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英语第二课堂活动设计初探

童情情 夏艳玲
  
考试报
2023年8期
乐山市嘉州学校

摘  要:初中英语学科的教学不仅承载着英语知识的传授,更承载着学科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它要求老师们将语言所特有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结合,以达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正因为如此,初中英语第二课堂的活动就为达成这一目标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关键词: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第二课堂;有效形式;初探

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培养出能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显得尤为重要。《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明确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强调“学思结合、用创为本”的英语学习活动观,倡导学生围绕真实情景和真实问题在实践活动中应用和迁移创新。因此,在“双减”大背景下,开发设计出高效有趣的第二课堂活动是势在必行。

一、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内涵及内在关系

为了让第二课堂更具实效性,我们应当对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有明确的认识。从《新课标》及林崇德老师的研究中可知,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就是基于英语学科本质和英语学科育人价值而提炼出的,是学生通过英语学科的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大核心素养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促进学生整体素养的提升。因此,第一课堂承载着学生英语学科素养培养的初级阶段,而第二课堂的活动则承担着融会贯通及实践创新的作用。

二、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意义

首先,第二课堂活动是第一课堂教学的延伸、拓展和深入。由于学生能力参差不齐,教师教学时间有限,第一课堂的教学活动受到了限制,学生学科综合素养无法得到充分的培养。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就能较好的弥补这一不足。其次,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能动性的激发在第二课堂中更容易实现。最后,第二课堂活动能较好的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理念,达到育人的目的。第二课堂丰富的活动能促进学生认知能力、思辨能力、跨文化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的提高,最终达到学科育人目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第二课堂活动设计的原则

(一)主题性原则。2022版《新课标》中提到,英语课程内容聚焦人与自我、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等三大主题范畴,内容的组织以主题为引领,以不同类型的语篇为依托,在主题限定的框架下设计开发第二课堂活动。

(二)循序渐进原则。第二课堂活动的设计要遵循循序渐进原则,要依据学生在第一课堂中对语言知识及技能的掌握程度来设计,还要切实考虑学生实际。若学生英语能力弱,则可依据主题选择较为轻松有趣的活动,比如英语歌唱大赛、英语单词接龙大赛等。若学生英语能力强,则可选择辩论赛、话剧展演等活动。

(三)趣味性及实践性原则。第二课堂虽然是第一课堂的延伸与拓展,但更强调活动的趣味性和实践性。它是将第一课堂中所习得的语言知识与技能运用于实践的过程。因此,要回归到真实情景及真实问题中。同时,为了激发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就必然要求活动的设计具有趣味性。

三、初中英语第二课堂活动开展的有效形式

(一)英语配音秀。英语是一门语言,语音语调的优美就像一首动听的乐曲。学生能够地道流利的说英语,无疑会增加学生的兴趣及自信。英语配音材料丰富多样,充满趣味性。同时,配音成果的展示又会增添学生成功的喜悦。由此,因为热爱而形成的学习内驱力会促使学生自主能动的开展英语学习活动,效果毋庸置疑。

(二)演讲与分享。英语演讲要求学生有较好的口语表达能力,需要学生在大量收集素材的前提下,整合材料,梳理层次,以达到表达自己观点的目的。在准备演讲与分享过程中,学生需要辨析材料,提炼思想,理顺逻辑。因此,演讲活动能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及思辨能力的提高,也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教师可依据模块主题意义,提前给出话题材料,学生自主选择立意点,在课前进行演讲或单独做一场演讲比赛。

(三)英语话剧展演。话剧展演则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需要运用丰富的话语、肢体语言、理解力、感受力和想象力去表达自己。在参与话剧排练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个体的表达,更要关注整体呈现效果。因此,英语话剧展演活动,既可以充分展示学生个性特征,也能展示团体协作能力。剧本改编、角色安排、服装道具场景的准备、灯光音乐调试以及统筹规划等一系列活动都要求学生拥有较高的责任感和协作意识。因此英语话剧展演是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培养。

(四)趣味英语翻译。英语是一门语言,不仅具有工具性更具人文性。中英文的思维习惯及中外文化差异性会导致语言沟通与交流的过程中出现许多有趣的翻译。中外文化的不同导致语言所蕴含的意思不同。学生只有在了解文化的不同后,才能理解趣味英语翻译的真实意味,在真实语境下才能更准确的使用。如”lucky dog”,在英语中是“幸运儿”的意思。由于中外文化中对“dog”这一词的理解不同,会导致学生在翻译中无法深入理解。因此,趣味英语翻译这一活动,不仅能让学生在搜集有趣翻译的同时达到对中外文化的深层次理解,从而产生对中外国家文化的认同以及形成国际理解力。

(五)其他活动形式。当然,第二课堂活动的形式绝不仅限于此。英语辩论赛、英文歌唱大赛、英语美文朗诵、英语手抄报、英语名言警句赏析、英语单词接龙大赛、经典英语影视作品及分享等活动都能达到英语第二课堂活动所要求的育人功能。教师可根据第一课堂中表达的主题意义及学生实际情况来灵活选择。但不论以哪种形式开展,我们都需立足于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结语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英语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而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既要立足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育人要求,又要发挥其延展和融合功能,将英语学科四大核心素养的理念在活动中落实。当然,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发仍需要广大一线教师的参与。深挖四大核心素养在第二课堂活动中的有效融合方式,建立第二课堂活动的发展体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林崇德.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3].黄瑛瑛,肖明.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发与设计[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