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在“课程思政”教育理念下,探索高中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路径与育人模式研究

张婷
  
考试报
2024年22期
志丹县高级中学

摘  要:在构建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体系中,高中语文课程思政展现出其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学科独特的优越性。从高中语文教学的具体内容审视,教材本身就是一个富含思政养分的宝库,能够有效承载并引导学生思想的航向,传递正向的价值观念。课堂活动及评价体系则精准地指向德育目标,通过阅读引导学生深入文本,领悟其中的精神内涵与积极价值,从而在学生心中播下正能量的种子,实现课程思政的深远影响。以高中语文教材为基石,我们可围绕三个核心策略——挖掘课程思政素材、推行思政导向的阅读实践、构建具有思政倾向的评价机制,来系统探索和实践语文教学中的育人新路径。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程思政;学科育人

一、运用课程思政素材,探究学科教学育人路径

(一)整合课内元素,发掘资源助力学习

教师分类整合教材内课文,便于发掘课文内的思政素材。教材以单元为基本组织单位,每个单元的人文主题、语文要素各有不同。同时,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任务群教学方式也可以辅助教师整合教材内容,教师可将包含同类课程思政素材的课文整合起来,形成阅读任务群、群文阅读集,避免知识碎片化。采用这种方法加强课与课之间的关联,既可以提升语文教学的整体性,也可以让思政元素在教学中环环相扣,为丰富学生的思想感悟、启发学生的观念态度提供保障。

(二)联动时政素材,渗透积极价值观念

高中语文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学生人文情怀的重要使命。随着课程思政化建设的逐渐发展,选择契合时代发展的时政素材,成为落实高中语文教学育人使命的必然要求。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课文内容选择相关的时政热点素材,强化语文教学时事政治教育,以学习活动开阔学生视野,升华学生思维水平,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参与课堂讨论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政治观点与政治认同。时政素材涉及范围广、类型多,教师应当根据课文具体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灵活选择,确保素材兼顾时效性、知识性与思想性。

以必修上册第六单元《拿来主义》为例。主题观点为“拿与不拿,送与不送,收与不收都是因时而变,因势而变”。教师根据本篇文章主题内容,结合“我国在学术研究、科学研究方面借鉴先进国家经验”“我国‘一带一路’借鉴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经验”相关时政内容,引导学生思考:“请大家基于这两部分内容,结合自己在新闻中看到的最新发生的相关事件,谈谈我们‘拿来了’什么?‘送出去了’什么?”通过联系时政素材,引导学生将视线从课内向课外拓展,使学生形成关心时事、关注国家发展的意识和习惯。

二、开展思政化阅读,践行学科育人之路

(一)文本研读任务,支持思考呈现内涵

文本研读是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基础,也是学生通过学习获得思想启发、思想感悟的基本学习行为。课程思政视域下,教师要重视文本基础研读环节,带领学生仔细研读文本,引导学生在研读中掌握阅读方法,如圈点标记法、精读法、略读法等,并且根据不同课文篇目灵活运用方法,提高阅读学习效率。对于篇幅较长的课文,可以采取圈点标记与精读相结合的方法;对于篇幅较短的课文,可以采用精读与略读相结合的方法。若课文内故事线索、人物关系复杂,则可以利用思维导图辅助研读。教师为学生布置文本研读任务,不仅可以指引学生采用合适方法深入理解文章,也可以让学生在逐步研读的过程中加深对课文内涵的理解,领会课文所表达的深刻意蕴。

以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百合花》为例。课文隶属于“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单元主题是“青春的价值”。这是一篇诗化小说,是战争题材的红色经典文学作品。在教学中,教师应当立足课文人文主题,引领学生通过阅读感受文章内所描绘的跨时代的青春,从平凡小事中体会革命英雄的崇高信仰与伟大情怀,感受课文中蕴含的军民相守鱼水情。教师根据人文主题、课文内容布置文本研读任务,可设置要求:请采用圈点批注法精读课文,标记出课文中你认为对人物、故事情节进行描写的重要的部分,梳理课文中围绕百合花这一线索展开的内容,讨论课文是通过何种方法塑造人物、表达人物细腻心理变化的。

(二)比较阅读任务,鼓励思考体会思想

比较阅读是一种多语篇文本阅读的方法。为了让课程思政与课程教学融会贯通,教师可以整合同一单元内的多篇课文,将包含相同思政元素的课文放在一起,让学生比较阅读。教师为学生布置比较阅读任务,支持学生一边阅读课文一边对比课文的写作方法、故事主题、语言风格与情感意境,领会文章的共通之处,思考文章的不同特点[3]。这样的阅读任务既可以强化学生对不同语言风格、不同情感表达方法的掌握,也可以让学生更系统地接受思政主题的洗礼,在对比思考中更深切地体会课文内所传递的高尚情操与精神品质。

结语

课程思政视域下的高中语文教学,应当以发掘课内外思政元素为基本抓手,以课堂阅读学习为渗透优秀思想与精神的重要载体,以教学评价为巩固学生思想观念与学习成果的有效手段。以课程思政践行语文教学育人,不仅可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还能够有效提高高中语文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郜冰艳.发现学习法在高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探究[J].汉字文化,2024,(07).

[2]李有锦.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研究[J].教育观察,2024,13(11).

[3]张爱芬.简析信息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使用策略[J].中国新通信,2024,26(07):170-172.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