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小学数学三年级作业创新设计:趣味导向与思维拓展的实践之路

龙根合
  
少年智力开发报·创新教育
2024年46期
贵州省松桃县实验小学

摘要: 本文聚焦小学数学三年级作业创新设计,以趣味导向与思维探索为核心,深入探讨其重要性与实践策略。通过分析传统作业的弊端,阐述趣味导向作业对激发学生兴趣、提升学习动力的作用,以及思维探索类作业对培养学生数学思维与创新能力的价值。结合具体教学案例,从作业形式多样化、情境创设、分层设计等方面提出创新设计的实践路径,并强调教师在作业设计与指导过程中的关键角色,旨在为小学数学教师提供有益的参考,以提升三年级数学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发展。

一、引言

小学数学三年级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转折期,在这一阶段,作业作为教学的重要环节,对于巩固知识、培养能力和激发兴趣起着关键作用。然而,传统的数学作业往往形式单一、内容枯燥,侧重于机械计算与反复练习,忽视了学生的兴趣需求和思维发展。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小学数学三年级作业创新设计迫在眉睫,以趣味导向与思维探索为切入点,探索新的实践之路,为学生打造富有吸引力和挑战性的作业模式,成为提升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课题。

二、传统小学数学三年级作业的现状与问题

(一)形式单一

传统作业大多以书面习题为主,如计算题、应用题等,形式较为刻板。学生长期面对这种单一的作业形式,容易产生厌倦情绪,降低学习积极性。例如,在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后,作业往往是大量的面积计算练习题,学生只是机械地套用公式,缺乏对知识的深入理解与灵活运用。

(二)缺乏趣味

作业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不够紧密,缺乏趣味性和情境性。数学知识本身较为抽象,若作业不能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学生很难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与价值。比如,在学习数学运算时,作业仅仅是数字的运算,没有融入有趣的故事或生活场景,难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三、趣味导向在小学数学三年级作业设计中的重要性

(一)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趣味导向的作业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主动参与作业的热情。通过设计有趣的数学游戏、故事、谜题等作业形式,将数学知识融入其中,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例如,设计“数字解谜”游戏作业,给出一些数字线索,让学生通过推理和计算找出隐藏的数字,学生在解谜过程中不仅能巩固数学知识,还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对数学的兴趣。

(二)增强学习动力

当作业充满趣味时,学生不再将其视为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趣和挑战。他们会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作业中,努力探索和解决问题,从而增强学习的内在动力。例如,开展“数学童话创编”作业,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数学知识编写一个童话小故事,在故事中运用数学概念和运算。学生为了创作一个精彩的童话,会主动深入学习相关数学知识,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四、思维探索在小学数学三年级作业设计中的价值

(一)培养逻辑思维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思维探索类作业能够引导学生进行逻辑推理、分析和判断。通过设计一些需要学生整理信息、找出规律、建立逻辑关系的作业,如数学规律探索题、逻辑推理题等,帮助学生逐步形成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例如,给出一组数字序列,让学生找出其中的规律并续写后面的数字,这就需要学生仔细观察、分析数字之间的关系,运用逻辑思维得出答案。

(二)促进创新思维

在思维探索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解题方法和思路,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开放性的作业问题,如一题多解的应用题、数学创意制作等,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出独特的见解和解决方案。例如,在学习图形的认识后,让学生用各种图形拼搭出一个自己想象中的物体,并计算所用图形的面积和周长,这样的作业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五、小学数学三年级作业创新设计的实践策略

(一)作业形式多样化

1. 游戏化作业

将数学知识融入各种游戏形式中,如数学卡片游戏、数学棋类游戏、数学竞赛游戏等。例如,设计“数学飞行棋”游戏,棋盘上的每个格子都设置有一道数学题,学生通过掷骰子前进,答对题目才能继续前进,答错则暂停一次。这种游戏化作业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2. 实践操作作业

安排一些实践操作类作业,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如在学习测量长度单位后,让学生回家测量自己房间的长、宽、高,家具的尺寸等,并制作一份简单的房间平面图,标注出测量的数据。这样的作业不仅能加深学生对长度单位的认识,还能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空间观念。

3. 数学阅读作业

推荐适合三年级学生的数学读物,如《数学故事集》《奇妙的数学王国》等,并布置相应的阅读作业,如让学生阅读后分享自己最喜欢的数学故事,或者根据故事内容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解答。数学阅读作业能够拓宽学生的数学视野,丰富他们的数学文化知识,提高数学学习兴趣。

(二)创设趣味情境

1. 生活情境

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生活情境类作业。例如,在学习除法运算时,设计“购物分配”作业:小明和他的三个朋友一起去超市买了 20 个苹果,要平均分配,每个小朋友能得到几个苹果?还剩下几个?这样的作业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故事情境

以故事为背景创设作业情境,使作业更具吸引力。如在学习图形的认识时,讲述一个“图形王国的冒险”故事:在图形王国里,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等图形们遇到了一个难题,需要小朋友们帮助它们解决。然后给出一些与图形相关的作业任务,如找出图形的特征、比较图形的异同、用图形拼搭图案等。学生在故事情境中完成作业,会更投入、更积极。

六、结论

小学数学三年级作业创新设计以趣味导向与思维探索为实践路径,对于提升数学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传统作业的反思与改进,采用多样化的作业形式、创设趣味情境、分层设计作业以及开展小组合作作业等策略,并充分发挥教师在作业设计与指导中的关键作用,能够让三年级数学作业焕发出新的活力与魅力。学生在充满趣味和挑战的作业中,不仅能巩固数学知识,更能激发学习兴趣,培养逻辑思维、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提高合作意识与实践能力,为今后的数学学习和综合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小学数学教师应积极探索作业创新设计的方法与途径,不断优化作业设计,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数学教育服务。

参考文献

[1] 小学数学实践性作业单元整体设计研究. 彭国庆.教学与管理,2023(26).

[2] 单元视域下小学道德与法治作业设计. 曾慧仪.华夏教师,2024 (07).

[3] 单元作业助力学生科学素养提升. 张懿;迟翔;郭淑琼;欧丽莎.基础教育课程,2024(04).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