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真实情境创设策略的研究

丁浩群
  
考试报
2024年17期
江西省于都中学 南区

摘  要: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要求。新高考改革强调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注重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这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课堂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因此,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创设真实的情境,使学生能够在实际的语言运用中学习和提高,成为了教育研究者和教师关注的焦点。

关键词:新高考;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真实情境;创设策略

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高考制度的实施对高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新高考强调“立德树人”,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特别是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这样的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如何适应新高考的要求,如何通过创设真实情境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成为了当前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

一、“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真实情境创设的重要性

第一,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新高考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创设真实的语文学习情境,学生能够在实际的语言运用中锻炼和提高这些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新高考的要求。第二,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真实情境的创设能够使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实用性和趣味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动机,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第三,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语文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真实情境的创设有助于学生在实际的语言环境中学习和练习,提高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第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在真实的情境中,学生需要面对各种语言材料和问题,这要求他们运用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来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第五,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通过模拟或参与真实的语言交流情境,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社会文化背景,增强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为将来的社会生活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第六,适应新高考评价体系的要求。新高考评价体系更加注重学生的过程性评价和综合素质评价,真实情境的创设有助于教师更好地观察和评价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的表现,从而更准确地反映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二、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创设真实情境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理念与实践脱节

教师理念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反映了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鸿沟。一些教师对教育改革的理念有深刻的理解,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缺乏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难以将这些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动。这种脱节导致教学活动流于形式,无法真正触及学生的学习需求,也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教师因为对新教学方法的不熟悉或缺乏信心,而回归到传统的教学模式,这限制了教学创新的可能性,也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二)评价体系不完善

评价体系不完善的问题在于,它未能充分反映学生在真实情境学习中的全面发展。传统的评价体系往往侧重于知识点的记忆和考试成绩,这种评价方式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合作能力、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等重要方面。在真实情境下,学生的学习更多地体现在对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提升上,而传统的评价体系难以准确衡量这些非认知技能的发展。这种评价体系的不匹配会导致学生对真实情境学习失去兴趣,因为他们认为这种学习方式无法在传统的评价体系中得到认可和奖励,从而影响了他们参与真实情境学习的积极性。

(三)学生参与度不一

学生参与度不一的问题,凸显了在真实情境创设中个体差异的挑战。每个学生的个性、兴趣和参与意愿都有所不同,这些差异在情境教学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一些学生因为对情境内容感兴趣或自信心较强而积极参与,而另一些学生可能因为害羞、缺乏自信或对情境内容不感兴趣而选择被动或不参与。这种参与度的不均衡不仅影响了教学的整体效果,也导致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被边缘化,无法充分体验和享受情境教学带来的益处。教师在管理多样化的参与度时面临挑战,需要更多的策略和技巧来激发所有学生的参与热情,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真实情境中获得成长和发展。

(四)教师专业发展不足

教师专业发展不足的问题,揭示了教育实践中教师能力与教学需求之间的差距。创设真实情境对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现实中一些教师因为缺乏系统的培训和专业发展机会,难以掌握实施情境教学所需的技能和知识。这种不足导致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无法有效地运用情境教学策略,限制了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不足还影响教师对新教育理念的接受和实施,使得教学活动难以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从而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教育目标的实现。

三、“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真实情境创设策略

(一)整合教材资源,创设情境

整合教材资源,创设情境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策略,它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学科知识,还需要具备创新教学设计和实施的能力。教师应当深入分析和挖掘教材中的情境元素,这些元素可能包括历史背景、文化内涵、人物关系、社会环境等,它们是创设真实情境的基础。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在模拟的古代或现代社会环境中体验文本内容。例如,在教授《红楼梦》时,可以让学生扮演书中的角色,通过对话和互动,深入理解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这种角色扮演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还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的深层含义。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设计一系列的对话场景,让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进行交流。例如,在教授《史记》中的历史人物时,可以设计一场模拟的古代朝会,让学生扮演不同的历史人物,通过对话来展现各自的观点和立场,从而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设计与教材内容相关的真实情境。例如,在教授现代文学作品时,可以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社会问题,如环境保护、社会公平等,然后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或参与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和理解文学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手段

