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浅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张雪维
  
天卓梵尔媒体号
2024年13期
河北省廊坊市文安县第二小学 065800

摘要:在教育事业的改革中,小学美术教学在我国越来越受到重视,美术教育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还能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广大小学生们能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待美术问题、立足于新时期创新发展的根本理解美术问题,结合多元化的美术教学策略逐步拥有发现美的眼睛、创造美的双手和欣赏美的意识,全面提升传统文化在美术课程中的育人价值。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小学美术;教学应用

引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逐步形成的,经历了漫长岁月的积累和沉淀,具有丰富的审美情趣。在当前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性得到了体现,美术教师需要及时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应当基于美术知识和美术技巧的教学,突出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进而实现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面对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教师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并将传统文化与美术课堂结合起来,汲取传统文化中丰富的优质资源,逐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使学生在优秀文化的熏陶下,能够感受文化的魅力,进而肩负起传承民族文化的重任。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性

传统文化作为历史的见证,承载着丰富的智慧和价值观念,为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传统文化中的各种绘画、雕塑、工艺等艺术形式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和地域的审美取向,为学生提供了多样性的审美经验。通过研究和模仿传统艺术作品,学生可以借鉴传统技巧和风格,提高他们的审美判断及美术表现。传统文化常常与文学、哲学和宗教等领域密切相关,它们包含着深刻的思考和情感表达。这些思考和情感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创作内涵,还有助于学生理解作品的深层含义。例如,水墨画强调意境和抒发情感,这可以启发学生通过绘画表达情感和思考。传统文化也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界和社会生活的理解。学生可以通过传统文化作品中的自然景色、人物形象和社会场景,深入了解历史和文化的演变,从而为自己的创作提供更深刻的背景和内涵。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1通过美术鉴赏教学,带领学生感受传统文化

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种类和形式非常多,且每种形式都有其存在的独特内涵与意义,有一部分是学生在日常和生活中可以接触到的传统文化艺术,如春节家家户户悬挂的对联和窗花(剪纸)艺术,而另一部分则是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接触到的,例如一些大师创作的国画和雕塑。而在小学的美术教学里,也会接触到很多传统文化的元素,因此,老师可以根据这些特性,在美术课程中,科学地引导学生去理解和掌握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知识。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去欣赏这些杰出的艺术作品,同时可以向他们阐述这些作品的创作年代和环境,使学生能够在观察和体验之后,理解画面中所表达的思想,分享他们的看法,进一步唤起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同时,小学美术教学可以与国画结合,帮助学生在了解国画艺术技法的同时提升审美情操。教师可以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与性格特点,设计个性化的教学活动,为了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教师可以提前准备一些与学生现阶段认知能力相匹配的国画经典作品,如《清明上河图》《五牛图》《照夜白图》等,利用课件在投影上展示等方法给学生赏析,以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教师让学生对这些作品欣赏和解读之后,教师再由浅入深,深入浅出地向他们解释这些画作的创作时间、背景,以及它们采用的艺术表现方式,并阐述作者寄托的思考和情感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2.2整合教学资源,丰富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式

教师通过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丰富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方式,是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美术教学的有效策略之一。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艺术画廊,使学生亲身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美术教学的关键是对教学内容的合理设计。教师可以选取与美术相关的经典作品、传统艺术形式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结合学生的兴趣和年龄特点进行整合。在课堂上,教师通过互动交流、多媒体教学等教学方式,帮助学生亲身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要素。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引入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品的作者和创作故事也是丰富课程内容的方法之一。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介绍古代文人、书法家、画家等的优秀作品和传奇故事,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促使其在美术作品的创作中表现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敬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自己的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方式,创作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关的作品,如春节剪纸、中国结等,促使学生在创作过程中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2.3引入传统文化元素,丰富美术比赛主题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定期组织相关的美术展览、美术创作竞赛等活动,以此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创作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融入传统文化的元素,这样可以增加学生对这些文化元素的认知和理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进而推动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结语

总的来说,把传统文化融入到小学美术课程中,能够极大地增强学生的美术修养和文化接受能力,更好地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和发展。因此,作为小学美术教师,需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积极探索小学美术与传统文化结合的新思路,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强传统文化在小学美术课程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郑 朋.创意实践素养培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视角——以小学美术课程《老行当》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23(12):180-182.

[2]陈万石.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应用——以葫芦烙画为例[J].华夏教师,2023(8):61-63.

[3]王国照.融传统文化于小学美术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美术教育研究,2023(3):173-175.

[本文系廊坊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双减”政策背景下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美术教学的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222091]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