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学、练、赛、评”一体化的小学体育篮球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摘要:篮球是一项深受学生喜爱和广泛参与的体育运动,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以运球、传球和投篮为主,本文的教学思想与“学、练、赛、评”课程整合具有很强的一致性,适应了新一轮的新课改要求。通过阐述了“学、练、赛、评”在篮球教学中的优越性,一体化教学设计,使其更好地发挥其在课堂上的作用。
关键词:体育;教学策略;小学;篮球课堂
根据《课标》与《指导纲要》,以及学校体育协会学生对篮球技术的掌握状况,采用“学、练、赛、评”相融合的方式,从“技术-体能-应用”三个方面进行系统的设计,积极地探讨如何更好地把握好篮球技术,在提升学校篮球竞赛水平的前提下,使同学们真的爱上篮球,体会到篮球的快乐。
一、建立学练赛评一体化的机制
只有把体育课堂、大课间、课外活动和校园篮球活动联系在一起,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1.出台顶层设计
制定一套完整的学校体育计划,在体育教学中学习技能,在大课间训练技能,在篮球比赛中进行技能考核。把全校的各项运动都进行了合理的规划,做到了每一届都要有竞赛、要有活动、要有考核。例如,负责“篮球嘉年华”和“校园吉尼斯”的实践,对学生的成绩进行了评估,收到很好的成效。
2.设计练习内容
在体育课程中,教师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对篮球知识和技术能力的主要场所。为此,要把教学训练的每一个步骤都加以统筹安排,并将其落实在实际操作上,达到“课上练,堂上练,人人练”的目的。
二、篮球课的内容与结构要点
1.内容新颖
篮球基本技术的运、传和投,都有自己的标准名词,可以在教室里编排,比如:站着运球的时候叫做“如影随形”,在跑动中运球的叫做“凌波微步”,在跑动中的投篮叫做“天马行空”,它们的名称虽然不相同,但是本质都是相同的,能让学生觉得新鲜和好玩,能够引起他们的兴趣,让他们愿意参加训练。
2.结构要点
运动技能有着自己特有的动作结构,而体育技能的形成也是有一定的规律的,在小学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同时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基础时期,它以篮球游戏和小比赛等方式来增加学生的兴趣。一二年级采用了玩耍的方式,将对篮球的了解以及对一些简单的技能的掌握融入到了玩耍之中,提高学生的基础运动技能,是以“以生为本”的教学思想为指导,提高教学的趣味性、竞争性和集体性。三四年级还在学习篮球的基础技能,重点放在各个层次之间的垂直连接上,让他们在比赛中对球的了解,对传球和运球的基础操作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对自己的兴趣和比赛的规则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五六年级向学生提出组合技术的概念,开始加强个人之间的对抗性活动和游戏,并向简单的教学比赛过渡,有目的地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篮球知识,使其在竞赛中增强了团队精神。
三、学有计划,练有方向
1.整体构建单元的价值
单元教学计划是对一个层次教学计划进行的分解和提炼,它是制定时间计划的重要基础。因此,注重对一个单元的总体建设,可以让老师对教学的内容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掌握,对整个教学过程都有帮助,这对提高整个教学过程的规范性、系统性和实效性都有很大帮助。从“技术”、“体能”、“应用”三个层面对“单元”进行整体构筑,能够从根源上避免“教教材”的问题,减少大单元布置的困难程度,提高训练方式的多样化,使课堂的兴趣最大化,更好地缓解“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的难题。
2.整体构建单元的路径
整个单元的建立要求对教科书进行仔细的研究,在教学研究中,要将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紧密地围绕着“技术、体能、应用”3个方面来确定课时分配、内容标准、表现标准和每课时“学练三个一”的有关内容。以每个学期为单位,使篮球技术的分配更加系统化、综合化。随年级升高,单项技术的学时要有所缩减,而要重视运动的组合与衔接、体能与应用等。与此同时,老师们也要注重从现实中来考虑,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每一种类型的课时数量进行相应的调整,这样才能达到“会打篮球会比赛”的整体目的。
四、赛有形式,评有意义
1.个体技能展示
在学习了篮球技术之后,每个人都有表现自己的内在动力,在学校的篮球课上,老师要给他们创造一个展现自己的舞台。比如,个人技能挑战赛、拍球比多,直线往返运球比速度;在比赛中,每个人都有一个表现自己的机会,让他们喜欢上这个项目,也会让他们对自己的学习充满信心。
2.团队赛中运用
篮球技术的训练目标是将其应用于篮球比赛中,才能真正体现出体育技术的价值。一个突破防守后行进间运球上篮,完成一定进攻距离的成功得分,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例如,熟练地应用传切战术,不仅可以在竞赛中发挥出团体的功能,而且可以增加进攻和进球的成功率,因此被同学们所喜爱,成为了学生们的首选战术。
3.知识理解掌握
篮球技术的掌握,离不开有关的知识的铺垫和了解,比如,在移动中运球上篮技术,首先要大,这样可以增大攻击范围,其次要小,把动能转换成腾空向上的势能,为最终的出手做好准备,这就需要一定的物理知识;在空中投球时,利用后旋来增加球的稳定度,而适当的角度又能保证球在半空中划出一个弧线,这是投篮的保证。
4.技能熟练运用
从学生的表现上,就能看出篮球技术的熟练程度,这不仅取决于学生对各项运动技能的掌握程度,还取决于他们在比赛中所使用的技能的使用场景,对其进行全面的评估,从而使学生能够真正地学会运用。在掌握运球、投篮技术的基础上,加强对“快”动作的掌握,使“快”动作能更好地表现出来。
结论:总之,在小学阶段,篮球是一个很重要的课程,除了要加强篮球技能的训练之外,还要结合实际的环境来进行训练与应用,这样才能让学生的篮球技能得到切实的提升,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学、练、赛、评”一体化的教学设计,把教学、训练、比赛和评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能够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智瑞.体教融合背景下小学校园篮球发展路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2,12(15):164-167.
[2]董云芳.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篮球教学策略探究[J].青少年体育,2021(12):110-111.
[3]丛鹏,姜博瀚,连莲,齐琳玉.“小篮球”比赛在小学体育活动中的推广应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1,37(12):13-16.
[4]江友志.运动教育模式在小学篮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21(19):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