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深度教学理念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评”一致性路径分析

施秋泳
  
天卓梵尔媒体号
2024年6期
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第三实验小学 362700

摘要:本文基于深度教学理念,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评”一致性路径进行了深入分析,首先强调了把握核心素养在制订学习目标中的重要性,以确保教学目标的针对性,其次,提出了把握单元知识体系,合理设计活动框架的必要性,以促进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系统理解,最后,着重探讨了如何注重教学过程,推进“教—学—评”一致性的实现,通过优化教学方法、丰富教学资源、完善评价体系等方式,提升教学质量,本文旨在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深度教学理念;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评一体化;策略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深度教学理念逐渐受到广泛关注,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实现“教—学—评”一致性是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在深度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构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评”一致性路径,以提高学生的道德法治素养,通过对核心素养的把握、单元知识体系的梳理以及教学过程的优化等方面的探讨,旨在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实践提供新的思路。

一、把握核心素养,制订学习目标

在深度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不仅需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升道德法治意识,“教—学—评”一致性是确保教学目标有效达成的关键环节。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核心素养主要包括道德认知、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养等方面,教师在制订学习目标时,应紧密结合这些核心素养,确保教学目标既有深度又有广度[1]。

例如在教学《读懂彼此的心》一课时,教师在制订目标时,应关注学生对人际交往中相互理解、尊重等道德情感的培养,通过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认识法治在维护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此外,在制订学习目标时,教师应注重目标的层次性,应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既有基础目标也有拓展目标,如基础目标为学生能够理解并尊重他人的感受,拓展目标则为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主动关心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实施教学中,应围绕学习目标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模拟、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道德法治知识,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互动环节,如让学生分享自己与他人的交往经历,引导他们从中学会倾听和关心他人,在评价环节,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听取学生的心得体会,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综合评价。

二、把握单元知识体系,合理设计活动框架

深度教学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强调对单元知识体系的系统把握和教学活动框架的合理设计,以实现“教—学—评”的一致性,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道德与法治知识,还能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深度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对单元知识体系进行整体把握,明确教学目标,以确保教学的连贯性[2]。

例如在教学《富起来到强起来》这一课时,教师先梳理相关知识点,让学生了解我国从贫穷到富裕的发展历程,认识强国建设的重要性,并带领学生探讨如何在法治框架下推动国家富强等,这一过程中,教师带领学生建立起完整的知识框架,为后续的教学活动打下基础,在合理设计活动框架方面,教师应根据单元知识体系,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国家富强的内涵和路径;或者开展角色扮演活动,模拟法治建设中的实际场景,让学生亲身体验法治的力量,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三、注重教学过程,推进“教—学—评”一致实现

深度教学理念强调教学过程的重要性,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注重教学过程意味着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思维发展,通过设计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现学生对知识的深度理解,“教—学—评”一致性方面,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参与,通过创设情境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在评价方面,教师应采用多元评价方式,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等进行综合评价,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3]。

例如教学《弘扬优秀家风》时,教师可以先通过讲述家风故事,引导学生了解优秀家风的内涵,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互动中深入理解家风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传承和弘扬优秀家风,在评价方面,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家风文化作品创作等方面的成果进行综合评价,以全面反映学生对优秀家风的践行情况,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选用采访家庭成员、整理家族故事等方式,了解并传承自家的优秀家风,以此帮助学生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法治素养。

结语

通过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评”一致性路径的深入分析,可以清晰地看到,在深度教学理念的指导下,通过把握核心素养、构建单元知识体系、优化教学过程等措施,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实现“教—学—评”一致性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在此基础上,教师应继续关注深度教学理念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应用,努力为培养具备高尚品德的公民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陈秋燕. 基于深度教学理念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评”一致性路径初探 [J]. 新智慧, 2023, (33): 36-38.

[2]苏豪珍.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深度教学能力发展策略研究 [J]. 试题与研究, 2023, (16): 43-45.

[3]曹树仁. 小学道德与法治深度教学 [J]. 学园, 2023, 16 (12): 90-92.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