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多元智能视角下的小学语文跨学科创新教学探索
摘要: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教师迫切需要探讨怎样以跨学科教学为有效途径,来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挑战,即如何突破传统学科界限把多元智能理论纳入教学实践。小学语文教学不仅是对语言文字的研究,也是对学生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以及文化素养等多方面发展的关键时期。通过跨学科创新教学的实施,可以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感受不同科目的魅力,进而发展其综合能力并为今后的学习与生活奠定坚实基础。为此,本文从多元智能角度出发,对小学语文跨学科创新教学策略与方法进行探究,其目的在于给小学语文教学带来全新的生机。
关键词:多元智能视角;小学语文;跨学科;创新教学
教育理念不断更新,教学技术也在不断发展,正给小学语文教学提供着全新的机遇和挑战。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认识到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特有的智能组合,语文教学应尊重和发掘这种智能的潜能。跨学科创新教学就成了达到这一目的的一条有效途径。通过将语文等学科进行整合,可以让学生在多元化学习环境下体验知识魅力与快乐,也能发展其跨学科思维及创新精神。
一、融合文学与艺术,提升审美感知
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认识到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特有的智能组合,而这些智能组合离不开审美智能。把文学和艺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既对学生审美智能进行深度发掘和开发,又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通过引导学生对绘画,音乐,舞蹈及其他有关艺术作品进行鉴赏,教师可以让学生多角度地,通过各种感官去感受课文所传达出的感情及意境。这种跨学科融合教学在丰富学生情感体验的同时,还能增强学生对于美的敏感与欣赏。学生在鉴赏艺术作品时,需要借助自身想象力,创造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去阐释艺术作品中蕴含的含义,而这一能力的发展对于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例如:在教授小学语文教材中《望庐山瀑布》一课时,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加直观地领略庐山瀑布的壮美景色,准备了描绘瀑布的绘画作品和瀑布水流声的录音。在课堂上,教师首先展示了一系列描绘庐山瀑布的绘画作品,让学生目睹其壮丽景色。紧接着,教师播放了瀑布水流声的录音,并指导学生闭上眼睛,聆听瀑布水声的轰鸣。在这视觉与听觉的双重冲击下,学生仿佛亲自置身于庐山瀑布之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巨大威力和无穷魅力。随后,教师鼓励学生将他们的感受和领悟融入到诗歌的朗读中,让他们用声音表达出对诗歌意境的理解。这种结合了视觉艺术和听觉体验的跨学科教学方法,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唤起了他们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
二、结合科学与语文,培养逻辑思维
在致力提升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时,运用科学和语文结合的跨学科教学方法不失为一项具有创新性和显着效果的策略。此法既使学生掌握了科学原理,又锻炼了语文表达技巧。科学并不只是以实验、数据的形式展现出来,而是要有简洁、清晰的逻辑思维。而语文教学是促进学生表达与沟通技巧发展的重点方式。指导学生由观察自然现象开始,然后对科学原理进行剖析,用语文进行合乎逻辑的表达,这一教学过程既强化了学生逻辑思维,又培养其科学素养与语文表达能力,让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能更全面、更深刻地思考问题。
在教授《植物妈妈有办法》这篇文章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对植物种子的传播机制有更深入的认识,并提升他们的逻辑推理能力,教师进行了一项令人着迷的植物种子观察实验。教师先给出各种植物种子,使学生通过观察和记录种子的外形,色泽等性质,从而对种子有初步了解。然后,老师启发学生去想种子怎样扩散,鼓励学生自己形成假说。在学生好奇心完全激发出来之后,老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来验证上述假设。实验结束时,教师让学生运用课文知识及实验观察结果写一篇讲解植物种子传播途径的课文。在这一环节中学生既要清楚地叙述实验经过,又要逻辑性地分析说明结果。这类写作练习在锻炼学生逻辑表达技能的同时,还能深化对植物种子传播途径的认识。
三、融入社会实践,增强语文应用能力
社会实践已经成为强化学生语文应用能力培养的重点方式。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往往更注重知识的教授与记忆,却不足够重视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但是,现代社会中的语文不仅是一门学科知识,更是一门生活技能。所以,把语文教学和社会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这种作法有着明显的现实意义。学生在参加社会实践中,可以比较直接地感受语文知识所具有的实际应用价值,继而对其有比较深刻的认识与把握。社会实践也锻炼了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了语文实践能力的发展。该教学模式既有利于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又能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生活奠定扎实的基础。
例如:在教学完《难忘的泼水节》一课之后,为使学生对傣族文化有更深的见解,也为加强其语文应用技能的培养,教师筹划了校园泼水节。活动当日,学生穿着傣族传统服装,手拿盛满清水的水盆再现操场泼水节盛况,互相泼水嬉闹,切身感受傣族人民传统风俗。活动后,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写日记或者游记来记录泼水节的体验。学生笔耕不辍,重温活动中的美妙时刻。一些学生画出泼水节的热闹气氛,一些人分享他们和同学一起度过的欢乐时光,另一些学生则对傣族文化表示出高度赞扬。通过这一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加强对课文内容理解的同时,也锻炼观察力、语言表达能力。更有甚者,他们还学习怎样把语文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去解决现实中的问题,以促进其语文应用技能的提高。
四、结语
通过对小学语文跨学科创新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我们深刻体会到跨学科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性。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下,我们打破了学科壁垒,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到了不同学科的魅力和价值。这种跨学科的教学方式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体系,还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小学语文跨学科创新教学的实践与研究,探索更多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同时,我们也期待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加入到这一行列中来,共同推动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宇君.新课标导向下初中语文跨学科学习教学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23.DOI:10.27036/d.cnki.ggxsu.2023.000841.
[2]张慧敏.跨学科学习视域下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板块开展现状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2023.DOI:10.43807/d.cnki.gbtsf.2023.000040.
[3]王晓琪.学科融合下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外作业的设计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2023.DOI:10.43807/d.cnki.gbtsf.2023.000066.