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新课标下过程性评价在小学足球大单元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杜开
  
考试报
2025年2期
华中师范大学附属惠阳学校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  要:新课标中重视学习评价的激励与反馈功能,注重构建评价体系,将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在评价时,不仅仅注重效果目标还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在小学足球大单元教学中,以新课标为指导,结合过程性评价的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效果、学习态度过程进性评价,及时反馈学习情况,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关键词:新课标;过程性评价;小学足球大单元教学

2020年10月国家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在方案中提出:“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的总体要求[1]。其主要是为了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与完善教育评价体系。为更好的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发展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教育部在2022年4月颁布了《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新课标中指出:“要重视综合性学习评价,注重学生的过程性评价”。然而在当下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单一、对新课标中的核心素养不熟悉等评价问题亟待解决[2]。因此本文研究过程性评价在小学足球大单元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助力小学足球高质量课堂的发展。

一、过程性评价的内涵

20世纪80年代,过程性评价定义为: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全面的评价。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成长和进步,注重发现学生强项和需改进的方面,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通过对文献材料的整理,概括出过程性评价的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强调目标和过程的同一性。即要学习后,学生完成学习目标,还有注重过程。第二,强调问题和反思的连续性。过程性评价重视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学习的态度、过程和效果出发,找到学生阶段性的问题并在问题中不断反思总结,促进学生的发展[3]。第三,强调价值和导向的重要性。过程性评价主张:“凡是具有教育价值的结果都应当受到评价的支持与肯定”[4]。

二、新课标下过程性评价在小学足球大单元教学中评价的指标

在新课标中指出:评价内容要围绕核心素养,既要关注基本运动技能、体能与专项运动技能,又有关注学习态度、进步情况及体育品德;既要关注健康基本知识与技能,又有关注健康意识和行为养成。因此评价内容要多维、方法多样、主题多元。以水平二的足球大单元实践教学为例,教学评价主要主要包括:期末评价(40%)、过程性评价(40%)、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评价(20%)三个部分。在期末测试足球运动技能、技战术的运用,结合平时学习中的一系列的表现并结合制定的过程性评价指标进行评价,抽查学生所在水平段体侧项目中的两项进行测试,最终构成总评成绩。由于在教学中过程性评价是一个长期动态发展的过程,为更好的评价学生发展,在过程性评价中主要从学习效果、学习方式、学习态度三个维度进行评价。

(一)设计“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学习方式评价指标

新课标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根据体育学习实践性和健康教育实用性的特点,强调从“知识与技能为本”向“学生发展为本”的转变创设。倡导将教师的动作示范,重点讲解和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有效结合,将集体学练,小组学练与个人学练有机结合。因此在教学中,学生主要以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方式为主。在设置探究问题时,首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可以制成问题清单,让学生对照学习,体验成功,提高学习的自我效能感;其次:让每组的学生学会小组学习反思,升华学生探究能力。如表1:在足球大单元教学中,学习脚内侧踢球时。在做好课前的准备热身活动后,由小组长到老师那里领取探究达人组评价表,表中的评价方式权值都是5颗星,学生先探究,停止探究后,让学生结合教师的讲解去看小组探究结果是否正确,最后划星。

(二)设计“核心素养发展为主”的学习效果评价

在新课标中明确指出:整个体育与健康课程课程目标是实现核心素养。核心素养内涵主要包括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三个方面,共有10个维度。为了让课程的宏观目标落实到微观实处,新课标又对专项运动教学提出了要从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技战术运用、体能、展示或比赛、规则与裁判方法、观赏与评价6个方面进行设计并对课程实施提出了具体要求。如:在水平二足球大单元教学中,学习脚内侧传接球。结合核心素养维度与水平二足球运动要求,设计学习效果评价表(具体设计见表2)。学生按照权重值为1-5分首先小组自评打分,然后在展示时进行小组互评,最后教师进行综合评价。

(三)设计“课内外有机结合”的学习态度评价

新课标中指出:落实“教会、勤练、常赛”要求,注重“学、练、赛”一体化教学。坚持课内外结合,巩固和运用所学运动知识与技能,参与各种比赛或展示。激发学生参与运动兴趣,让学生体验运动的魅力,领悟体育意义,逐渐养成“校内锻炼1小时、校外锻炼1小时”的习惯。为更好落实理念,设计课上学生在学习中对学习态度评价,进行当堂反馈,提高学生的学习认知;课外是否按时保质的完成作业的学习态度评价表。如:以在足球大单元教学中,学习第五课时:脚内侧踢球为例。

三、新课标下过程性评价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评价的实施

评价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是基于证据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灵活有效地运用学习评价,对提升教学质量和达成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具有重要作用。上述对过程性评价内涵进行了论述,诠释了评价目的:“为什么评”;设计的过程性评价指标诠释了评价的方式“怎么评”,两者都是在教学中完成的,而教学中的两大角色主体即:学生、教师,因此在实施中进行:学生小组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综评的评价主体。

(一)小组自评

在体育课堂中,制定相关的评价指标,可以使小组在学习中能够对本小组学习的情况进行客观的评价,这不仅仅有利于增强小组的学习能力,还有利于技战术的运用与掌握,将小组成员的正能量进行辐射。这对提高小组凝聚力与巩固技能有着极大的帮助。如以上制定的学习方式评价表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为正式学习脚内侧踢球技战术建立动作表象,建立以核心素养为主的学习效果评标表,可以让学生检验自己对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以及提高专项运动能力,建立以课内外相结合的学习态度评价表可以将课内学习的运动技能在课后进行巩固以及加强在比赛中的运用。

(二)小组互评

在小组环节,由于学生之间存在着一些利己的行为,对自己评级时会有过高的行为。这时小组互评的就可以弥补小组成员自评的缺陷。首先学生进行互评,会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加深对动作结构的理解,其次互评可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最后互评以小老师的方式进行,有利于提高学生对集体的归属感。如:在学习脚内侧踢球时,到了学习效果评价环节时,针对表中的内容进行评价,无意中提高了自身的足球知识,还帮助同学改进了动作,有利于核心素养的养成。

(三)教师综评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在评价中起到主体性的作用。为防止学生在自评与互评中带有主观意识的评价,这是就需要教师综评的调节。及时对学生评价不足的地方进行改进,对错误的地方进行纠正,以此来提高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如:学生在评价脚内侧踢球,只会评价助跑路线,却不知球不按预定的路线滚动的原因进行评价,这时就需要教师的引导,用脚尖对准出球方向,为学生后续的练习指明方向。

结语

新课标中指出评价要方式多样,而学生在学习中处于一个动态过程,过程性评价在体育课堂中对于学生的进步有这重要的作用,但教师在日常的体育课中还应将多样的评价方法结合起来,让学生看的见自己的进步,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优点,促进学生五育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20,(30):11-15.

[2]邹宇会,姜喜兴,邹宇春.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小学体育教育评价——对《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探析与实践(二)[C]//广东教育学会.广东教育学会2023年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四).阳江市江城第一小学;茂名市化州市第七中学;,2023:7.DOI:10.26914/c.cnkihy.2023.096562.

[3]高凌飚.关于过程性评价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4,(10):15-19.DOI:10.19877/j.cnki.kcjcjf.2004.10.006.

[4]周仁洁.过程性评价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23.DOI:10.27672/d.cnki.gcsfc.2023.000766.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