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性评价开展路径分析
——以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为例
摘 要: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体现学生学习的效果与质量。所以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取有效的策略与措施,科学合理地完成过程性评价,激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此达成他们全方面发展的目的。文章基于此点,将以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为例,探究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性评价开展的路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性评价;开展路径
过程性评价采取目标与过程并重的价值取向,它在学业质量评价中发挥着重要的价值与作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明确指出了过程性评价要贯穿于语文学习的全过程,强调课程评价的整体性与过程性,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养。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实施课程教学时,就要重视过程性评价,综合分析学生的学习能力及素养,借此达成学生的高质量发展。
一、依据教学目标,科学设计过程性评价任务
教师在实施课程教学时,应该依据具体的教学目标,科学合理地设计过程性评价的任务,使得学生在评价任务的达成中逐步达成既定目标,完善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形式,提高他们的各项能力及素养,这样方能将过程性评价的价值发挥到最大[1]。
比如,教师在解读了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之后,确定了本单元的基础性目标及与语文要素相关联的目标。具体如下:
基础性目标:能够认识本单元的生字词并理解相关内涵。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并背诵指定课文的段落。能够把握文章中直接点明文章主题的重点词句并深入体会。能尊重不同见解,梳理大家的意见,制定切实可行的班级公约,提升口语交际能力。
语文要素相关联的目标:能够了解借物抒情的方式,并用这种方式撰写文章。能明白事物通过不同方式与作者建立联结,并说出课文中作者寄托在具体事物上的情感。能够理解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通过描述与自己关系密切事物的故事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如上,教师在设计了单元教学目标之后就要依据目标加以整合,设计评价任务。具体如下:
任务一:听写本单元的生字词,同桌之间互相批改,并指定任一段落完成背诵,自我评估段落背诵情况。
任务二:结合单元文本,细致阅读,注重重点字词句加以鉴赏,互相表达自己印象深刻的文章或段落,并阐述自己对作者写作方式的理解,同桌完成互相评价。
任务三:完成写作活动,选定心爱之物,从样子、来历、故事等角度写出自己的心爱之情。小组内部之间互相评改,指出文章中的亮点与不足之处。
二、依据评价任务,师生共同制定评价的细则
教师在指导学生完成评价任务的制定之后,就要让他们依据评价任务,共同制定评价的细则,激活学生参与综合性评价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学生的学习素养得到大大提升。比如,针对于第三个评价任务,主要就是让学生选择一件自己的心爱之物加以描述。那么教师就可以依据具体的要求,引领学生从“最佳解说员”这一主题出发,设计相应的评价细则。具体如下:
依据评价细则,全员全程实施过程性评价
教师在指导学生完成了过程性评价细则的制定之后,就要结合具体的教学活动,引领全体学生参与到评价中来。比如,教师根据具体的评价标准,科学合理地实施教学活动,那么教师就可以为每一个学生发放一张评价表,让学生完成自我评价及小组成员之间互相评价[2]。
如上,教师设计的评价内容包括为学习兴趣、学习状态、合作情况、问题回答情况、知识理解与掌握情况等维度。教师结合这一过程性评价表,将能让学生明确学习的内容,主动投身于课堂评价活动,展现个性化思维。而他们在自我评价、互相评价中一一对应具体的评价标准,完成自我分析及自我审视,了解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短板与不足,这样方能让他们调整学习状态,在评价活动的指引下,自主规划学习时间,自主选择探究问题,积极呈现学习成果,这样便也能激励学生完成自主化升级的过程,彰显学生的个体化思维,发挥出过程性评价的驱动及引领作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标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在实施课程教学时,有必要开展过程性评价,要能够以科学合理的过程性评价展现学生的学习过程,体现学生核心思维的发展效度。对此,教师就要依据教学目标,科学设计过程性评价任务、依据评价任务,师生共同制定评价的细则、依据评价细则,全员全程实施过程性评价等。从这些方面着手一一落实,细化学生的学习过程,这样方能让学生的学习可见,让他们获得全面成长。
参考文献
[1]游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性评价优化策略[J].新校园,2023(06):47-49.
[2]姚燕涣.小学语文单元学习过程性评价的价值内涵、维度及路径[J].小学语文,2023(05):83-88.
[3]姚燕涣.小学语文单元学习过程性评价的价值内涵、维度及路径[J].小学语文,2023(05):83-88.
[4]孟献伟.浅议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过程性评价[J].文理导航(上旬),2023(03):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