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双新”背景下项目式学习融入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探索

王洪刚
  
天卓梵尔媒体号
2024年2期
四川省泸州市实验中学646000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项目式学习是一种动态的学习方法,提倡学生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理解知识、形成技能。将该种教学方式用于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符合“双新”教学标准。为此,教师有必要深入研究此教育方法,同时将其合理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各教学阶段,推进课程教学改革。

关键词:双新;项目式教学;高中思想政治;策略

引言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以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为根本问题,以核心素养培养为根本任务,具有极高的育人价值。而项目式教学是以实践性为特征的先进教学模式,通过项目驱动学生主动学习,在实践过程中形成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认识到自身作为公共参与主体的责任与义务。因此,在新一轮课程改革推进过程中,以项目式教学模式开展思想政治教学,对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学生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有着重要现实意义,从而亟须探究项目式教学的运用策略。

一.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问题

1.1教学理念单一

现阶段的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许多教师还存在应试教育的思想,在教学实践中过于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忽视了思想政治课程特有的德育价值。在教学中,教师采用的教学模式大多是理论灌输,一些教师过于注重让学生熟背理论知识和原理内容,而忽视了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忽视了育人效果。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意义大打折扣。

1.2学生学习热情不足

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存在学生学习热情不足的问题,这一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部分教师教学方式落后、教学内容单一,学生无法在学习中收获满足感和愉悦感;二是部分学生对思想政治学习存在不正确的看法,如有些学生将学习看作获得优异成绩的重要手段,有些学生认为理论太过于宏大,对实际生活缺乏具体的指导作用等。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应该优化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关注学生对思想政治学科的看法,及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认识,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双新”背景下项目式学习融入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策略

2.1应用信息化手段,搭建线上平台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师能够运用多媒体、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设备分享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我国法制建设成就、现实生活中依法维权事例等教学资料,满足学生随时随地自主学习需要。资料收集是项目式学习的首要环节,是学生依据相关资料提出猜想、设计方案、进行项目探究的基础。在此教学环节中,教师可融合应用信息化手段,为其提供更多信息收集渠道。比如,教师可综合“双新”的相关要求搭建线上智慧教育平台,利用微信公众号转载民生新闻、社会热点、政治资料;利用微博等自媒体平台提供《大国崛起》等政治分析纪录片;利用教学软件钉钉、超星学习通发布“论依法执政内涵”“论哲学用处”等硕博论文等等。教师通过线上发布文字、视频类型的拓展教学资源丰富学生的项目学习资料,能使其基于相关资料进行阅读,思考,逐渐养成其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习惯。这样,教师再基于项目式学习教学流程安排组织学生合作探究,能够使其“言之有据”地提出猜想、设定方案。

2.2实施议题教学法

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采用议题教学法,能够实现对所学内容的深化吸收,教师采用大小议体相结合的形式,能够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开展研究式学习,有利于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探索热情。具体来说,采用议题式教学法,教师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出发,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思想政治学科。例如,教师可以采用模拟活动或思维辩论大会等形式进行教学引导,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引导学生在议题探究中相互合作,共同分享探究经验。实现对知识的内化吸收。例如,在讲解“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以此为议题,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切入点,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和了解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然后,教师可以引出两大议题,其一,一府两院和人大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其二,人大代表的作用是什么,以及如何正确地看待人大代表的权力?以议题为切入点进行实践探索,能够加深学生对议题的深刻认识,还能够增强学生对思想政治学科的学习热情,有利于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2.3应用情境教学法,营造理想氛围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落实项目式学习,需要教师在课上营造民主的、生动的、开放性的教学氛围,由此激活学生思维,确保其主动参与项目题研究、任务探索等学习活动。要实现这一追求,教师可在项目式学习中综合应用情境教学法,由此强化学生学习情绪。具体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提炼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主题,如价值培养主题、人生观培养主题、法治意识培养教学主题等等。明确主题后,联系校园生活、社会生活中与相关主题有联系的案例,包括校内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往案例,校外消费者与商家的交往、维权案例,校外依法维权者与被投诉者之间的交往案例等等。基于生活实例应用口头讲解、视频播放、对话交流、演绎模拟等方式在课上创设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赋予学生真实的项目实践体验。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出示与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项目,如分析社会民生热点内蕴藏的思政原理,应用唯物主义观点分析现实问题等等,确保学生在积极情绪的驱动作用下主动研究相关项目,高效完成有关学习任务

结语

综上所述,将项目式学习有机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满足“双新”对课程教学优化的相关要求,对于培养高中生政治认同、科学精神等学科核心素养有着积极意义。此背景下,高中教师有必要综合该教学法应用特征、高中生认知发展规律合理设计启发性强、感染性强的教学项目,并以此为基础组织学生参与到分析、讨论、探究活动当中,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促进其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巧颖.浅析高中思想政治课培养学生公共参与素养的策略[J].高考,2019(36):165.

[2]钱秋菊.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型课堂”教学探索[J].江西教育,2019(44):23.

[3]朱明梅.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程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新课程,2019(42):112.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