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问题导向”教学模式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分析

施巧雅
  
天卓梵尔媒体号
2024年10期
福建省晋江市实验中学 362200

摘要:本文以初三仁爱英语教材为背景,针对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提出基于“问题导向”教学模式的方法。通过分析现有教学模式的问题,结合“问题导向”教学理念,设计出适应初中生认知特点的阅读教学策略。本文详细阐述了一整套教学设计流程,包括问题设置、课堂互动和评价反馈等方面,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为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基于“问题导向”教学模式;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分析

引言

在当前的初中英语教学中,阅读课作为重要的语言技能培养环节,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学生的英语素养。然而,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往往过于注重语法和词汇的讲解,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为此,本文提出基于“问题导向”教学模式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以初三仁爱英语教材为例,探讨如何通过问题驱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教学效果。

一、问题导向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一)问题导向教学模式的内涵与特点

问题导向教学模式(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它强调通过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来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在这种模式下,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递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问题导向教学模式的核心在于问题的设计,这些问题应当是开放性的、真实的,并且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究。其特点包括:学生主动参与,强调合作学习;注重过程评价,鼓励学生自我反思;以及跨学科整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问题导向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问题导向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价值。首先,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问题的引导,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这种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面对复杂文本时能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提出见解。此外,问题导向教学模式还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他们的社交技能,这对于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初三仁爱英语教材的特点与问题导向教学模式的契合

初三仁爱英语教材以其贴近学生生活、注重语言实践和应用的特点,与问题导向教学模式高度契合。教材内容设计新颖,强调情境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便于教师设计出与实际生活相关的问题。这样的教材特点使得问题导向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发挥其优势,通过将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相结合,设计出具有挑战性和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学习。同时,教材的实践性也鼓励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的语言环境中,从而提高英语阅读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

二、基于问题导向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

(一)问题设置策略

在问题导向教学模式下,问题的设置是教学设计的核心。首先,教师应紧扣仁爱英语教材,提炼出每个单元的核心问题,这些问题应能够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挖掘语言知识点。其次,教师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分层问题,以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需求。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问题应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而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则可以设计更具挑战性的问题,激发他们的思维。此外,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问题,让学生在真实语境中运用英语,提高他们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

(二)课堂互动设计

有效的课堂互动是问题导向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可以在讨论和交流中共同解决问题,这不仅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互动,还提高了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同时,教师在互动过程中发挥引导作用,提出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他们的思维品质。此外,采用多元评价方式,如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从多角度认识自己的学习成果。

(三)评价反馈机制

评价反馈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学生自评和互评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自我反思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而教师的评价则能给予学生专业的指导和建议。定期反馈机制能够帮助教师及时了解教学效果,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通过这样的评价反馈机制,教师可以更好地指导学生,提高他们的英语阅读能力。

三、问题导向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一)案例背景及教学目标

以仁爱英语教材初三下册的“Unit 5: China and the World”为例,本案例的背景是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紧密。在这个单元中,学生将学习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如何用英语介绍中国文化,增进与世界的相互了解。

案例的教学目标有以下几点。第一,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材料,了解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角色,掌握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提升语言运用能力。第二,通过问题导向的学习,学生能够主动探索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历史联系、文化差异和合作领域,培养他们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第三,学生能够在小组合作中,分析和讨论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提高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通过项目式学习活动,如模拟联合国会议等,学生能够实践所学知识,增强自信心和公共演讲能力,同时培养对国家文化的自豪感和对世界多样性的尊重。

(二)教学过程设计

在教学过程设计中,教师首先引入主题,提出引导性问题,如“Why is China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nfluential in the world?”。学生通过预习和课堂阅读,寻找答案并分享观点。接着,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针对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提出具体问题。在小组活动中,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辩论等形式深入探讨问题。教师在此过程中提供必要的语言支持和思维引导。最后,每个小组展示成果,全班进行交流,教师总结并点评。

(三)教学效果分析

通过问题导向教学模式的应用,本案例取得了积极的教学效果。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不仅提高了阅读理解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增强了对中国在国际事务中角色的认识。小组合作和课堂讨论促进了学生的思维碰撞,提升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同时,学生对跨文化交流的兴趣和意识也得到了显著提高。课后反馈显示,学生认为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他们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同时也能够激发学习英语的热情,提高了学习效果。

四、总结

本文通过对基于“问题导向”教学模式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分析,提出了一套适应初三仁爱英语教材特点的教学策略。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完善问题导向教学模式,为提高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效果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王迪.浅谈“问题链”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设计与运用[J].海外英语,2021,(02):195-196.

[2]孙小英.试论初中英语“问题导向”教学模式[J].英语画刊(高中版),2020,(33):58-59.

[3]邓静.试论初中英语“问题导向”教学模式[A]2020年“互联网环境下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2.

[4]陈友莲.基于“问题导向”教学模式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16,(Z2):34-36.

本文系2022年晋江市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专项课题(项目编号:JJ2022—ZX16)《教学考评研一体化的初中英语问题导向阅读教学研究》的研究成果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