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初中历史教学中结构化教学模式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影响研究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教育的重要目标。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结构化教学模式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统编版初中历史教材为例,深入探讨结构化教学模式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影响,包括历史分析、历史比较、历史评价等方面。通过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阐述了结构化教学模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和效果,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为提高初中历史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结构化教学模式;统编版教材;历史思维能力
一、引言
历史学科作为一门人文学科,承载着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历史思维能力的重要使命。在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成为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课题。统编版初中历史教材在内容编排和教学要求上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而结构化教学模式以其系统性、逻辑性和条理性的特点,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二、结构化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一)认知结构理论
认知结构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是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通过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不断构建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在历史教学中,结构化教学模式通过引导学生构建历史知识的结构体系,帮助学生建立起清晰的历史认知结构,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二)信息加工理论
信息加工理论认为,人类的认知过程是一个对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包括感知、注意、记忆、思维等环节。结构化教学模式通过对历史知识进行结构化处理,使历史信息更加清晰、有序,便于学生的感知、注意和记忆,从而提高学生的信息加工效率,促进历史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统编版初中历史教材的特点
(一)注重历史发展的时序性
统编版初中历史教材按照历史发展的时序编排内容,使学生能够清晰地了解历史发展的脉络,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这种编排方式有助于学生建立起历史知识的时间结构,提高历史思维的时序性。
(二)强调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
教材在内容编写上注重揭示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引导学生从历史事件的原因、经过、结果等方面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突出历史人物的作用
教材中对历史人物的介绍较为详细,通过历史人物的事迹和活动,展现历史的发展进程。这有助于学生了解历史人物的思想、行为和贡献,培养学生的历史评价能力和人文素养。
四、结构化教学模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构建历史知识结构体系
1. 引导学生梳理历史教材的目录和章节标题,了解历史教材的整体结构和内容框架。
2. 以历史事件为线索,帮助学生构建历史知识的时间结构,明确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和发展脉络。
3. 从历史事件的原因、经过、结果等方面入手,构建历史知识的因果结构,帮助学生理解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
4. 对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等进行分类和归纳,构建历史知识的分类结构,提高学生的历史分析和综合能力。
(二)运用思维导图辅助教学
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整理历史知识,将历史知识以图形化的方式呈现出来,使历史知识更加清晰、直观。
2. 学生可以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历史思维的逻辑性和条理性。
(三)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1.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中共同探讨历史问题,交流历史学习心得。
2.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历史问题,拓宽历史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五、结构化教学模式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影响
(一)提高历史分析能力
1. 结构化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更加系统地掌握历史知识,从而更好地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2. 通过构建历史知识结构体系,学生能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历史问题,提高历史分析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二)增强历史比较能力
1. 结构化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建立起历史知识的时间结构和分类结构,使学生能够更加方便地进行历史比较。
2. 学生在历史比较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历史发展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提高历史比较的能力和水平。
(三)提升历史评价能力
1. 结构化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从而更好地进行历史评价。
2. 通过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分析和评价,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历史价值观和人文素养,提高历史评价的能力和水平。
六、实证研究
(一)研究对象
选取某初中两个班级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一个班级采用结构化教学模式进行历史教学,另一个班级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历史教学。
(二)研究方法
1. 问卷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历史思维能力等方面的情况。
2. 考试成绩分析法:对两个班级的学生进行历史考试,分析学生的考试成绩,比较两种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
(三)研究结果
1.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采用结构化教学模式的班级学生在历史学习兴趣、历史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得分明显高于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的班级学生。
2. 考试成绩分析结果显示,采用结构化教学模式的班级学生在历史考试中的平均成绩明显高于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的班级学生。
七、案例分析
以统编版初中历史教材中的“鸦片战争”为例,阐述结构化教学模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一)构建历史知识结构体系
1. 引导学生梳理鸦片战争的时间、背景、经过、结果等方面的内容,构建鸦片战争的知识结构体系。
2. 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分析鸦片战争的原因,使学生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深层次原因。
3. 分析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使学生认识到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二)运用思维导图辅助教学
1.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绘制鸦片战争的思维导图,将鸦片战争的知识以图形化的方式呈现出来。
2. 学生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可以加深对鸦片战争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历史思维的逻辑性和条理性。
(三)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1.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中讨论鸦片战争的影响和启示。
2.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鸦片战争的问题,拓宽历史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八、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 结构化教学模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2. 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表明,结构化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和考试成绩,具有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于友西.中学历史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2] 朱汉国.新编历史教学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 何成刚.历史核心素养的提炼与培养[J].历史教学,2016(11).
[4] 叶小兵.论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历史思维能力[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01).
[5] 统编版初中历史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