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学习进阶(LPs)的高中化学真实情境教学课例—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是高中化学中的重要内容,对于学生来说,理解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为了提高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解,我们可以借助学习进阶(LPs)的理念,设计真实情境的教学案例,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和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
一、教学目标
本节课旨在通过基于学习进阶(LPs)的高中化学真实情境教学案例,使学生深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特点和基本规律。具体目标如下:
1. 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包括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电子转移等。
2. 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包括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电子的转移等。
3. 学习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包括电荷守恒定律、电子守恒定律等。
4. 能够运用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规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5.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二、教学内容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反应过程中有电子的转移,包括电子的得失和共用电子对的偏移。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1.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 氧化剂: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到电子的物质。
- 还原剂: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去电子的物质。
- 氧化反应:失去电子的反应,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
- 还原反应:得到电子的反应,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
2. 氧化还原反应的类型
- 单质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例如,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
- 化合物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例如,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
- 化合物与单质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例如,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
3. 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
- 化合价变化的判断: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
- 电子转移的判断:根据反应物和产物的氧化态和还原态,判断电子的转移方向和数量。
4. 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
- 化学电源:如电池的原理。
- 化学工业:如炼铁、炼油等过程中的氧化还原反应。
- 科学研究:如催化剂的作用原理。
三、教学方法和策略
1. 情境导入
以实际生活中的氧化还原反应为例,如钢铁生锈、食物腐败等,引导学生认识到氧化还原反应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小组合作学习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氧化还原反应实例进行深入研究,通过讨论、实验等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究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规律。
3.案例分析
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我们以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的表示,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双线桥法以
H2+CuO Cu+H2O为例:
采用这种方式引入案例分析,好处在于它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抽象知识与实际反应的联系,增强他们对化学反应本质的理解。此外,这种方法鼓励学生主动思考,通过分析具体案例来寻找答案,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4. 知识拓展
结合学习进阶(LPs)的理念,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审视氧化还原反应,如反应机理、速率控制因素等,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5. 实践操作
安排实验课,让学生通过实验操作,观察氧化还原反应的现象,验证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6. 反思总结
在课程的最后,让学生回顾所学内容,总结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规律,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为下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通过以上教学方法和策略,旨在让学生在真实情景中感受氧化还原反应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四、教学实践
1. 创设真实情境
在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实践中,首先需要创设一个真实的情境来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例如,可以引入一些与氧化还原反应相关的实际问题,如钢铁的腐蚀、电池的工作原理等。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到氧化还原反应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
接着,可以设计一些实验来模拟这些真实情境。例如,让学生观察铁钉在空气中的腐蚀过程,或者通过实验来探究电池的组成和工作原理。通过这些实验,让学生亲身感受氧化还原反应的发生过程,从而加深对这一概念的理解。
2.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有了初步的认识后,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首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学习资料,如相关的教科书、网络资源等。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这些资料,进一步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特点和常见类型。
同时,可以设计一些思考题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例如,让学生解释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或者探讨氧化还原反应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通过这些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3. 小组合作学习
在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后,可以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学生共同完成一个与氧化还原反应相关的小项目。例如,让学生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某个化学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或者让学生共同撰写一篇关于氧化还原反应在实际应用中的研究报告。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同时,学生可以通过与小组成员的交流和讨论,进一步加深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解。
4. 教师辅导与反馈
在整个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需要提供及时的辅导和反馈。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的进展,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并提供必要的指导。
此外,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及时的反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听取学生的报告或者检查学生的学习笔记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于学生的优点和进步,教师应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于学生的问题和不足,教师应指出并提供改进的建议。
通过教师辅导与反馈,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
1. 过程性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讨论发言等,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
2. 终结性评价:通过测试或作业等方式,评价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学生自我评价: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自我评价,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反思能力。
六、结语
基于学习进阶(LPs)的高中化学真实情境教学案例设计,可以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氧化还原反应。通过实践探索,我们可以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操作能力,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许志勤,张荣.基于学习进阶理论的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J].化学教与学,2017,455(11):75-77.
[2]姜力. 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进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