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高中思政课学历案的设计和实施

——以《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为例

孙越
  
天卓梵尔媒体号
2024年10期
江苏师范大学

[摘要] 学历案是教学方案的一场革命,包含学习主题、学习目标、评价任务、学习过程、检测与练习、学后反思六个基本要素。在学历案的实施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创设问题情境,加深学生思考;其次设计有效活动,增进学生体验;同时要自主归类整理,促进知识细化;最后要做到评价嵌于过程,提高学生能力。本文将以《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一课为例,探究高中思政课学历案的设计和实践。

[关键词] 高中思政课 学历案 实践

一、学历案的概念及构成要素

(一)学历案的概念

崔允漷教授给“学历案”下的最初定义是“教师为儿童意义与价值的习得(经验的增长)而专门设计的学习经历的教学方案”。[1]它是教师在围绕一个明确主题开展教学活动时,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学生要学习的内容以及经历怎样的学习过程,才能真正学会,进而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效果而设计的专业方案。

(二)学历案的构成要素

学历案由学习主题、学习目标、评价任务、学习过程、检测与练习和学后反思六部分组成。[2]在学习主题中,教师以一个单元或完整主题作为设计内容,课时为一个或多个。评价任务是构建科学评价体系的重要方式,是学历案的特有要素。学习过程包括资源与建议、课前准备、课中学习三个阶段。学后反思通常是教师给学生布置一个复杂的纸笔任务,让学生进行思考和梳理。[3]

二、高中思政课学历案的设计——以《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为例

(一)学习主题或课时

本课的学习主题为《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学习课时为1课时。

(二)学习目标

1.通过活动一“新疆棉为何遭到抵制?”,提升学生阅读材料的能力,推断与论证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2.通过活动二“种棉花的哲学”,分析探索种棉花中所体现的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原理,让学生能够将这种原理迁移运用到生活其他事例中。

3.通过活动三“新疆棉‘躺枪’的实质”,掌握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主次方面的关系,学会用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认识事物,同时用全面的、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三)评价任务

1.阅读情境1两段材料,明确矛盾既对立统一及矛盾的属性,矛盾的对立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2.阅读情境2的材料与图片,掌握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的内容,阐明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或者说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是矛盾问题的精髓。

3.阅读情境3相关图文材料,通过思考新疆棉事件的内在问题,介绍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阐明了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四)学习过程

1.资源与建议

学习主题分析:《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这一主题是进一步理解第一框、第二框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把握联系、发展、矛盾三者关系的关键,从我们身边引发民愤的“新疆棉事件”入手,学习不同的哲学原理,利用老师提供的情境材料,通过合作探究、分析归纳,形成对本主题知识的完整认知,增强学生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

学习路径:观看视频、图片→阅读材料→小组讨论、分析现象、交流分享

重点: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难点: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的区别

2.课前预习

搜集有关“新疆棉事件”的资料,自学教材P36-44,制作思维导图,建构本主题的知识框架。

3.课中学习

(一)议题一:新疆棉为何遭到抵制?

任务一:探究事物发展的源泉与动力

情境一:呈现材料一的两段文字

活动一:阅读上述两段文字资料,小组讨论,并选出一位代表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相关知识谈一谈新疆棉事件带来的影响。

评价一:独立思考,写一写生活中其他体现的案例。(至少100字)

(二)议题二:种棉花的哲学

任务二: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原理及其两者关系

情境二:阅读以下材料和图片

活动二:阅读材料“种棉花的哲学”,运用书中"矛盾问题的精髓”部分相关知识,小组讨论发言,谈谈我们在棉花种植过程中遇到哪些问题, 又是怎样解决问题的?

评价二:通过对案例的分析,结合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方法论要求谈谈看待日常生活中问题与事物的具体做法,并写300字启示。

(三)议题三:新疆棉“躺枪”的实质

任务三: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主次方面的关系及方法论要求

情境三:阅读“棉花躺枪原因”相关材料

活动三:结合材料,谈谈新疆棉事件折射出的内在问题,并思考我国应如何应对新疆棉事件。

评价三:请你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以“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中国人民的民意不可欺不可违”为主题,写下你对此次中国消费者一致行动的感受。(100字)

(五)检测与作业

基于本节课所学内容,制作一份体现本课主题和重点知识的手抄报。

(六)学后反思

学生课前预习完成较好,结合议题搜集了“新疆棉事件”相关资料,课堂参与热情较高,小组合作探究效果较好。

学生阅读材料时间较长,提取信息能力欠缺,影响到教师学习任务的安排,之后要在材料方面进行精简。部分学生课堂讨论离不开教材,不是通过分析材料总结归纳得出知识点,而是直接从课本上得到答案,独立思考的能力较弱,导致没有充分发挥出学历案的优势。

三、高中思政课学历案的实践——以《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为例

(一)创设问题情境,加深学生思考

教师要根据学习内容、学习目标等创设问题情境,设计具有挑战性与启发性的问题,以便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在讲授《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一课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观看一段报道新疆棉事件的视频,然后向学生提出几个问题:“你购买过用新疆棉制造的衣服吗?穿着感受怎么样?你对新疆棉事件了解多少呢?”让学生进行思考。因为问题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所以学生表现出的探究兴趣和欲望非常强烈,为后续学习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设计有效活动,增进学生体验

为了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体验学习过程,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发现、形成并应用知识,如小组讨论、自主探究、实验操作、观察阅读等。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习目标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选择合适且具有明确任务目标的实践活动。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带学生参观棉花种植基地,调查棉花生长所需的条件,还可以去商场观察相关门店的营业情况,学生通过亲自操作,既掌握了相关知识点,同时也拓宽了视野。

(三)自主归类整理,促进知识细化

学历案提倡让学生自己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在完成某一课时或者某一单元的知识点学习以后,自主归纳、整理所学知识点,找到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联点,将它们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学生梳理知识的过程也是内化知识的过程,不仅可以加深对知识的掌握和记忆,还可以提高思想政治核心素养。

(四)评价嵌于过程,提高学生能力

在高中思政课学历案教学中,要贯彻“教—学—评”的一致性,以教学活动为基础,将评价活动镶嵌于其中,让评价成为学习的一部分。[4]在评价过程中,可以采用教师评价、自主评价、师生互评的方式,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自评和互动的过程也很重要,可以帮助学生再次复习、巩固知识点。高中思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多设计一些评价任务,让学生在评价中掌握知识,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崔允漷.学历案:学生立场的教案变革[N].中国教育报,2016-06-09-(006).

[2]崔允漷,尤小平.教学变革:从方案的专业化做起[J].当代教育科学,2017(09):3-6.

[3]姬雯婷. 高中思想政治课学历案设计与实施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21.

[4]崔允漷,雷浩. 教-学-评一致性三因素理论模型的建构[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33(04):15-22.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