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乡村振兴下彝族漆器“非遗”产业与盲盒经济相结合的新商业模式发展研究

官红红 张晓华 曾月 简秋 秦晨 郑琳星
  
天卓梵尔媒体号
2024年14期
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 四川德阳 618000

摘要: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彝族漆器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彝族漆器“非遗”产业发展创新探索极为关键。彝族漆器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也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而盲盒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的消费模式,为彝族漆器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关键词:乡村振兴 彝族漆器 盲盒经济

一、彝族漆器历史发展以及存在的问题

伴随着彝族社会的发展,彝族漆器不断丰富提高,达到了一定的艺术水平,深受广大彝族人民喜爱。然而,由于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市场需求的变化、人们的审美观念和消费需求变化,导致传统彝族漆器的生存环境受到挤压。

(一)人才断层与产品创新不足

人才断层主要是由于现代社会的变迁和外来文化的冲击,导致许多年轻人对彝族漆器这一传统工艺的兴趣减弱,这使得传统彝族漆器工艺的传承受到威胁。产品创新不足也是一个重要问题。在现代社会中,消费者的需求和审美观念不断变化,而彝族漆器的产品设计和样式往往停留在传统阶段,缺乏与时俱进的创新。这导致彝族漆器在现代市场中的竞争力不足,难以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

(二)工艺繁琐与成本高昂

漆器的制作工艺十分复杂、漆器的成本高昂。从选择材料到完成一件作品,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每一步都需要精湛的手艺和丰富的经验。这种复杂性不仅使得漆器的制作周期长,而且提高了制作难度,使得只有少数熟练的工匠能够完成。漆器的成本高昂。此外,漆器的制作还需要考虑环保因素,这也增加了制作成本。工艺繁琐与成本高昂限制了漆器的生产规模和市场推广,使得漆器难以成为大众消费品。

(三)文化资源滥用与市场混乱

文化资源滥用直接威胁到彝族漆器的传统工艺和文化内涵。彝族漆器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独特之处在于其精湛的技艺和深厚的文化内涵。然而一些厂家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滥用文化资源,这不仅破坏了彝族漆器的传统工艺,还使其失去了原有的文化特色和价值。另外,市场混乱严重阻碍了彝族漆器的正常发展。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和规范,彝族漆器市场存在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价格混乱、无序竞争等问题。这种市场混乱不仅影响了彝族漆器的声誉,还限制了其市场潜力的发挥。

二、彝族漆器“非遗”产业与盲盒经济需求探索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彝族漆器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面对此问题,我们将其与现流行的盲盒经济相结合,利用盲盒境界随机性、趣味性和互动性的特点,打造新的商业模式,使其走入大众视野。不仅可以提升彝族漆器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还可以为非遗产业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文化习俗

在彝族文化的宝库中,漆器闪烁着璀灿的光芒,流淌在器皿上的漆髹,是彝族人世代相传的指尖绝技,也是民族文化的延续与发展,从远古简陋的木质生活用具到脚踏式木胚机械,再到改良的木胚现代车床,从最初的原木用品到髹了土漆的黑色用品,再到用土漆、银朱和石黄等珍贵天然原料人工彩绘的精美漆器用品,每一件漆器都刻画着彝人生活的点点滴滴,凝聚着独特的工艺美术价值。

(二)供需关系

在供应方面,彝族漆器的制作已经形成了规模化的生产模式,有多个厂家专门从事彝族漆器的制作与生产。同时,一些地区还通过政策扶持,鼓励和支持漆器艺人对传统漆器进行技术革新,提高了漆器的制作效率和质量。

在需求方面,彝族漆器不仅在国内市场受到欢迎,还逐渐走向国际市场,成为了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产品。越来越多的游客在来到彝族地区旅游时,会选择购买彝族漆器作为纪念品或收藏品,这也进一步推动了彝族漆器市场的扩大。而盲盒经济的兴起,利用彝族漆器与其他知名IP打造联名款,提高其知名度。

(三)民族特色

彝族漆器作为非遗产业,其民族特色还体现在其历史和文化价值上。彝族漆器历史悠久,是彝族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彝族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彝族漆器,我们可以窥见彝族人民的生活习俗、审美观念以及宗教信仰等方面的信息,辨识度极高。

三、彝族漆器盲盒发展的创新模式

盲盒发展情况复杂多样且彝族漆器价值较高,需要较高的技艺。所以谋求彝族漆器盲盒的发展需要一定的创新思维,既要契合彝族漆器的深厚底蕴,又要符合当代大环境的盲盒趋势,更好容纳外界的好的方面的工艺技术。

(一)创新与研发彝族漆器盲盒产品类型

消费者如何才能为我们的彝族漆器盲盒买单是个难题。因此我们得在市场固有的盲盒产品类型中创造新的吸引人的彝族漆器盲盒。第一,扩大原有漆器的涉及范畴,不再只单单追求盲盒固有的形象,而是多元化的形式。第二,适度改进彝族漆器的制作工艺,其他颜色的拓宽并结合当代流行的元素,使彝族漆器更加的贴合当下趋势。

(二)为彝族漆器盲盒打造品牌形象

彝族漆器盲盒需要品牌宣传。彝族漆器盲盒在当下需要较为完善的生产经营模式,更需要构建一个良好的品牌形象,这样才有利于人们认识了解彝族漆器甚至能够放心购买我们的盲盒,且有助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发展。

(三)线上线下双模式营销

彝族漆器盲盒的营销应该与时俱进,采取线上线下双模式的方式。消费者既能够在线下旅游买到彝族漆器盲盒,也能通过互联网购买彝族漆器盲盒以及通过直播展现盲盒的制作包装过程。

四、结语

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彝族漆器“非遗”产业与盲盒经济的结合,不仅可以推动彝族漆器产业的发展,提升乡村经济的整体竞争力,还可以促进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通过挖掘彝族漆器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盲盒品牌,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和购买,进而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参考文献

[1]颜全己,杨嫣然,.彝族漆器文化产业发展阐论[J].安顺学院学报,2021,(02):100-105.

[2]王越,黎宣,何玉莹,.产业兴旺视域下彝族漆器文化现状分析和发展路径研究[J].文化学刊,2023,(01):14-17.

[3]李元花,.基于盲盒经济的“饥饿营销”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23,(22):34-36.

[4]辛田,范虹鹭,.乡村振兴新思路:非遗文化产业化带动产业融合发展[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22,(11):20-25.

项目来源:2023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彝器盒成》(项目编号:S202314037140X),国家级立项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