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小学语文革命文化题材教学策略研究

施永超
  
天卓梵尔媒体号
2023年6期
南安市九都第一小学 福建南安 362322

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小学语文中革命文化题材的教学策略,特别是基于学习任务群的方法。在现代教育改革背景下,此研究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如构建学习任务群、设计情境体验和联结革命符号与意义,提出一种创新的教学框架。这种方法不仅增强了学生对革命历史的理解和情感共鸣,也促进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文化自觉。本研究对提升小学语文教育,特别是革命文化题材的教学质量,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有效途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革命文化;学习任务群;教学策略;情境体验

在当前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尤其是在革命文化题材的传授上,怎样使学生不仅理解知识,而且感受历史,成为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本研究旨在探索一种新的教学策略——基于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方法,以期在小学语文的革命文化题材教学中取得突破。通过具体的教学设计和实践,本文试图为革命文化的有效教学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促进学生对革命历史的深入理解和情感共鸣。此外,该研究还期望通过创新教学策略的实施,增强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自信。

一、语文教学的现状和问题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普遍面临着一系列挑战。首先,传统的知识灌输式教学模式使学生难以深入理解和感悟革命文化的丰富内涵。其次,缺乏生动、互动性的教学手段,学生在学习革命文化内容时往往感到枯燥乏味。此外,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脱节,导致学生难以将所学知识与实际情境相联系。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革命文化教学的效果,也限制了学生历史意识和文化自信的培养。因此,寻找和探索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尤其是能够激发学生兴趣、促进深度学习的策略,成为改善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课题。

二、学习任务群的小学语文革命文化题材教学策略设计

(一)构建革命文化学习任务群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构建以革命文化为主题的学习任务群是提升教学效果的关键。首先,教师需要细分教学内容,将革命文化的各个方面分解为具体、可操作的学习任务。这些任务可以是阅读革命题材的文学作品、研究历史事件、了解革命人物的故事等。每个任务应设计得具体而富有挑战性,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感。教师应将这些任务整合为一个协同的任务群,每个任务不仅独立存在,而且相互关联,共同构成对革命文化全面的学习和理解。例如,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的同时,可以进行角色扮演,深入探讨历史事件的背景,理解文中人物的行动和动机。通过这种多角度、多维度的学习,学生能更深刻地体会和理解革命文化的内涵。在一个学习单元中,教师选择了一篇描述革命英雄事迹的文学作品。首先,学生被要求阅读并总结故事的主要内容和主题。接着,为了更深入地理解文本,学生被分成小组,每组负责探讨文中不同的关键事件或人物。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不仅要概述事件的基本情况,还要分析事件背后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意义。随后,教师引导学生们通过角色扮演活动来进一步深化他们的理解。每个学生扮演文中的一个角色,模拟一个关键场景,如重要的战役或决策过程。学生们在角色扮演中,需要运用他们对历史和人物的理解来表现情感和动机,这不仅增加了学生对文本的兴趣,也促使他们从不同角度思考和体验历史。

(二)设计革命历史情境体验

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理解和感受革命文化,设计具有沉浸感的革命历史情境体验至关重要。首先,教师可以创建模拟的历史场景,如重现某个重要的历史事件或革命场合,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历史。例如,通过角色扮演、模拟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代入特定的历史人物,深入理解他们当时的想法和决策。可以利用多媒体工具,如视频、音频和图片,来增强历史情境的真实感。通过观看相关历史影像资料,学生不仅能够获取知识,还能在视觉和听觉上得到更直接的历史体验。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实地考察,如参观历史博物馆或革命遗址,让学生在实际的历史环境中学习和感悟。在一次教学活动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验革命时期的情境,教师设计了一个以著名革命事件为背景的模拟活动。活动开始前,教师通过播放相关历史纪录片和展示历史照片,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直观的历史背景介绍。接着,学生被分配到不同的角色,如革命领袖、士兵、普通民众等,每个角色都有其特定的背景信息和行动指南。学生需要根据各自角色的特点和历史背景进行互动。例如,扮演革命领袖的学生需要组织讨论,制定战略;扮演士兵的学生则需要讨论如何执行这些战略;而扮演普通民众的学生则讨论这些事件对他们生活的影响。

(三)联结革命符号和意义

在教学策略中,将革命符号与其深层次的文化意义相联结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首先,教师需向学生介绍和解释各种革命符号,如革命歌曲、标语、标志等,并探讨它们背后的文化和历史含义。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认识到这些符号的表面意义,还能深入了解它们在革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革命符号在当代社会的意义和影响。例如,通过讨论和写作活动,让学生探讨这些符号如何影响他们对历史和文化的看法,以及这些符号在当代社会中如何被理解和重塑。这样的教学活动有助于学生建立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文化自觉。教师选择了几个著名的革命歌曲和标语作为教学内容。首先,教师播放了这些歌曲,并展示了相应的标语图片,让学生初步了解这些符号的表面意义。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探讨这些符号背后的文化和历史背景。例如,分析某首革命歌曲的歌词,讨论它在当时社会环境下的意义,以及它如何激励和团结了人们。教师还组织了一次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探讨这些革命符号在当代社会的影响和意义。学生们被鼓励分享他们对这些符号的个人看法,以及他们如何理解这些符号在当前社会中的重塑和演变。

结语

我们深入探索了如何通过创新教学策略,即基于学习任务群的方法,来丰富和提升小学语文中的革命文化题材教学。此方法不仅强调了知识的传授,更重视学生对历史的深刻体验和情感共鸣。通过构建革命文化学习任务群、设计革命历史情境体验,以及联结革命符号与其深层意义,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全面而有效的教学框架。这一框架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革命文化,也促进了他们批判性思维和文化自觉的发展。未来,这种教学策略的持续创新和应用,将进一步丰富小学语文教育的内涵,为培养具有历史意识和文化自信的新一代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张桂霞.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策略研究[J].学苑教育, 2023(13):47-48.

[2] 林艳.学习任务群视角下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的教学视角与策略[J].语文课内外, 2022(21):0250-0252.

[3] 俞燕.基于学习任务群的阅读策略单元整合教学探究——以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有目的地阅读"单元为例[J].时代教育:中旬, 2021(7):0079-0080.

本文系福建省南安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课题《学习任务群视角下小学语文“革命文化”题材教学研究》(立项批准号NG1453-213)的研究成果。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