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

吴秋元
  
天卓梵尔媒体号
2023年3期
福建省永安市洪田中心小学 366023

摘要:在当今的教育领域,核心素养理念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指导原则。它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培养。小学语文作业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该贯彻这一理念。本文旨在探讨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以期为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作业设计

引言

作业是学生在初步掌握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迁移和应用,从而进入深度学习的重要途径。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提升语文作业质量是落实核心素养育人目标的重要环节,通过设置凸显语文学科特色的作业任务,并加强不同任务之间的内在联系,注重作业类型的多样化,从而有效提高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小学语文作业的重要性

小学语文作业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项内容,不单单是强化学生已学过的知识点,更重要的是提高小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运用能力,同时还是教师检验对学生的教学成果以及完善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手段。而小学生的语文素养通常指的是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能力和运用能力、学习语文的态度和语文的学习习惯以及对语文的认知能力和人文素养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当然,这其中也包含了学生对语文的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情况,如生字词、句型等方面的积累,语文基础知识不仅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素养,同时也是学生学好其它科学的基础,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沟通、交流、理解能力的发展。所以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需要,必须做好课堂学习与课后作业的有效链接,而如何进行作业设计就成为教学中尤为重要的研究内容[1]。

二、核心素养理念下的作业设计

(一)改善作业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小学语文作业往往以重复抄写和背诵为主,这种形式单一、缺乏趣味性的作业容易让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在核心素养理念下,作业设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设计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游戏、故事、绘画等形式的作业,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作业,从而提高学习效果[2]。例如,在学习《难忘的泼水节》的时候,教师在课后不要给学生们布置过多的书面作业,而是让学生通过互联网去寻找一下关于泼水节的起源和典故,然后让学生们了解关于少数民族的风俗文化,如泼水节什么时候举办?泼水节对傣族人民的意义等等,然后还可以让学生进行知识拓展,让学生去查阅中国五十六个民族的特别节日,并在第二天上课进行课堂分享。通过这种创新的作业形式设计,可以有效提高课后作业的趣味性,让学生告别以往的书面作业形式,有助于学生们增强对语文学习的爱好,进而不断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并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二)分层设计,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具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在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并根据学生个体情况的层次差异,设计多样化的作业,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例如,教师可以将作业分成几个不同的层次,如第一层为基础层,同时也是必做的一部分作业,可以设计一些基本知识的应用,以巩固课堂所学的新知识;第二层的作业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作业,如仿写句子,课文内容补充、不同情境的语言表达等,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灵活运用,这部分内容在写之前,教师可以给予一定的指导,让大部分学生都能顺利完成;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为语文文学爱好的同学,推荐一些中外名著,鼓励学生进行阅读并写读后感,或要求能力有余力的同学每天背诵一首唐诗宋词等。如此通过分层作业的设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选择,并让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看到自己的学习进步,从而有效发挥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落实小学语文作业的因材施教。

(三)加强作业的实践性,提高知识的运用能力

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要求之一,是在实践中的合作能力培养。在实践中获取的知识和经验,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并将这些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中去。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注重其实践性,鼓励学生进行实践探究,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例如,在学习《听听,秋的声音》这篇文章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周末时间去寻找秋天、感受秋天,聆听秋天的声音,然后写一篇观察日记。让学生通过这样的实践性作业认识到课外学习的重要性,并从生活中探寻无穷无尽的知识。又如,在学习《赵州桥》这一课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一项探究性作业。如要求学生考察自己家乡所在地的不同类型的桥梁,收集并记录桥梁的长度、宽度、高度、形状、年代等方面的信息,然后让学生对桥梁的社会作用进行分析,例如桥梁在交通运输、防洪和旅游等方面的功能。为了使这项作业更好的完成,学生可以与家长一起进行实地测量,并向年长的老人咨询桥梁的历史,通过实践性作业的布置,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学习知识,提高对知识的运用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四)注重作业评价多元化,提高作业效能

长期以来,语文作业评价的重要性并没有引起教师和学生的过多关注,同时还容易出现对作业评价功能的误读,即过度重视评价本身的价值判断功能;除此之外,也不注重评价是的多元性,评价结果往往呈现出过于精确或过于泛化的两极分化。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作业评价时,要注意对作业评价进行系统化设计,并通过多元的评价形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学生学习态度,更能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3]。例如在《日月潭》一课的教学完成后,教师为其设计了相关的必做作业,如生字词的记忆,课文的熟读;同时还布置了相关的选做作业,如对自己喜欢的文章部分进行背诵,从而激发学生对科学、大自然的热情,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然后在同学们完成作业后,利用学生自评、同学互评、课堂展评的方法对学生完成的作业情况进行多元化评价,为学生提供有改进意义与价值的反馈信息,进而帮助学生调整学习进程,提高作业效能。

结束语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作业进行分层设计,并增强作业的实践性,并注生作业评价的多元化,如此通过多样化的作业设计的,消除学生对作业的反感与恐惧,转而以做作业为乐事,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同时,教师也应该不断探索和创新作业设计的方法和手段,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苍珍.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实践性作业设计初探[J].教育艺术,2023,(11):40-41.

[2]傅芳琴.刍议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J].试题与研究,2023,(32):94-96.

[3]高志斌.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策略[J].全国优秀作文选(写作与阅读教学研究),2023,(05):84-86.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