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立德树人背景下幼儿德育教育策略探究
——基于《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
摘 要:随着我国幼儿园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各界对幼儿道德教育的关注也日益凸显。本研究以《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为依据,在充分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前提下,对目前幼儿园德育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将其与教师道德、家庭美德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从载体、内容、机制等方面,对幼儿道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寻求促进幼儿道德教育的方式和途径,以期为进一步提高幼儿园的管理水平和保教质量,探索出一条新的道路。
关键词:幼儿德育;多元化;科学化;常态化;机制
一、立德树人背景下幼儿德育教育的时代要求
陈鹤琴提出“活教育”学说,注重科学实践,主张中国幼儿教育应适应本国国情,遵循幼儿身体和心理发展的规律,注重幼儿在与大自然、与社会的互动中,通过观察与实践,获取经验和知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纲要》)明确提出:幼儿园思想品德教育要重视对幼儿的情感教育,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幼儿的日常生活和各种活动中都要注意对幼儿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
幼儿园教育要尊重儿童的身体和心理发展,遵循幼儿的年龄特征展开教育工作,教师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促进幼儿人格健康发展。道德教育要面向所有幼儿,关爱幼儿,坚持正面鼓励,启发引导。将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各个方面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并将其融入到幼儿的活动中,使多种教育方式的互动效果得到充分发挥。教师要通过对教育载体的创新,对活动的内容进行充实,完善工作体制,就幼儿道德教育的内部关系达成一致,重视幼儿道德教育的多样化、科学化和常态化,持续推动学前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二、我国幼儿德育教育现状及问题
进入21世纪,有关幼儿道德教育的著作、论文、刊物和成果不断增多,表明幼儿道德教育已成为社会各界重视的问题。尽管目前我国幼儿道德教育的总体趋势是好的,但是对于某些社会事件暴露出来的问题,相关教育工作者要予以重视,公众对幼儿教育的关注也越来越多,这给幼儿道德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上述暴露出的典型问题,一方面,不能完全排除因年龄特征、身体和心理发展规律限制而导致的不良行为,另一方面,也有可能幼儿受到外界的影响,导致幼儿良道德认知、道德行为缺失。
在实际生活中,由于父母自身的原因,对道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教育方式比较单一,家庭教育的观念、内容和方法都不科学,这就造成了幼儿道德教育的不足和缺失。一是缺乏有效的道德教育载体;幼儿道德教育大多仅限于在课堂上对道德知识进行灌输,其内容空洞、方式简单,教学资源不足,内容与载体也较为单一。二是道德教育观念淡薄,教师对德育工作不够重视,道德责任感和使命感较弱,德育方法缺乏针对性,缺少系统的德育教学体系。三是教师短缺;幼儿园德育工作要求有一批专业、有丰富经验、责任心强的老师来指导,而大多数学校在这方面存在着不足,缺少相应的训练与支持。
家庭、学校和社会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缺少共同教育。如父母与子女沟通较少、家园共育意识不够等问题。一是我国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制度不科学,学校道德教育的目标与规划不清晰,缺少统一的规范化、科学化引导,道德教育课程的专业性、实践性都较差。二是缺乏对学前道德教育的制度化监督,没有关于幼儿道德教育的法规和规章,有些部门没有进行足够的实地调研,缺少科学的评估方式和手段。
三、构建“多元化、科学化、常态化”幼儿德育教育工作机制
(一)幼儿德育教育载体多元化,打破单一性
幼儿德育要以本土特征为基础,构建新的平台;按照幼儿的年龄和认知水平将其进行分层,将地方已有的平台资源充分利用起来,运用动画、音乐、舞蹈、故事、游戏、体育等多种方式,制定更加多样、科学的德育实践方案,并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各方面人员、资源等优势,开展多种德育活动。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资源、博物馆的作用,培育幼儿爱国主义情怀,传承红色基因;要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
通过情景法、范例法、个案法等多种方法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比如,通过欣赏、体验、表演优秀的中国和外国文学作品,培养幼儿的责任心,提高他们的协作精神;运用故事情景再现法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征。通过开展科学实验、实地教学、亲身探索等多种教学活动,使幼儿在实践中获得道德认知,发展道德情感。
(二)幼儿德育教学内容科学化,强化全面性
幼儿道德教育的内容是多样的,这就要求教师科学地梳理。比如,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还有逻辑思维特点,从多样化的主题教学中,科学地挑选出更适合幼儿认知层次的趣味化主题。幼儿园应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强化对幼儿道德素质的培养;教师应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提高运用多样化、科学化资源开展幼儿园思想道德教育。如科学的专题活动课程,对于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幼儿道德基础研究是整个教育系统的根源,在全球化、信息化和网络化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幼儿道德建设不能闭关自守,教师要从幼儿道德教育的基本理论出发,运用创造性的儿道德教育思维图,改进主题活动的结构。
结语:在立德树人的背景下,幼儿园教育改革要做好教师教学方式的优化,提升自身的德育水平,学前教育是生命教育的起点,也是一个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道德品质的初始阶段。为此,必须探索建立“多元、科学、常态”的幼儿园德育工作机制。
参考文献:
[1]王磊.立德树人理念教育背景下幼儿园的德育工作探索[J].小学生(下旬刊),2021(09):100.
[2]路美华.“立德树人”教育思想指导下的幼儿园德育探究[J].新课程,2021,(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