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小学中低段儿童诗教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探究

罗敏婷
  
少年智力开发报·创新教育
2024年12期
佛山市南海区听音湖实验学校 广东佛山 528500

摘要:本文以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为基础,探讨如何在语文核心素养框架下,开发并利用小学中低段儿童诗教学资源。通过具体的数据支撑和实施策略,旨在提升小学中低段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小学中低段;儿童诗

一、引言

随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发布,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目标。儿童诗作为小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语言形式、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意境,对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将从儿童诗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角度,探讨如何在小学中低段语文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语文核心素养与儿童诗教学的关系

语文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以及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儿童诗以其简洁、明快、富有韵律的语言,以及贴近儿童生活的内容和情感,成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

(一)语言建构与运用:儿童诗的语言简洁明了,字句间充满了韵律和节奏感,这种独特的语言形式非常适合小学中低段的学生进行模仿和创作。通过模仿儿童诗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学生们能够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而提升语言运用能力,为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思维发展与提升:儿童诗蕴含着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意境,它们像一扇扇窗户,打开了学生们想象的大门。在欣赏和创作儿童诗的过程中,学生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了极大的激发,思维得以发散和聚合,从而促进了思维品质的提升,让他们的思考更加深入和全面。

(三)审美鉴赏与创造:儿童诗以其独特的审美价值,成为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的宝贵资源。通过学习和欣赏儿童诗,学生们不仅能够领略到诗歌中的美感,更能被激发出强烈的创作欲望。这一过程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更提升了他们的审美创造力,使他们成为更具艺术气息的人。

(四)文化传承与理解:儿童诗常常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学习儿童诗,学生们可以深入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风土人情和价值观念,从而更好地理解和传承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增强文化自信,为成为有担当、有情怀的新时代青少年打下坚实基础。

三、儿童诗教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策略

(一)教材资源的深度挖掘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精选了大量的儿童诗,这些诗歌不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而且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开发课程资源的重要宝库。教师可以通过深度挖掘这些教材资源,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如诗歌朗诵比赛、诗歌创作工作坊、诗歌鉴赏沙龙等,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诗歌的魅力,提升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这样的教学活动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通过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调查,发现90%以上的学生能够理解诗歌的基本意思,70%的学生能够背诵诗歌,50%的学生能够尝试进行简单的诗歌创作。

(二)课外资源的拓展与整合

除了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外,教师还可以积极拓展课外资源,如引入经典儿童诗集、利用网络诗歌资源、应用诗歌创作软件等,以此丰富课程资源,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教师还可以尝试将儿童诗与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如配乐朗诵、诗歌配画、诗歌舞蹈等,这样的跨学科融合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还能让他们在多元化的艺术体验中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诗歌。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体验,也拓宽了他们的艺术视野。

通过引入课外资源,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提升,80%的学生表示更喜欢这种多元化的教学方式,70%的学生能够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诗歌作品。

(三)情境教学的应用

情境教学是一种高效且富有创意的教学方法,特别适用于儿童诗的教学。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如音频、视频、图片等,营造出与诗歌内容紧密相关的情境,使学生仿佛置身于诗歌的世界之中。教师还可以设计角色扮演、实地考察等互动环节,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增强了他们的情感体验,使他们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诗歌的魅力和内涵,从而更有效地提升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

在实施情境教学的班级中,90%的学生表示能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80%的学生表示对诗歌的学习更加感兴趣,70%的学生能够在情境中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诗歌作品。

四、课程模式

1.诵读诗歌:培养孩子审美趣味

要让孩子爱上诗歌,最有效的方法便是诵读。通过对优秀诗作的阅读让班级充满诗意,让孩子的生活充满诗意。积淀学生诗情的目的。

2.赏析诗歌,唤醒孩子生命知觉

旨在促进孩子适性、自主、多元的发展。让孩子自由地欣赏,自由地品味,自由地表达,是班本课程的重点。让孩子从诗歌中认识生命,感受生命,审视生命则是班本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赏读诗歌,是以每周的诗歌赏析课为原地,让自由的种子萌芽、生发,让孩子拥有与这世界独特的对话。

3.创作诗歌,激活孩子言语智慧

有目的、有组织带领学生到校园、校外、大自然体验生活,然后自主取舍素材,进行诗歌创作。遵循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让诵读有效,让赏读内化,让诗歌写作成为孩子最美的童年里对生命和这个世界的吟唱,

4.内化诗歌,引导孩子学会知行合一

通过诵、悟让孩子们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感悟诗歌的韵律美、节奏美,学习诗人身上的品质进而内化自己的行为品行。

结论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小学中低段儿童诗教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通过深度挖掘教材资源、拓展课外资源、应用情境教学和促进家校合作等策略,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未来,我们将继续探索和实践更多有效的教学策略,以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俞中良,刘子花.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儿童诗阅读教学[J].教育观察,2024,13(23):38-40.

[2]周玉琴.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儿童诗阅读教学研究[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24,(08):33-35.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