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试析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班主任管理教育
摘要:本项探索致力于分析如何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巧妙融合班主任的日常管理教育工作,研究表明,这样的融合能够助力学生全方位成长,同时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学业成就。本项探索提出了数种深入策略,涵盖规划学习路径、洞察学生的情感诉求、激励他们投身于课堂互动等关键环节,研究数据显示,这些创新的教学手段在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热情和增进学业成就上效果显著,为中学英语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与策略。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班主任管理教育;渗透方式;学习动机;学习效果
引言:
在学校体制中,班主任既是学生日常学业和生活的导航员,也是教育管理的关键角色,其工作对整体教育流程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班主任的教育管理常常与学科教学分离,难以形成有效的整合。在英语课堂上,如何让班主任的管理教育理念与教学活动深度融合,成了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话题,本篇文章的目标是研究如何在初中英语课堂上,结合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有效地进行教育,以此推动学生在各个方面的整体进步,同时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和提升学习成果。
一、班主任管理教育的重要性
在学校教育体系中,班主任负责的管理教育工作起到了极其关键的作用,在校园生活中,班主任担起了多重角色,既是学海指南,又是成长护航者,对学生日常行为与精神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班主任在教学管理中的关键角色自不待言,在孩子们求学旅程中,班主任往往是他们最为信赖的教育权威,扮演着引导学业成长、提供心灵慰藉、树立行为榜样的多重身份,在孩子们每日的学习与生活中,班主任这一角色显得尤为关键[1]。教师和监护人需同步跟踪学生的学业成绩与个人成长,同时对他们的身心发展、家庭背景及社交互动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关怀,通过与学生的互动交流,班主任能够及时识别学生遇到的难题并给出恰当的援助与引导,以此确保学生的健全成长。班主任在学生的学业进步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其管理式的教育方法能显著推动学生的学习成长,班主任需承担双重职责,既要辅导学生量身打造学业蓝图,又要全面监控学业进展,助力学生克服学习路上的难题与挑战,借助即时的反馈与评价机制,班主任能够激励学生们建立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进而助力他们在学业道路上不断进步。
班主任对学生的道德素质和个性塑造起着关键作用,管理教育方式影响着他们日后的行为表现和人格成长,在孩子们的学习旅程中,班主任不仅要盯紧他们的成绩单,更需着力塑造他们的道德风貌和人格特质。借助多元化的品德教育手段,班主任能够指导学生建立准确的人生方向和价值取向,塑造其社会担当和公民素养,进而推动他们在各个领域的全面提升,班主任在教学管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感情成长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
二、班主任管理教育与学科教学的结合意义
将班级管理职责与学科教授有机融合,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班主任的整合管理和学科教学相融合,能够推进学生的全方位成长,在课堂教学中,班主任需留意学生的学业表现和心理状态,洞察他们的疑难杂症,及时提供针对性的辅导与支持,以此推动学生学业成绩的进步和心理素质的提升[2]。班主任可以通过举办各类品德教育主题活动,塑造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推动其品德素质和个性塑造的全面提升,达成学生全面发展的愿景,融合班主任的日常管理和学科授课,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成绩表现。班主任需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业进展与动态,迅速辨识他们面临的学习难题和阻碍,进而实施恰当的策略与手段,助力学生克服挑战,激发学习热情与动力。
通过班主任的角色整合管理和学科教学,能够强化学校教育的整体管控和提升教育品质,作为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业成长的守护者和指导者,班主任肩挑学生的日常规范教育和学业指导的双重职责,承载着无比重要的使命与担当。通过与科目老师的紧密配合与对话,班级负责人能够实时掌握学生的学情与需求,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和需求,有的放矢地拟定管理教育计划,从而提升管理教育的效果和针对性,进一步优化提升学校教育的整体管理水平与教育品质。
三、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班主任管理教育的方式
在中学阶段的英语课程中融入班主任的教导模式,对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成长、激发学习欲望和提升学习成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人教版Go for it!八年级下册Unit 2“I will help to clean up the city parks”为例,借助课堂讲授与讨论,启发学生反思公共职责和个人身份。本课程单元着眼于“助力城市公园美化和清洁”,与班主任在班级管理教育中培育学生的社会担当及公民素养的目标不谋而合,教师可以通过讲解都市绿地面临的挑战、公园整洁的重要性以及每个人应为公园生态付出的努力,来激励学生如何主动投身公共事务,担负起公民责任,塑造学生的公共意识。
通过组织课堂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和领导潜质,在这个学习阶段,孩子们将投身于集体劳动,共同打扫和美化公园,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形式就如何高效协作完成任务进行探讨,并布置整理公园的实际工作,借此机会激励学生发挥领导作用,点燃他们团结合作的热情[3]。举办此类活动,不仅有助于增进学生间的相互沟通与合作,同时也能锻炼他们的领导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对他们将来在社会中顺利融入集体、施展才华大有裨益,通过课余的实践锻炼,丰富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经历。
总结:
在初中阶段英语学科的教学过程中,班主任可以融入自身管理教育职能,借助于课堂内外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对于承担社会责任和培养公民意识的思考;通过设计丰富的课堂活动,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和领导才能;同时,通过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增加学生接触社会、积累实践经验的机会,这种教育方法不仅有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成效,同时还能塑造他们担当社会公民的自觉性和认识,为他们的将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曾小燕.激励式课堂讨论在初二英语教学中运用研究[J].中学生英语, 2021(48):141-141.
[2]黄文燕.激励式课堂讨论在初二英语教学中的实践[J].好日子, 2020, 000(021):P.1-1.
[3]张秋红.情感激励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 2021.DOI:10.12294/j.issn.1673-0992.2021.15.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