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语文跨学科融合教学实践与学生自主学习策略协同构建研究
摘要:核心素养培育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的跨学科融合与学生自主学习策略协同构建成为关键课题。跨学科融合打破学科壁垒,拓宽知识维度,助力学生形成系统认知;与自主学习协同,可激发学生内驱力,提升综合素养。本文从理论层面阐释语文跨学科融合意义,并结合具体课文实例,深入探讨两者协同构建策略,为新时代语文教学创新提供实践路径。
关键词:高中语文;跨学科融合;核心素养;自主学习;协同构建
引言:在教育变革持续推进的当下,核心素养已成为衡量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指标。高中语文教学作为人文教育的核心阵地,亟需突破传统教学模式。跨学科融合与学生自主学习策略的协同构建,能够整合多元知识,激发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关键能力。研究两者协同路径,对推动语文教学高质量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高中语文跨学科融合的意义
(一)突破学科壁垒,构建立体知识网络
传统语文教学多聚焦文本解读,跨学科融合则打破学科界限,引导学生从多维度审视文学作品。通过融合历史、地理等学科知识,学生能够更全面地理解文本创作背景、文化内涵及社会价值,将碎片化知识整合成系统的认知体系,从而构建起立体化的知识网络。
(二)培育综合思维,提升问题解决能力
跨学科融合要求学生灵活运用不同学科的思维方法与工具分析问题。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融入数学的逻辑推理、艺术的审美感知等,学生能够形成多角度、多层次的思维模式,有效提升解决复杂现实问题的能力,实现从知识积累到能力迁移的跨越。
(三)契合时代需求,发展核心素养
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日益多元,跨学科融合教学紧密对接时代需求,有助于培育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文化传承与理解等语文核心素养。同时,通过多学科协同学习,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也得到全面发展,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挑战。
二、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语文跨学科融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协同构建策略
(一)搭建跨学科主题学习框架,激活自主探究意识
以主题学习为纽带,整合多学科知识,构建结构化学习框架,能够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教师围绕特定主题设计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自主规划学习路径、选择学习资源,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以学习《梦游天姥吟留别》为例,教师可设计“走进李白的奇幻世界”跨学科主题学习任务。学生首先查阅历史资料,了解唐朝的政治、文化及李白的人生经历,从历史学科角度分析诗歌创作的时代因素;接着运用地理知识,探究天姥山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绘制诗歌中的地理意象图;最后回归语文文本,结合前面的知识储备,赏析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与情感表达。
(二)创设真实情境任务,驱动自主合作学习
基于真实情境设计跨学科任务,能够增强学习的代入感与实践性。教师将语文学习置于具体的生活场景中,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合作过程中,学生自主分工、协调沟通,在完成任务的同时提升自主合作能力。
在开展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学习时,教师可创设“为家乡设计文化旅游宣传方案”的情境任务。学生分组行动,语文小组负责撰写富有感染力的宣传文案,提炼家乡文化特色;历史小组挖掘家乡的历史文化故事,为宣传方案增添文化底蕴;地理小组则分析家乡的地理位置、自然景观等优势,规划旅游路线。各小组在自主合作中,充分发挥学科特长,共同完成宣传方案。
(三)运用数字化工具赋能,拓展自主学习空间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字化工具,打破学习的时空限制,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与便捷的学习平台。教师借助在线学习平台、教育 APP 等工具,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制定学习计划,开展个性化学习。同时,数字化工具还能实现学习过程的实时反馈与评价,帮助学生及时调整学习策略。
在学习《劝学》时,教师可推荐相关的学术论文、动画解读等数字化学习材料,让学生通过在线学习平台自主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观看不同版本的讲解视频,查阅相关的学术研究成果,深入理解荀子的教育思想。学习过程中,学生利用在线平台提交学习心得与教师和同学进行互动交流。教师通过平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实时监控与评价,及时给予指导与反馈。
(四)构建多元评价体系,强化自主发展动力
建立涵盖学习过程与学习成果的多元评价体系,能够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互评等多种方式,结合定性与定量评价,对学生的跨学科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进行综合评估,帮助学生发现自身优势与不足,激发自主发展的动力。
在学习《沁园春·长沙》后,教师可组织多元评价活动。学生先进行自评,对照学习目标,反思自己在跨学科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是否运用历史知识理解诗词创作背景,是否从文学角度赏析诗词的语言特色等;然后开展小组互评,小组成员相互评价在合作学习中的贡献、参与度以及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最后教师进行总结评价,对学生的整体表现进行点评并提出改进建议。
(五)开发校本课程资源,深化自主学习体验
结合学校实际与地方特色,开发具有针对性的语文跨学科校本课程资源。校本课程注重实践性与开放性,鼓励学生自主参与课程设计、实施与评价,在深度体验中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学校可开发“地域文化与文学创作”校本课程,以本地的历史文化、自然景观、民俗风情为素材,引导学生开展跨学科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运用语文知识撰写文学作品,记录家乡故事;运用历史知识探究家乡文化的发展脉络。学生还可以自主参与课程内容的设计,提出感兴趣的研究主题,共同制定学习计划。
结语
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语文跨学科融合与学生自主学习策略的协同构建是一项长期且富有价值的探索。通过多种协同构建策略的实施,能够有效整合教学资源,提升语文教学质量。在未来的教育实践中,教师应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完善协同机制,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终身学习奠定坚实基础,推动语文教育向更高水平迈进。
参考文献
[1] 曹阳. 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语文跨学科教学实践探索[J]. 知识文库 ,2025,41(08):1-4.
[2] 黄薇 . 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构想 [J]. 汉字文化 ,2025,(07):142-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