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物联网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对策探讨
摘要:在物联网背景下,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重要性愈发凸显。随着各种智能设备、传感器和控制系统不断地接入网络,大量的数据在各行各业中流动,这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便利,同时也带来了诸多安全挑战。因此,将详细分析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包括对个人、企业和国家安全的意义。
关键词:物联网背景;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策略
1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的意义
随着物联网的发展,计算机网络的安全保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首先,网络安全保护能有效地降低网络攻击的成功概率,保护个人及公司的信息安全;通过在网络中部署防火墙和入侵检测设备,实现对网络流量的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和制止恶意攻击。另外,对系统及应用进行定期更新补丁,可有效地修复已知的安全漏洞,减少被攻击的危险。其次,网络安全保护对国家、社会的安全与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在能源、交通、医疗等关键基础设施领域,信息安全事件的发生会造成严重后果。只有加强网络安全保护,才能保证上述关键领域的正常运转,保障国家战略安全。最后,网络安全保护对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随着物联网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加强网络安全保护,有利于消除企业与用户的疑虑,促进物联网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2剖析物联网背景下计算机网络安全现状
2.1计算机病毒问题
计算机病毒危害极大,已成为威胁网络安全的重要因素。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开放的网络环境在给信息传播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为病毒的侵入与蔓延创造了条件。计算机病毒是一种能够破坏计算机及系统的代码,其传播速度快、破坏性大、隐蔽性强。网络上的计算机感染病毒,有很大的可能会对操作系统和应用层造成破坏或利用,当它对本地计算机造成损害时,它还能通过各种媒介,如硬盘、网络等,侵入并感染到网络上的其它设备,使计算机的存储空间和网络资源受到严重的影响,严重时还会造成用户信息和国家机密的泄漏或破坏,给社会的稳定和安全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在当今社会中,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2.2黑客攻击问题
近几年来,由黑客入侵造成的网络资源破坏与攻击事件呈上升趋势,而且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突破,黑客攻击手段也在不断变化,防不胜防。系统漏洞,数据库漏洞,网络资源应用等都是黑客攻击的对象。简单地说,黑客是指那些使用特殊的网络信息技术,在网络上对别人的网络进行恶意破坏的技术人员。他们利用计算机系统和网络本身存在的漏洞和缺陷,对别人的计算机进行非法操作,给社会、企业和网络用户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了很大的伤害。
3论物联网环境下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防范策略
3.1构建健全的物联网隐私保护体系
在物联网环境下,隐私保护一直是网络安全的关键和难点。因此,需要对物联网环境下的隐私保护机制进行研究,以更好地保护用户的隐私。一方面,在技术层面上完善物联网隐私保护体系。在物联网系统的实际运行中,通过对各节点进行认证和授权,可以有效地防止非法程序的侵入,保护用户的隐私。另一方面,可以从管理层面上完善物联网隐私保护体系。可以安排一名网络管理员来维护用户的个人隐私,并在相关设备的帮助下保护数据信息。同时也可设定对应的信息保护码,以提高使用者信息的隐私性。
3.2合理使用加密技术
在物联网的计算机网络中,对象间的信息传输和对象控制中心的信息传输都是以网络为基础的。因此,要进一步强化物联网计算机网络的安全,保证物联网信息的安全,就必须运用加密技术,使加密技术的优点得到充分发挥,确保信息在传输过程中不受外界因素的干扰。对称加密和端到端加密是物联网网络中最常见的两种加密方式。其中,对称加密技术由于其实时性好、响应速度比较快、运行效率比较高、兼容性比较好等优点,已经在市场上被广泛使用,并且可以满足大部分用户对于数据加密的需求。相对于对称加密技术而言,端到端加密技术最大的缺点就是不能保证数据的连续传输。这是因为端点加密技术不能在讯息的用途上强制加密处理。因此,可以根据需要合理使用加密技术手段,确保信息传输的安全性。
3.3建立全天候实时监测系统
终端节点设备的工作性能,在很大程度上会直接影响到物联网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所以,要想保障物联网计算机网络的运行安全,降低物联网终端节点设备受到的攻击危害,就应该对物联网终端节点设备采取实时监测。为此,可建立全天候的实时监测系统,以确保通过此实时监控系统,可以对物联网重点节点实时全方位的24小时监控,让物联网工作人员能够第一时间发现黑客攻击,从而给予及时且准确的处理。这是因为当故障发生时,实时监测系统可以将发生故障的位置、故障原因以及严重程度等相关信息,传递给后台维护工作人员,以方便后台维护工作人员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排除故障。此外为了确保终端设备传送的信息能够通知到位,还应该对终端设备的处理程序加以完善。
3.4完善防火墙技术开发工作
首先,我们需要针对物联网计算机网络的特点,研发出具有针对性和适应性的防火墙技术。由于物联网计算机网络涉及众多设备和节点,网络结构复杂,因此防火墙技术需要具备较强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此外,防火墙技术还需能够识别和应对不同类型的网络安全威胁,如恶意软件、网络钓鱼、拒绝服务攻击等,从而为物联网计算机网络提供全面的安全防护。
其次,在优化防火墙性能方面,我们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提高防火墙的检测和响应速度,以快速识别并阻止潜在的攻击;增强防火墙的规则设置功能,使其能够根据实际需求灵活调整安全策略;加强防火墙与其他安全技术的融合,如入侵检测系统、安全审计等,形成多层次、多方位的安全防护体系。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物联网已经成为我国各行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作为物联网核心的计算机网络,其安全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鉴于此,在对物联网环境下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防护策略,以促进我国网络安全建设。
参考文献
[1]黄水根.物联网背景下计算机网络安全及其防护策略分析[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23,13(05):93-94+107.
[2]侯敬丽.基于物联网的计算机网络安全性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22,19(15):156-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