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以课程思政为视域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研究与实践

王丹
  
少年智力开发报·创新教育
2023年7期
西安市实验小学兴德校区 710000

摘要:过去,语文教学过于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育理念发生了变化,强调课堂教学、立德树人,以及学科知识与价值观培养的结合。这不仅体现了新时代的教育思想,也是育人的根本要求。

关键词:课程思政;小学语文;教学策略;实践

引言

课程思政的改革,这是一种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教学与研究的全过程中,从而提高各个学科的教育教学能力,从而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应用到整个课程系统中,让各种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一起,共同育人。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课程思政已成为小学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本研究从课程思政的视域出发,探讨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的优化与实践。

一、以课程思政为视域下开展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的可行性

(一)目标统一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主要关注学生的语言技能和语文知识的掌握,而课程思政则强调价值观的引导和思想道德的培养[1]。二者相融合,既能提升学生的语言素质,又能在不知不觉中对其进行品德与价值观的培育,达到智性与德育的双赢。

(二)内容丰富

小学语文教材丰富,涵盖了各个方面的知识,为课程思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教师可以深入挖掘其中的思政元素,将其与语文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例如,在讲解古诗词时,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讲解童话故事时,可以引导学生理解真善美的价值观,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丰富语文课堂的内容,还能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思政教育[2]。

二、以课程思政为视域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一)优化教育内容,抓住教育的落脚点

在使用统编教材进行教学时,我们发现,教科书的数量和内容并不能与各个地区、各个学校、班级以及学生的实际状况相适应。在开展思政教育时,更要把握好将教学的校本化、班本化和生本化作为出发点,增强其德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以五年级语文《有趣的汉字》一文为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比如,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认知水平,增加一些有趣的汉字故事、字谜等元素,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汉字的演变、构造和意义。同时,借助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动画、视频等,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汉字的认识和理解,还可以激发他们对汉字文化的兴趣。

(二)关注学习过程,强化思政教育

语文教学中有很多宣扬传统美德的内容,如“孔融让梨”、“岳母刺字”等等。在教学中,在发掘材料自身所包含的民族传统观念和品德的内涵之外,还可以将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与多种方式有机地融合起来,可以采用录像、创设情境、课本剧表演、举办故事会、手抄报等多种方式,来拓展他们的想象力。在进行这种教学活动时,必须充分利用学生的自学技能,注重对体验和探究式的组织,可以使他们在经历中产生或转变某些理念,加强思政教育,使思政教育的目的得以达成。

再比如,在讲解《青山处处埋忠骨》时,应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思政教育,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和语言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提高学习效果,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结合学科特点,引导树立正确三观

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我们不仅要掌握语文学科的基本知识,还要深入理解其特点。只有全面吃透教材,我们才能更好地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与教材的内容密切地联系起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3]。

以《将相和》这篇课文为例,我们不仅要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还要引导他们深入思考其中蕴含的道理。例如,通过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到团结协作、顾全大局的重要性,以及勇于承认错误、宽容大度的品质。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课文中的细节描写,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为了更好地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研究教材,深入挖掘其中的教育资源,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发挥语文学科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四)拓展学习路径,促进思政融合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劳动教育不可或缺。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我们需要密切关注学生反映的问题,并据此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

为了更好地拓宽学生劳动教育的学习路径,第一,从家务劳动着手。我们可以让同学在家里做家务来帮家长,从而激发他们积极参加家务劳动的积极性。这样不仅可以达到“以文促劳、以劳促学”的目标,还能让学生在实际劳动中感受到父母的辛劳,增进亲子关系。其次,从社会劳动入手,我们可以让同学们去描述一件有意义的公益活动,让他们通过实际操作来加强在课上所学到的知识。通过这种形式,使同学们认识到,劳动并不只是单纯地为他们带来物质上的享受,更是为了让他们能够为社会服务,传播正能量。有目的地进行作文教学,既丰富了作文的内涵,又增强了他们的劳动实践能力,拓宽了开展劳动教育的渠道。加强高校思政工作的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

结语

综上,通过深入挖掘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思政元素,创新教学方法,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未来,期待更多的教育工作者能参与到这一领域的研究中来,共同为小学语文高效教学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李玉龙.课程思政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青海教育, 2021(7):1.DOI:10.3969/j.issn.0529-3502.2021.07.034.

[2]韩燕.以文化道——思政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融入策略[J].读与写:下旬, 2021(8):0192-0192.

[3]杜英君.课程思政理念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研究[J].名师在线(中英文), 2022(34):76-78.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