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学前教育课程设计与实施策略研究
摘要:本文提出打破传统学科界限,融合多领域知识创新课程内容,教师转为引导者强化实践教学与探索式学习,以培养幼儿跨学科素养、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倡导通过主题活动与项目式学习,幼儿在亲身体验中发现问题、探究原理,实现从知识灌输到能力培养的转变。
关键词:STEAM教育;学前教育;课程设计;课程实施
随着时代发展对创新型人才需求的增长及教育信息化进程加快,学前教育亟需转向跨学科、重实践的STEAM教育模式。因此,本文旨在探索并提出基于该理念的课程设计与实施策略,以期优化幼儿教育内容,激活教师新角色,有效培养儿童早期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
一、学前教育课程设计与实施现状分析
(一)课程内容设计的传统性与滞后性
当前我国学前教育课程设计中,普遍存在内容设计的传统性与滞后性问题。许多课程依然以单一学科知识传授为主,较少融入现代科技发展成果和跨学科学习元素,导致课程内容更新速度慢[1],无法及时反映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需求。 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课程设计者受限于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对STEAM教育理念的理解和接纳程度不足;另一方面,教育资源配置以及师资力量的专业培训未能紧跟时代步伐,难以在实际操作层面实现课程内容的深度改革与创新。
(二)实施过程中的教师角色定位模糊
目前,在学前教育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定位常常出现模糊不清的现象。传统的教育模式下,教师往往被定位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在强调探索性、实践性和创新能力培养的STEAM教育理念下,教师应扮演引导者、协助者和学习环境创设者的多重角色。
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教育体制转型期,教师职业发展的培训和支持体系尚未完全跟上新的教育理念要求;二是部分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了一定的思维定势和行为习惯。
(三)创新能力培养环节的缺失与不足
当前学前教育阶段的课程设计与实施中,创新能力培养环节的缺失与不足现象较为显著。很多课程仍侧重于基础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对幼儿创新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动手实践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关注度相对较低。
这一问题的存在主要源于多方面原因:长期以来形成的应试教育观念使得教育者在设计课程时,易于偏向于知识灌输而非能力培养;教师队伍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专业素养和实践经验也有待提升,且缺乏针对性的培训与指导。
二、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学前教育课程设计与实施策略
(一)融合跨学科知识,创新课程内容设计
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学前教育课程设计与实施首要任务是打破传统学科界限,将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五大领域有机融合,创新课程内容设计。如结合科学知识,可以设计“小小科学家”项目,让幼儿通过观察自然现象,进行简单的实验探索,初步理解科学原理;融入技术元素,利用智能玩具、编程游戏等方式,启蒙幼儿对现代信息技术的认知;引入工程思维,鼓励幼儿动手搭建模型、解决实际小问题;结合艺术表达,利用绘画、音乐、舞蹈等形式,展现科学原理或者工程技术成果,培养审美感知力与创造性表达;运用数学逻辑,通过有趣的游戏和生活情境,引导幼儿发现和理解数学规律。
(二)明晰教师引导者角色,强化实践教学活动
在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学前教育课程设计与实施过程中,明确教师的角色定位至关重要。教师不再是传统的单向知识传授者,而转变为激发学生好奇心、引导探究过程、协助解决问题的教学伙伴和引导者[2]。他们需要具备多元化的学科素养,并能灵活运用这些知识来指导幼儿开展跨学科学习。教师应鼓励幼儿主动探索,通过开放性问题设置、情景模拟、案例分析等多种手段,引导幼儿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解决方案,从而强化实践教学活动。
举例来说,在“创意桥梁搭建”这一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扮演的是引导者的角色,他们并不直接告诉幼儿如何搭建稳固且美观的桥梁,而是通过分享真实世界中的桥梁实例以及相关科学原理,引发幼儿对结构力学的好奇心和兴趣。接着,教师会组织幼儿分组讨论,指导他们结合所学的数学、物理概念设计桥型,并利用各种材料进行实物建构。
(三)嵌入探索式学习,激发幼儿创新能力启蒙
在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学前教育课程设计与实施中,嵌入探索式学习是一种关键手段,旨在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充满挑战的学习环境,鼓励他们在实践中主动探索、发现和创造,从而有效激发其创新能力的启蒙与发展。教师应当设计一系列围绕主题的问题情境[3],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实验、讨论、反思等多元方式,自主寻找答案,形成对知识的深度理解和应用能力。
以“大自然的秘密”主题课程为例,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走进户外,让他们实地观察树木生长、昆虫生活等各种自然现象,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探究性问题,如“为什么树叶形状各异?”、“蚂蚁是如何协作搬运食物的?”等。然后,教师提供必要的工具和资源,支持幼儿通过收集样本、绘制图表、制作模型等方式进行探索,鼓励他们记录观察结果、交流心得体会,并尝试用自己理解的方式解释自然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这样的探索式学习过程,不仅能帮助幼儿掌握基础的科学知识,更能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真正实现从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创新探索的角色转变,从而有力地激发幼儿的创新能力启蒙。
三、结语
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学前教育改革重心在于整合跨学科知识,革新课程内容,并重塑教师角色以强化实践教学与探索式学习。通过打破传统界限,设计多元互动课程,教师作为引导者激发幼儿好奇与探索精神,培养其创新思维与综合能力,实现从单一知识传授到全面素质教育的根本转变。
参考文献:
[1]逄锦胜.基于STEAM理念的课程重构及课堂转型[J].中国教育学刊,2021(09):105.
[2]王昆,杨露.幼儿园大班STEAM课程的建构[J].学前教育研究,2021(09):83-86.DOI:10.13861/j.cnki.sece.2021.09.011.
[3]王巍,袁磊.幼小衔接阶段基于项目的STEAM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8(03):51-58.DOI:10.13927/j.cnki.yuan.2018.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