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情境教学视域下的跨学科项目式学习活动研究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情境教学视域下的跨学科项目式学习活动的实施及其对学生学习成效的影响。通过采用质性和量化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为一所中学的学生。经研究,在情境教学视域指导下的跨学科项目式学习活动中,学生在学科知识的掌握、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合作技能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提升。此外,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也得到了增强。本研究为跨学科项目式学习在情境教学框架下的实施提供了实证支持,为教育实践提供了借鉴。
关键字:情境教学;跨学科;项目式学习;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知识的迅速更新,传统的单一学科教学已逐渐不能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跨学科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创新模式,通过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与交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而项目式学习作为一种基于任务的学习方法,注重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的主动参与和合作,能够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相关理论概述
1.1情境教学理论
情境教学理论是一种教学方法,强调将学习内容置于真实情境中,通过情境的激发和引导来促进学生的学习。这一理论认为,学习环境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学应该设计成能够反映实际生活情境的场景。情境教学鼓励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来构建知识,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在情境教学理论中,学生被视为积极参与者和建构者。他们通过与情境的互动,通过实践和体验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并将所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联系。教师在情境教学中的角色更像是引导者和支持者,他们的任务是设计和组织具有挑战性和意义的学习情境,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以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并达到学习目标。情境教学理论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参与性,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精神。
1.2跨学科教育理论
跨学科主题教学”的界定首先要揭示“跨学科教学”和“主题教学”的含义及关系。“ 跨学科教学”的本位概念是“ 跨学科”(interdiscipliary),该词最早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社会科学研究理事会的会议速记中,经哥伦比亚大学著名心理学家伍德沃斯首次公开使用后出现在大众视野。经过多年发展,跨学科形成了两大代表领域 ,一是在科研领域发展为跨学科研究(IDR),二是在教育领域发展为跨学科教育(IDS)或整合教育(Integrative)。跨学科教学即属于后者。
在跨学科教育理论中,强调学科之间的整合和交叉学习。通过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相互联系,学生可以更全面地理解问题,并提出更创新的解决方案。跨学科教育理论还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合作学习,鼓励他们跨越学科的边界,积极探索和应用各种知识和技能。这种教育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为其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3 项目式学习理论
项目式学习理论是一种基于任务和问题驱动的教育方法,强调学生通过实际项目的设计、实施和评估来获得知识和技能。在项目式学习中,学生通常以小组形式参与,通过合作解决真实世界中的问题或完成特定任务。这种学习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项目式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在解决项目中遇到的挑战和问题过程中,会积累丰富的经验和知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学科内容,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
项目式学习理论还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学习过程的探索性。在项目式学习中,学生扮演着学习者和研究者的角色,他们通过自主调查、探索和实践,逐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和理解框架。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项目式学习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为其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情境教学视域下的跨学科项目式学习活动实施
在情境教学的理论框架下,跨学科项目式学习活动的实施注重于将学生置身于真实的、具有意义的情境之中。首先,教师需要设计一个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其次,跨学科项目的设计应该充分考虑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和交叉,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复杂问题或完成具体任务为目标。最后,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积极参与项目的实施过程,通过探索、实践和合作,共同解决项目中所涉及的跨学科问题,达到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在跨学科项目式学习活动的实施中,教师扮演着引导者和支持者的角色,他们不仅需要提供必要的学科知识和技能支持,还需要引导学生探索问题背后的深层次意义,并促进跨学科合作和交流。同时,教师还应该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策略和评估方法,及时对学生的学习进展进行跟踪和反馈,以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在情境教学视域下实施跨学科项目式学习活动,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充分发挥情境教学的优势,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和职业发展的需求。
三、研究结论
在本研究中,情境教学视域下的跨学科项目式学习活动得到了充分的实施和评估。首先,研究结果表明,该教育模式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学科知识掌握和跨学科能力的发展。学生通过参与项目式学习活动,不仅加深了对学科知识的理解,还提升了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合作技能以及创新思维能力。这一点在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自我评价中得到了有力的体现。
研究发现,情境教学视域下的跨学科项目式学习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表现出了更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他们对学习的投入度明显提升,对学科内容的学习更具有深度和广度。这种学习方式使得学生更加愿意探索和尝试,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研究结果还表明,情境教学视域下的跨学科项目式学习活动对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实际项目的设计与实施,学生不仅获得了学科知识,还培养了批判性思维、沟通能力和创新精神等跨学科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本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情境教学视域下的跨学科项目式学习活动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模式,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结语
在教育实践中,情境教学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有力的教学模式,通过将学习置于真实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促进他们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发展。跨学科项目式学习作为情境教学的一种具体实践,进一步丰富了教育教学的方式和手段,为学生提供了更丰富、更多样的学习体验。本研究的实施和结论证实了情境教学视域下的跨学科项目式学习活动对学生的学习成效和综合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任学宝.跨学科主题教学的内涵、困境与突破[J].课程.教材.教法,2022,42(04):59-64+72.DOI:10.19877/j.cnki.kcjcjf.2022.04.019.
[2]刘庆昌.跨学科教学的三维阐释[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24,38(01):50-55.10.16398/j.cnki.jbjieissn1008-228x.2024.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