整本书阅读的课前准备

家校共育下开展整本书阅读需要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学校可以针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梳理并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步骤,形成完整的教学方案。家长可以通过开展读书活动和阅读指导,在家庭中营造出阅读的氛围,增加孩子的阅读兴趣[3]。

整本书的选择:首先需要选择适合学生阅读的整本书。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和阅读能力,选择既符合学生年龄、兴趣,又有一定知识含量并能启发思考的绘本、小说或其他文学作品。

整本书的分析:细读整本书并进行分析,理解其中的主题,描绘人物、时间和地点的背景等。根据整本书的主题和阅读目的,整理出重要的知识点,准备好教学要点和教学步骤,形成完整的教学方案。

整本书的介绍:在整本书阅读之前,需要向学生介绍整本书的内容和意义。老师在课堂上可以进行相关的故事简介,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进入整本书的世界,同时向学生阐述整本书的阅读目的和意义。

家庭作业的布置:在介绍完整本书的内容和意义之后,可以布置一些阅读任务,在家长的陪同下,在家中安排独立阅读时间,完成相关的阅读任务和阅读记录。

(二)整本书阅读的教学方法

在家校共育的教学模式下,整本书阅读需要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分组学习和课堂展示,学生可以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导下,按照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进行学习和表现。

阅读前预习法:在阅读《普罗米修斯》之前,让学生预读书的简介、背景、作者等相关信息,为学生的阅读打下基础,提供更多的背景知识。

主题思考法: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围绕主题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并加深对主题的理解。

提问引导法:教师在阅读过程中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寻找答案和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和阅读兴趣。

阅读记录法: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记录下自己的阅读思考、问题、读后感等,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

以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材中的《普罗米修斯》为例,展开整本书阅读。

阅读前预习法:在故事阅读前,先给学生介绍希腊神话故事背后的文化和历史背景,提供书中人物和事件的鲜活形象。

主题思考法:通过让学生针对主题进行思考和讨论,鼓励他们深入理解故事情节,并加深对主题的理解。例如,让学生思考“真正的英雄应该是怎样的人”,引导学生认识到普罗米修斯的牺牲和勇气,以及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

提问引导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教师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例如,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普罗米修斯在天堂中被折磨?”、“为什么普罗米修斯给人类带来了火和知识?”等。

阅读记录法:让学生在阅读全文的过程中,记录自己的感受、想法、问题和困惑,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

通过以上整本书阅读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阅读习惯。同时家长也可以参与整本书的阅读和讨论中,共同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三)整本书阅读的评价和总结

在家校共育的环境下,除了进行课前准备和教学实施之外,还需要对整本书阅读的效果进行评价和总结。评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口头评价、笔面评价和主观自评等[4]。总结可以对整个教学过程和效果进行全面归纳和总结,以便更好地指导后续教学实践。整本书阅读是一种高效的阅读模式,它能够帮助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一本书的内容和主题,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化素养,促进家校共育。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评价和总结是重要的一环。针对评价和总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首先,阅读成果评价。阅读完整本书后,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比如哪些情节印象深刻,哪些角色让他们印象深刻,这些情节或角色表达了什么意义,从而让学生从感性上对书籍进行评价。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成果评价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只有及时、准确地对学生的阅读成果进行评价,教师和家长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并纠正孩子的错误,提高整体阅读能力。

下面以《宝葫芦的秘密》为例,介绍如何进行阅读成果评价。

口头表达评价:在整本书阅读结束之后,让学生逐个分享自己在《宝葫芦的秘密》中的感触,例如书中哪些情节让他们印象深刻,那些角色形象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等等,从感性上对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水平进行评价。同时,要鼓励学生说出他们的整本书阅读的体验,如阅读的困难和成就感,以促进他们对整本书读后的反思和总结。

书写评价:让学生独立完成一篇比较完整的读后评价,要求学生根据自身的阅读体验和理解,自主完成书的摘要、主题概括、人物分析、思考体验等内容的总结,从而检验其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

阅读反思评价:在学生独立完成阅读总结之后,要求学生进行阅读反思,提高阅读成果和水平。让学生思考自己在读完之后是否有什么收获和不足,有没有遇到过的难题,为什么会这样,以及是否能改善等。通过反思,学生不仅能够更好的总结自己的成果,而且能够进一步提高自己的阅读技巧和能力。

其次,阅读能力评价。在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课堂练习和考试等方式,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等方面进行评价,以检测学生的阅读成果和阅读能力。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评价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对学生阅读过程和阅读成果进行准确评估,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在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纠正,帮助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素养,提高整个阅读教学的效果。以下是针对小学整本书阅读教学中进行学生阅读能力评价的方法,以《宝葫芦的秘密》为例:

量化评价:可以根据学生的阅读速度、阅读理解和阅读量的变化,进行阅读能力的量化评价。比如,评估学生是否在规定的时间内读完整本书,理解书中的主要内容和情节,领会其中的文化内涵和思想感悟。如此之类的量化评价方式,可以对学生阅读能力进行有效、准确、科学的评估,并将结果以图表等形式进行展示。

专项评估:通过专门的测试、题目、问答等形式进行阅读能力分项评价,查看学生对文字、语言、阅读技能、甚至是阅读策略的掌握情况。可以针对学生的词汇和阅读能力进行课外辅导和指导,以加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主观评价:通过对学生阅读过程的观察和学生阅读结果的评估,进行主观评价,包括学生阅读时态度是否良好,是否沉浸在书中,理解过程是否流畅,是否能把握其中的重点。教师和家长在评价的过程中,要注重爱护和激励学生,以便于从潜在的问题中找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并加以发挥和提升。

最后,教学效果评价。整本书阅读的教学过程需要家长和教师共同参与,而家长参与程度高低也会影响到整个教学过程。因此,要对整个阅读过程中家校互动、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参与度进行评价,以判定整本书阅读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总结

通过对整本书教育和家庭共育模式的探讨,教师可以发现家校共育下的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的高效策略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语言素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维品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孙丽娜.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3(04):182-184.

[2]常小华.基于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的几点思考[J].基础教育论坛,2023(07):3-4.

[3]武连洁.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启迪与智慧(上),2023(04):75-77.

[4]朱碧云.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指导研究[J].文理导航(下旬),2023(04):37-39.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