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以分组讨论为核心的任务驱动式教学研究

——以统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名著阅读《西游记》为例

侯雅婷
  
少年智力开发报·创新教育
2025年3期
重庆三峡学院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专业2023级 重庆万州 404020

摘要:统编版教材在“学思结合”的语文学习理念指导下,构建了基于学生学习进程的学习任务群。其中,围绕名著主题进行阅读交流与表达是学习任务群的核心。为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教师设计了以小组为单位的讨论环节。通过分组讨论,学生能够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碰撞思维的火花,并引发情感共鸣。在任务驱动下,教师细化和分解教学任务,带领学生围绕名著主题进行深入讨论,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增强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名著阅读;分组讨论;任务驱动;课堂教学

一、任务驱动式教学

(一)任务驱动教学定义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法,强调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的多维互动式学习方式。与传统的知识传授模式相比,任务驱动教学能让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每位学生都可以运用共享的知识和个人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

(二)任务驱动教学的重要性

任务驱动教学以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实际需求为核心,通过具体任务的实施与解决,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实践性。

1. 激发学习动力

任务驱动教学通过设置具有挑战性和实践性的任务,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力。学生在任务中需要主动思考、积极探究和合作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2. 培养实际应用能力

任务驱动教学注重知识的实际应用,学生通过具体任务设计和实施,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这种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促进自主学习

任务驱动教学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在任务中需要自主选择学习方法、制定学习计划,并与他人合作,这种学习方式能够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

(三)任务驱动式教学现状

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基于应试教育模式,过分强调表面知识的教授,而忽略了对学生自主能力的培育。尽管一些教师尝试利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由于在批判性教学技巧上的不足,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并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成为课堂教学的核心任务。

二、分组讨论教学

分组讨论教学是引导学生对学习问题进行讨论的组织管理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强调以学生为本位,通过小组讨论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有效的教学方法能提升教师的工作效率,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

1. 培养合作意识、增强自信心

通过分组讨论,学生在共享任务的过程中可以自发进行任务分配,提高学习效率,并培养合作意识。分组讨论可以让原本缺乏自信的学生在同伴的鼓励下参与讨论,提升他们的自信心,重新获得学习乐趣。

2. 养成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分组讨论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空间,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逐渐形成良好的思考习惯。通过讨论,学生接触到不同的观点和看法,极大提升人际交往技巧和总结概括问题的能力。

三、初中语文教学课堂应用——以《西游记》为例

(一)明确设置任务目标及人员分工

在进行学习活动时,明确目标是提升学习效果的基础。教师应设计合理的学习计划,设定小组目标,确保每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并提供具有研究意义的目标问题。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合作技巧,为他们提供互相学习的平台。教师在组织课堂时,通过分组实施具体教学活动,明确各自的职责,以实现有效的合作学习。

(二)任务目标解读引导

教师需引导学生合理分解任务目标,既不能设定过高的目标,也不能过低。通过学科维度和时间维度的分解,引导学生确定合理的行动策略,以达成学习目标。

(三)课堂教学阶段

1.课文内容导学

教师在授课前应全面了解课文的背景、主题和结构,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思考。例如,询问学生对《西游记》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的看法,帮助他们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开展分组讨论

在《西游记》教学中,以小组为单位的讨论活动可以让学生深入探讨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教师可以设定问题,如“唐僧师徒四人的性格特点”,以促进小组讨论和合作。

3.引导讨论归因

在小组讨论中,教师需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并引导他们归纳原因。例如,讨论“唐僧为什么要赶走孙悟空”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分析故事情节和角色性格,帮助他们形成全面的理解。

4.任务完成评价

任务完成后,教师应进行主导性评价和差异性评价。通过积极的评价激励学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参与感。同时,根据学生的差异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评价中获得成长。

四、总结

综上所述,以分组讨论为核心的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在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合理安排分组,积极引导学生,确保全面发展。通过鼓励学生利用多种学习资源,如图书馆和互联网,进一步深入了解课文,学生可以提高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该教学模式还可运用于项目学习中,丰富教学过程,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不仅能够掌握语文知识,还能够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伟,李娜.《任务驱动式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教学研究,2023,15(4):67-73.

[2]王小红.《分组讨论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及其效果分析》.语文教学与研究,2024,22(8):45-50.

[3]赵敏.《基于任务驱动的课堂讨论模式探索》.现代教育科技, 2025,34(1):88-94.

[4]刘辉.《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合作学习策略研究》.教育科学,2023, 10(3):55-60.

[5]陈静.《教师在任务驱动教学中的角色转变》.中学语文教学, 2024,30(2):112-117.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