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基于探究式教学法的应用策略研究
摘要:生物科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探究性是生物科学的主要特征之一。因此,生物学教学应充分体现生物科学的这一特点。探究式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探究、自主学习,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新内容,巩固旧知识,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提高生物学教学质量。鉴于此,本文就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探索研究。
关键词:探究式;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教学方法;策略
引言:基于探究式教学法的初中生物教学旨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充分利用生物学教学的直观性、实验性、实用性特点,引导学生通过发现、提问、分析问题、创造性解决问题等阶段,主动探索、获取新知识和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探索能力和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1]。
一、探究式教学法的概述
探究式教学方法包括研究法、在做中学等,即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教师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或具体情境供学生通过阅读、实验、讨论、测试等方式来独立发现和掌握知识。教师要引导学生调整学习方法和进度,通过进行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强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二、探究式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1.探索性原则
探究性学习旨在通过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研究、收集和处理信息等探索活动,发展知识、技能、情感和态度,特别是探索和创新精神的实践、表达和沟通。
2.开放性原则
开放课堂连接自然与社会,可以将有限的教学时间和教材内容转化为无限的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将有限的知识转化为无限的信息,为学生提供真正自主的学习环境。同时,为学生提出问题以及解决疑惑创造机会和条件。
3.主体性原则
在教学中,要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观意识和主动性,始终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突出教师的变革性助学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及其在学与教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三、基于探究式教学法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
1.设计探究性提问
教学探究是以学生对技能的认识、思维为基础,从具体分析到思考或概括,教师提出研究问题研究后,并不直接向学生展示结果,而是为学生创造一个学习环境[2]。学生根据问题提出问题,做出假设,根据收集到的不同证据进行确认,最后得出结论。例如“植物的有性生殖”这节课,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动画,结合月季花的结构,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回答问题:子房从外到内有哪些结构?花粉落在雌蕊柱头上后又发生什么?这个过程叫什么?这种生殖方式是什么?等问题并要求动手画受精过程图。学生可以以6人为一组,先独立思考后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形成正确的答案。“动物运动的形式和能量供应”这节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针对鸟类飞行器官是什么、胸肌及肌肉分布是如何让分布的、胸肌发达对飞行有什么帮助等方面展开探究,培养学生分析的能力、科学思维能力以及总结能力。
2.深入结合生活实际
基于探究式教学方法的生物课堂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进一步培养学生所学知识的运用意识和能力,提高生活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如“关注健康”这节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家庭药箱的设计活动。关注健康首先从家里开始,有效的措施就是配备一个家庭药箱。家用药箱虽然不能代替医疗,但对于急性损伤和事故的及时救治发挥着重要作用。家庭药柜里必备的物品有哪些?学生可以在常识知识和信息查询的基础上,对家庭药柜中常用药品和医疗器械进行研究和讨论,并进行列表汇总。“远离烟酒”这节课,教师在课前可以引导学生对烟酒的伤害进行资料查询、信息统计等。在课堂当中,通过酒精对水蚤的影响实验让学生体会探究的过程,并让学生对自己的相关认识以及掌握的知识进行讲述,通过将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清晰认识到酗酒和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养成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珍惜健康、珍爱生命的情感。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探究式学习模式改变了传统学习的“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引导学生参与整个学习过程。例如,在“影响鼠妇分布的非生物因素”这一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只以引导阅读为主要方式,为学生提供帮助,创设学习环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学习活动,不仅有动手操作,还有微观层面的活跃思维活动。采用探究式学习模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和教学的主体,从而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在“人体的血液循环”的教学中,教师向学生展示人体模型的胸腔,提醒学生对心脏的位置、形状、大小等进行观察,然后引导学生掌握新章有几个腔、各腔之间是否相通、壁薄厚有什么差别等等问题,以积极探索研究带动学习兴趣以及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体系在教学过程中就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有效的教学体系能够让教学过程更加高效,教师应该不断完善探究式教学评价体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积累经验[3]。例如,在学习”疾病与免疫”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生活,生活中常见的传染病,然后研究假设。首先是陈述研究结论:流感是一种通过空气传播的传染病。其次是学生学习传染病等生物知识时,让学生不断学以致用,教师让学生发言,其他学生可以及时补充、评论和提问,并由教师及时补充指导和启发。最后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研究成果,鼓励学生交流和讨论,并运用多种评价方法对的研究和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动物运动的形式和能量供应”这节课,教师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动物的运动,运用“以问题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学习模式,以小组为单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思考,随后教师针对学生的问题解答进行补充说明,并及时进行评价。
结束语
总之,探究式教学法主要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强化学生独立研究和讨论的能力。在初中生物教学实践中,运用探究式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研究和拓展知识,努力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质。作为生物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综合素养,完善探究式教学模式在日常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燕萍.探究式教学在初中生物课堂上的应用[J].启迪与智慧:下,2023(3):0006-0008.
[2]朱愿军.初中生物教学中互动探究式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J].学周刊,2023(22):72-74.
[3]刘园渊.启发-互动-探究性教学在初中生物的有效应用[J].天津教育,2023(24):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