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三新背景下高中语文文学性红色作品情境教学策略研究

周奇分
  
考试报
2025年5期
贵州省金沙县第五中学

摘  要:本文聚焦于三新背景下高中语文文学性红色作品教学,深入探究情境教学策略。通过系统且富有层次地实施创设情境、融入情境、体验情境及拓展情境等步骤,旨在深度提升学生对红色作品的理解与感悟,全方位助力语文教学质量提升以及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发展。

关键词:三新背景;高中语文;红色作品;情境教学

一、引言

在“三新”,即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的时代大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与严峻挑战。文学性红色作品作为语文教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文学魅力,承载着厚重且丰富的革命精神与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内涵。情境教学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其核心在于精心创设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特定情境,从而为学生搭建一座通往作品深层理解的桥梁。深入探索情境教学在红色作品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对于革新教学模式、增强教学效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实施策略

在“三新”背景下,高中语文文学性红色作品教学亟待创新教学方法,以适应新要求、达成新目标。情境教学能够巧妙营造沉浸式学习氛围,有力突破传统教学局限,显著提升教学效果。以下从四个关键且环环相扣的步骤,深入探讨其实施策略。

(一)巧妙创设情境,开启红色探索之门

在教学起始阶段,教师需精准把握红色作品的核心内容与情感基调,灵活运用多媒体、故事导入等多样化手段创设情境。以教授《党费》为例,教师可精心挑选一段高质量的反映革命战争时期艰苦斗争环境的视频,视频中生动展现当时百姓生活的极度困苦,如破败的村庄、面黄肌瘦的村民;以及敌人的残暴行径,如烧杀抢掠的场景。同时,精心搭配紧张激昂、能充分烘托氛围的背景音乐,在视觉与听觉的双重冲击下,迅速将学生带入那个战火纷飞、危机四伏的年代。随后,教师绘声绘色地讲述在艰难环境下,革命群众坚守信仰、以非凡勇气支持革命的真实小故事,例如某无名村庄的村民为保护红军伤员,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在学生情绪被充分调动起来后,顺势引出《党费》这一作品。通过这样精心设计的情境创设,能够在极短时间内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极大地激发他们对作品的好奇与探索欲望,为后续深入学习铺设坚实道路,让学生在浓厚的情境渲染下,自然而然地走进作品所描绘的波澜壮阔又充满艰辛的世界,深切感受红色故事蕴含的独特魅力。

(二)有机融入情境,深入剖析作品内涵

当学生成功进入情境后,教师的关键任务在于巧妙引导学生将作品内容与情境紧密融合,实现深度互动。以《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为例,教师可匠心独运地创设一场“历史发展因素探讨会”的情境。在课堂上,模拟真实的会议场景,布置桌椅,设置发言台等。让学生分别扮演恩格斯及持有不同观点的学者,围绕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展开激烈讨论。学生在深入阅读作品后,依据文本中严谨的论述,在情境中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适时介入,引导学生从经济基础这一根本要素出发,分析其如何决定上层建筑,如经济基础的变革如何引发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的改变;再结合作品中的具体论述,深入剖析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如国家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引导与调控。

(三)真切体验情境,强化情感共鸣感悟

为促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红色作品,教师应致力于创设让学生能够亲身参与体验的情境。在教授《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时,教师可精心组织一次“小调查研究”活动。给定一个与学生校园生活紧密相关的问题,如校园垃圾分类实施情况。将学生合理分组,明确各小组任务。在调查过程中,学生需要严格运用作品中提到的实践与认识的科学方法,先进行实地观察,记录校园内不同区域垃圾桶的设置、垃圾投放情况;开展访谈,询问师生对垃圾分类的看法与建议,收集多维度数据。然后,运用数据分析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总结,形成自己对校园垃圾分类问题的全面认识。通过这样实实在在的亲身体验,学生能够真切感受到从实践中获取信息,再到对信息进行思考加工形成认识,最后将认识应用于实践检验的完整过程,深刻理解作品中关于正确思想来源的科学论述。

(四)合理拓展情境,延伸红色学习之旅

在课堂教学圆满结束后,教师需精心设计,合理拓展情境,巧妙引导学生将课堂所学延伸到课外,实现学习的持续深化。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例,教师可组织一场“生活中的真理检验”主题活动。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寻找某个观点或做法,比如“运动能改善睡眠质量”,思考如何通过实践去检验其正确性。学生可以制定详细的实践计划,选择一定数量的同学作为观察对象,记录他们运动前后睡眠状况的数据,包括入睡时间、睡眠时长、睡眠质量自评等。经过一段时间的跟踪观察,收集相关数据,运用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来检验这一观点。通过这样的拓展情境活动,学生不仅能够扎实巩固课堂所学知识,还能将红色作品中的理念灵活运用到生活实际,持续深化对红色作品的理解,让红色学习自然而然地贯穿学生的日常生活,逐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对红色文化的持久关注,真正实现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总结

在三新背景下,情境教学策略宛如一股清泉,为高中语文文学性红色作品教学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从教学伊始巧妙创设情境,带领学生开启充满好奇的红色学习之旅;到引导学生有机融入情境,深度剖析作品内涵;再到精心组织学生真切体验情境,强化情感共鸣,实现思想升华;最后合理拓展情境,将红色学习延伸至日常生活。这一系列策略层层递进、相辅相成,犹如一套精心设计的组合拳,有助于学生全方位、深层次地理解红色作品,切实传承红色基因,稳步提升语文素养,最终达成语文教学“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崇高目标,让红色经典在新时代的教育舞台上绽放更加夺目的光彩,培育出一代又一代具有深厚家国情怀与坚定理想信念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刘晓明。高中语文情境教学模式探究[J].语文教学通讯,2024(5):30-34.

[2]赵亚冬。红色作品在语文教学中的价值及应用[J].教育研究与实践,2023(10):45-49.

[3]张红梅。情境教学法在高中语文课堂的实践探索[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4(3):22-26.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