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手段,是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重要体现,它为教师提供了更多元化的教学工具和资源,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和形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设视听结合的真实情境,从而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和参与感。教师可以选择与教材内容相关的纪录片、电影片段、历史重现视频等,让学生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刺激,更加深入地理解文本背后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和社会环境。例如,在教授古代诗词时,可以通过播放相关的历史纪录片,让学生感受古代文人的生活环境和创作背景,从而更好地理解诗词的意境和情感。教师可以利用音乐、朗诵、戏剧表演等音频材料,为学生营造一个沉浸式的学习环境。例如,在教授现代诗歌时,可以播放诗人的朗诵音频,让学生在聆听中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情感,增强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教师可以利用网络上的教育资源,如在线课程、教育游戏、虚拟实境等,为学生创设一个互动性强、信息量大的学习环境。例如,在教授《红楼梦》时,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角色扮演游戏,通过在线互动,让学生在虚拟的红楼世界中体验和探索。

(三)开展项目式学习,提升实践能力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项目式学习能够将语文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深入理解和运用语文知识。例如,文学创作项目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创作短篇小说、诗歌或剧本,通过构思情节、塑造人物、运用语言等过程,学生不仅能够锻炼写作技巧,还能够深入理解文学创作的内涵和技巧。社会调查项目则能够让学生将语文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中。学生可以选择一个社会问题,如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变迁、青少年阅读习惯等,通过问卷调查、访谈、数据分析等方式,收集和整理信息,撰写调查报告。这一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调查研究能力,还提高了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文化研究项目则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批判性思维。学生可以选择一个文化现象或文学作品,进行深入研究,通过文献查阅、比较分析、理论探讨等方式,形成自己的见解和研究成果。这种项目式学习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还提升了他们的学术研究能力。

(四)结合社会热点,拓展教学内容

教师通过将社会热点问题融入课堂教学,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批判性思维。教师可以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如环境保护、科技伦理、教育公平等,作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通过引入这些热点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讨论和思考,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锻炼自己的思维和表达能力。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就某一社会热点问题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倾听他人的意见,通过交流和碰撞,形成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认识。教师还可以组织辩论赛,让学生在准备和进行辩论的过程中,锻炼逻辑思维、语言组织和说服能力。在结合社会热点拓展教学内容时,教师选择的社会热点问题要具有时效性和教育价值,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教师要提供充分的信息和背景知识,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认识和理解。教师要营造一个开放和包容的讨论氛围,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尊重不同的观点和意见。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理性分析和批判性思考,避免简单的情绪化表达和偏激观点。通过结合社会热点拓展教学内容,学生不仅能够提升自己的思维和表达能力,还能够在关注社会现实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形成全面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为他们成为有责任感的社会公民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加强教师培训,提升专业素养

在当前教育环境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者。因此,学校和教育部门应当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通过系统的培训和持续的学习,提升教师创设真实情境的能力和专业素养,鼓励教师进行教学创新和研究。教师培训应当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训内容不仅要包括最新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还应当提供实际操作的机会,让教师在模拟或真实的教学环境中实践新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例如,通过角色扮演、微格教学等方式,教师可以在安全的环境中尝试新的教学策略,从而增强教学实践能力。教师培训应当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和个性化需求。培训计划应当根据教师的教学经验、学科特点和个人兴趣来定制,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路径和资源。例如,对于有经验的教师,可以提供高级研修课程,帮助他们深化专业知识,开展教学研究;对于新教师,则可以提供基础教学技能培训和导师指导,帮助他们快速适应教学工作。

结束语

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真实情境创设策略研究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工作。本研究通过对现有教学实践的分析和总结,提出了一系列旨在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情境创设策略。这些策略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还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使他们更好地适应新高考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黄明秀.基于情境创设的高中语文教学[J].家长,2024,(11):183-185.

[2]韩淑华.高中语文情境化教学思考与实践[J].教学考试,2024,(01):67-70.

[3]潘红义.高中语文课堂情境创设的瓶颈与突破[J].语文月刊,2024,(01):6-11.

[4]马玉芳.浅谈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的情境创设策略[J].考试周刊,2023,(52):28-32.

[5]田燕.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优化策略探析[J].语文教学之友,2023,42(12):14-16.

[6]杨婧.高中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的应用策略[J].学周刊,2023,(36):136-138.

[7]刘佳.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语文的情境创设研究[J].高考,2023,(31):33-35.

[8]王晓弟.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情境创设策略探究[C]//北京青爱教育基金会素养教育成长计划.中小学语文素养建设与学科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二).山西省临猗中学校;,2023:4.

[9]章一平.探究新高考模式下高中语文创新教学策略[J].高考,2022,(14):12-14.

[10]隆贵平.新高考视角下的高中语文教学策略研究[C]//华教创新(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中国环球文化出版社.2022教育教学现代化精准管理高峰论坛论文集(高中教育篇).甘肃省宕昌县第一中学;,2022:5.

江西省基础教育研究课题立项

课题名称:“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真实情境创设策略的研究

课题编号:GZYW2023-0482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